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

来源:伴沃教育
浅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 口河南省驻马店市杨庄高中赵继平 徐志摩的诗歌广为流传,但是最为人所 写成离别之人的伤心之处。另外,由于柳之 虚梦一场。但是,徐志摩毕竟是徐志摩,又 熟知的还是那首《再别康桥》,这首诗从表 柔弱易惹人怜爱,以杨柳喻美人也是古人的 是诗人,他不会善甘罢休,即使是梦,他也 面上来看是单纯表写作者的内心情感。然而 惯用手法。清代张潮《幽梦影》中即有“所 要去寻个究竟。也许正因为是梦他才去寻找 其中所蕴含的种种意象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再别康桥》共七小节。第一小节,总 写告别。此小节末句“我轻轻的招手筑作别 西天的云彩”与第七小节末句“我挥一挥衣 袖筑不带走一片云彩”,使用同一个意象“云 彩”。“云彩”意象的出现,奠定本诗“貌 似洒脱而心实惆怅”的抒情基调。因为“云” 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象征飘忽无 奈、不可把握的离情,比较典型的有汉代《古 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的“相去El已远, 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其中的“浮云”意象,写游子如浮云不知去 向以及与亲人在空间上的辽远。唐代诗人崔 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载空悠悠”一句,更以“白云”与“千载” 连接,写尽离别时间之悠久与情感的孤独。 再如李白的《送友人》,借“云”写游子离 情更为典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由此可见, “云彩”已作为离别的特有象征 符号储存于古典诗歌的意象库中。而徐志摩 写离别生命情感中烙印深刻的康桥,首先着 眼于“云彩”,“云彩”的飘逸和轻盈,与 诗中“轻轻” “悄悄”的告别行态及心境极 为协调;同时,诗人又借助“云”象征离情 别意的意象功能,写尽心底飘然无奈,不得 不潇洒地与过去那段情感作别的细微深刻的 心理情状。 第二小节,写河畔金柳: “那河畔的金 柳筑是夕阳中的新娘筑波光里的艳影筑在我 的心头荡漾”。此句分明以柳寄离情。以柳 寄情,古已有之。《诗经・小雅・采薇》中 即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雪霏霏”的诗句。此后,杨柳便成为古代诗 歌中行旅伤别、寄托离思的象征之物,至唐 宋,柳更成为“留”的代名词。李白《春夜 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 起故园情”抒发的是因听《折柳》而生的“故 园情”。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更把“杨柳岸” 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柳为态”之句。 的吧? 《红楼梦》中的黛玉在宝玉眼中自是“闲静 第五小节,写寻梦:“寻梦,撑一支长 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依此, 篙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筑满载一船星辉筑 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徐志摩的“金柳”意象在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此一小节的意象和情 此暗含了这样两重意义:一是借柳叙别离之 调,如余光中所言:“简直像宋词”,“‘满 意二是以柳喻人,借柳寄怜爱怀念之情。“金 载一船星辉’更是本于张孝祥的《西江月》‘满 柳”既是诗人想象中的“新娘”,诗中之“柳” 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一’。诗人在此 便具有了以实生虚、以虚托情的“物化”特征: 一节中,仍然借助“长篙”“星辉”等古典 这“金柳”既象征了诗人对曾经同游康桥而 传统意象,纵情寻梦。在波光、星辉的交互 今杳然远去的伊人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寄寓 照耀熏染之下,诗人情不能禁,过去的那段 诗人与伊人之间曾经构想许诺过的约定和愿 恋恋深情就要满溢心怀,就要“放歌”倾诉了。 望。这一点,有诗为证。1922年8月,诗人 可是,诗人的理性突然出场,刹住轰然前行 第一次告别康桥而作《康桥再会吧》,诗中 的情感列车。逝者如斯夫,“放歌”与谁听? 即有如此愿望: “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 更何况,这份情感是注定只能深埋于心底的。 酬筑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筑重来此地, 于是,诗人清醒了,意识到只有自己在康桥 再捡起诗针诗线筑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 “寻梦”,只能选择冷静与沉默,来结束这 现筑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踪迹。”到底是什 次寻梦之旅,进而转入第六小节。 么愿望呢?只有诗人和康桥知道。 第六小节,写沉默的笙萧: “但我不能 第三小节,写水中青荇:“软泥上的青 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 荇筑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筑在康河的柔波里筑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悄悄的”“笙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一节里,“青荇” 萧”,“沉默的”“夏虫”写自己对过去那 是主要的意象。《诗经・国风・关雎》云: 份情感的克制与抑制,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实也仍然具有中国式的“哀而不伤”的含蓄 之。”此诗表达一个男子对采荇菜女子的思 之美。尤其“诗人再别康桥,悄悄的不是别 慕之情。徐志摩却反其意用之,诗人宁愿化 离的钢琴或提琴,而是笙萧”, “笙萧”意 身为“青荇”,心甘情愿与康河水融为一体。 象的选取“仍不失中国气质”。句末“今晚 由于诗末加了感叹号,使这一情感显得尤为 的康桥”,既点题,也含蓄暗示几年之前的 决绝,借助“青荇”这一古典意象,诗人表 康桥恐怕不是“沉默的”,而是飘荡着相爱 达了“甘心”沉溺于已逝的短暂而美妙的爱 之人的欢歌笑语,但是,今晚的康桥却只有 情之河里的真挚缠绵的情感。第四小节,写 夕照中的金柳、柔波、水草,只有溯游而上 彩虹、写梦:“那榆荫下的一潭筑不是清泉, 的一叶扁舟和撑篙寻梦的诗人。在星辉冷照 是天上虹筑揉碎在浮藻间筑沉淀着彩虹似的 下,陪伴诗人的只有沉默的康桥,沉默的夏 梦。”由“潭水”而“彩虹”而“梦”,意 虫、笙萧,还有不得不沉默的诗人。也许只 象开始繁复,但仍不失古典意象之意韵。潭 有沉默才应是对过去美好时光最好的怀念、 水被夕照浸染,如绚烂的彩虹,彩虹又因水 保存和祭奠。 波潋滟而被“揉碎”,“沉淀”在潭水中。 总之,《再别康桥》自然而巧妙地化用 此情此景确实如梦如幻,美而不真。意象也 一系列具有传统特征的经典意象,寄寓、抒 由实而虚,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那段情 写了诗人对过去那段幽曲之爱的回忆、怀恋 感的认知:过去的时光纵然很美,也不过是 与告别,通篇弥散着古典诗歌的韵味。 信息教研周刊201 4.6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