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秋天里》、《好吃的食物》个别化修后

来源:伴沃教育


11月主题:在秋天里、好吃的食物

中三班

一、主题的核心经验 二、个别化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 三、主题下每个个别化学习内容点的思考 一、主题的核心经验 教材:

认知:特征、变化。

情感:亲近自然、丰收喜悦、劳动快乐。 动作和技能:动手与动脑、安全与卫生。

幼儿:基于“小班——苹果和橘子”的主题经验以及中班孩子的基本认知特

点。

二、个别化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 来源 名称 秋天的树叶 (P43) 蜘蛛织网(P47) 教材的点60% 蔬菜园(P49) 丰收的庄稼(49) 水果篮(P52) 调味品(P86) 丰富的点20% 水果对对碰(P52、P53) 小舞台“买菜” (P82) 领域 美术\\语言 数 科学、探索 领域的比例: 科学、探索 科学5 数 科学 语言3 数3 说明 科学\\语言 美术1 音乐1 音乐 数、科学、 语言 生成的点20% 种菜、豆豆一家、阅读区

三、主题下每个个别化学习内容点的思考

名称 秋天的树叶(P43) 蜘蛛织网(P47) 蔬菜园(P49) 思 考 主题价值 感知和表现对树叶的认识 感受不同造型的网 认识与感受蔬菜的特征 领域经验 印画、拓印、粘贴 空间方位、点数 科学与探索

丰收的庄稼(49) 水果(蔬菜)篮(P52) 调味品(P86) 水果对对碰(P52、P53) 小舞台“买菜’等(P82) 种菜、豆豆一家、阅读区 备注:

感受秋天的丰收 在装水果(蔬菜)篮的操作中感受品种和数量 感受调味品的不同味道 认知多种水果 通过替换来创编歌词 带着问题看书、自制书 科学与探索 认数、数数 生活、探索 观察、预测、推理 表达与表现 语言、表达与表现 创设秋虫、秋天的树叶、秋天的果实资料库:

在个别化内容的设计中尽量做到平衡领域,满足孩子对秋天里动植物等的认知需求。 1 ◇

一、名称:秋天的树叶((源自教材p43——44) 二、材料: 1、收集的不同树叶 2、颜料、蜡笔、毛笔、剪刀 3、铅画纸、较薄的白纸

4、可供陈列平面和立体作品的环境 5、用餐巾纸和白胶糊成的各种大小的瓶子 三、玩法:

玩法一:沿着树叶边缘印画树叶,涂色并剪下(或在树叶上想象添画。 玩法二:把树叶放在较薄的白纸下,蜡笔在薄纸上用力涂色,就会出现树叶轮廓。 玩法三:用颜料涂在树叶一面,摁到铅画纸上或白胶糊成的瓶子上 玩法四:用绘画的树叶或真树叶进行想象添画,仿编散文树叶。 四、观察重点

1、幼儿在颜料拓印中的操作方法?

2、幼儿在蜡笔拓印中的用力程度与作品结果 五、提示

1、可以利用家长的资源,组织亲子制作树叶粘贴画,感受树叶的多种造型和树叶组合的美。

2 ◇

一、名称:蜘蛛知网((源自教材p47) 二、材料:

1、蜘蛛织网的主题痕迹、幼儿作品等 2、不同材料织网的环境

3、有若干钉子的底板,双色橡皮筋 4、能表现幼儿操作结果的记录纸

5、一些图形卡、教师已搭好的一些范例卡图片

6、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 三、玩法: 1、看图形织网:

根据老师提供卡片中单个的图形织网,并且点数钉子数进行记录

根据老师提供卡片中两个图形组合的图案织网,并并且点数钉子数进行记录 根据老师的图形卡片中两个交叉的图形织网,并且点数钉子数进行记录 2、看数字织网

幼儿根据数字的暗示进行织网。如:6根橡皮筋可以织成怎样的图形? 四、观察重点

1、幼儿看着图卡织网时对空间位置的表现能力? 2、幼儿看数字自由织网的创造性表现?

3 ◇

一、名称:蔬菜园(源自教材p49) 二、材料:

1、收集秋天的农作物布置环境。 2、“蔬菜桌子”的提示卡与环境 三、玩法:

1、在山芋上用橡皮泥、牙签等材料打扮成不同的动物 2、探索用蔬菜做个“能站立的蔬菜桌子” 用许多牙签帮忙 用四根牙签帮忙 用三根牙签帮忙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根据提示卡的方法做蔬菜桌子 2、幼儿在操作中碰到难题时对活动的持续性 五、提示

1、教师选择的蔬菜要根据目的有所挑选;如果孩子在操作中有困难,建议可以剖开使用半只蔬菜,让幼儿试试。

4 ◇

一、名称:丰收的庄稼((源自教材p49) 二、材料:

1、收集秋天的稻子、麦子的实物或照片展示在区域中。 2、米制品、麦制品的图片供幼儿操作。 3、石墨一或两个、干米和浸泡过的湿米 三、玩法:

1、将米制品和面制品分类插入相应的集合内。 2、幼儿用干米在石墨上磨,观察结果并记录 3、幼儿用浸过水的湿米在石墨上磨,观察结果并记录 四、观察重点

1、幼儿磨米时是否能有目的的观察现象? 2、 幼儿记录磨米结果的方法 五、提示

1、在磨米活动之后,可以尝试磨比米粒稍大一些的材料,如:干湿的红豆、绿豆等,引导幼儿观察磨豆的现象与结果,并与磨米进行比较等。 5 ◇

一、名称:水果篮((源自教材p52) 二、材料:

1、不同难度的提示卡

2、不同的水果塑封并把同类的水果单独摆放在一起。 三、玩法:

1、根据提示卡的要求,把水果放入篮子里 提示卡难度:

(水果+数、水果+点) (颜色+数字)

(根据两张或几张提示卡的要求买水果)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根据一张提示卡的要求装水果 2、幼儿用两张提示卡装水果时数数的正确性 五、提示

1、此内容的重点是学看提示卡,在学习教材52页的买水果篮。

2、为了让幼儿在操作中方便快速的拿取水果,建议把水果塑封,并把同样的水果单独摆放在一起。

3、也可以把此内容命名为买蔬菜,操作材料来自于学习操作包“胖阿姨买菜”中的篮子和各种各样的蔬菜。

6 ◇

一、名称:调味品((源自教材p86) 二、目的:

感受不同调味品的味道,交流感受。 二、材料:

1、装有盐、糖、醋、酱油等调味品的瓶子 2、图表和标记每人一份 三、玩法: 玩法一:

选择装有盐、糖、醋、酱油的调味品,先尝尝比较它们不同的味道。 玩法二:

在图表上贴上自己喜欢的标记,按图表品尝各种食物,品尝中进行调整。 四、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是否能主动大胆地尝试。

2、能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五、提示

1、请保健、阿姨配合,注意卫生工作。

7 ◇

一、名称:水果对对碰(源自教材p52) 二、材料:

1、水果卡片若干(每种水果的卡片做相同的两张) 2、两种颜色的筛子若干 3、记录红队绿队结果的计分板 三、玩法:

玩法一:对对碰(双人游戏)

 将所有的卡片随意正面排列,先目测进行记忆,然后将卡片背面朝上。一人

先翻牌,另一人凭自己的记忆翻出同样的水果牌,翻对了就拿走两张;翻错了则给对方拿走。 玩法二:对对碰(双人游戏)

 将所有的卡片背面朝上排列成几行,每行几张。以扔骰子的形式决定翻哪张

牌,能说出名称的拿走牌。 骰子可以从一个增加到两个: 四、观察重点

1、 幼儿在游戏中能否寻找出方便的记忆方法。 2、能否靠记忆去推断出相同的卡片。 五、提示

1、在同样的玩法下,牌的内容可以随着主题的开展而改变,例如:蔬菜牌、昆虫牌等。

8 ◇

一、名称:小舞台买菜 (源自教材p45、47、51、53) 二、材料:

1、可供幼儿插入节奏卡的环境

2、2~3种小乐器

3、主题中已学过的几首歌曲音乐 三、玩法:

1、幼儿看着老师图片、文字的提示,幼儿学唱歌曲。 2、根据节奏卡的提示用小乐器敲打出节奏。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根据节奏卡敲打出正确的节拍。 2、幼儿能不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进行替换,创编歌词。 五、提示

1、会唱歌曲“秋天”、“小蝈蝈”之后,幼儿还可以随着歌曲做“扫落叶”、 “小蝈蝈”的游戏。 9 ◇

一、名称:种菜((源自教材p60) 二、材料:

1、橱面上教师用即时贴做的不同线条的路 2、各种各样的蔬菜若干。 3、教师提供的种菜提示卡

4、可插入结果的固定记录图片(什么路、什么菜、多少) 三、玩法:

1、层次一:在直线路、曲线路、折线路上按提示卡的要求种菜,并数出菜的数量。(从起点到终点的点数)

2、层次二:在不同图形的篱笆上按提示卡的要求种菜(封闭式数数)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理解提示卡的规律进行种菜 2、幼儿能否正确数数并记录点数的结果

五、提示

1、此活动内容是对教材60页上的教学活动实例“卖水果”的拓展,目的是渗透封闭式数数的经验,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10 ◇一、名称:豆豆一家 二、目的:

在夹运不同的豆子过程中,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熟练的使用筷子。 三、材料:

1、不同材料、粗细、长短的筷子、镊子、等 2、各种各样的豆类、果实类、

3、纸盒做的大卡车,车厢上粘几个一次性杯子,贴有不同的豆豆 4、纸盒做的大卡车,车厢上挖几个不同大小的洞洞 5、透明的、折叠的中空管道。

6、一次性杯子减半,粘成阶梯状往下并拐弯的操作区域。

7、区域内贴有操作方法示意图 三、玩法:

1、用不同材料的筷子夹豆子、花生等不同的秋天果实。 (不同材料、长短的筷子体现难度) 2、根据容器上的提示将豆豆分类夹入。

1)把豆豆从篮筐里夹到大卡车车厢上的一次性杯子里

2)把豆豆从篮筐里夹到大卡车车厢上的小孔里,让豆豆从不同的孔中装入车厢。

3)将豆子夹运到旁边的透明管子口,让豆豆从上而下的滚动到底部的容器内。 4)将豆子夹运到旁边半只一次性杯子粘成的环境中,让豆子从上而下的跳跃到底部的容器内。

四、观察重点

1、个别幼儿使用筷子的动作协调性

2、使用不同工具材料、在不同的情景下夹豆子的兴趣 五、提示

1、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幼儿餐点时出现的使用筷子和镊子中的问题,提供材料让幼儿在区域中加强练习。

2、有针对性的鼓励需要练习的幼儿在此区域中练习。

11 ◇一、名称:阅读区 二、材料:

1、各种教师提供的、幼儿带来的书 2、供幼儿修书的工具

3、幼儿制作图书的废纸盒剪刀、固体胶、空白纸等 4、环境中结合主题的问题设置 三、玩法:

玩法一:幼儿剪剪贴贴做成的与主题有关的书

如:幼儿根据教师操作步骤图的要求,在广告纸上或废旧的书上剪下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树叶,贴到页面中,续编散文诗小树叶,并组成一本书。

玩法二:根据聪明屋中的问题,在各种书中寻找答案,并写上书上的编码,页码,贴到问题旁边。 四、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 2、幼儿有没有围绕提示卡剪剪贴贴做书的意识? 五、提示

1、教师可以在不同的主题背景下,围绕不同的内容,让幼儿剪剪贴贴做书,并

让幼儿讲述自己做的书,发展幼儿的语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