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一、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 的一种文体。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 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 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 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二、 说明文分类
⑴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 或者使用方法等
⑵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或知识小品 (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依据说明对 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 大类。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 交错使用的。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 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 读者了解、 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 抽象事理。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 , 而事理 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 , 后者针对道理。
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 举例子 :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 解说得具体明白。 举例子的作用:使文章更加具体 , 更有说服力 , 更客观 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 信服。或者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举例子标记:例如、 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 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 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突出强调了被说明 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作比较标记:而、比„„和„„两 种东西比。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 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也是以“说明” 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常用的方法。其作用是科学准确 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 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下定义标记:„„是„„,这就 是„„,叫„„。
4、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
诠释法。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5、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 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 条理清楚。帮助读者掌握特征。或者,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标记:有几类(种 ,一种是„„,另一种是„„。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 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 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 可以使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 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形象生动 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列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 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作用:画图表可 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使读者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直观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 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和描写要区分开 , 两者虽一样 , 不过是在不同的 文体中的。 作用: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9、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 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10、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有些事物便从数量上说 明特征,以便读者理解。作用: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 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简明性 (科学小品:生动 、 平实性、 (周密性和科学性 。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 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例: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
题之一
.. 。 ”
第①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 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 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例:②、„„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 10年左右,而一颗纳 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 这样更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 比较文中划线句和下面的改句,哪个句子更好?
原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
改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需要两三年即可。
答:原句好,因为原句中“仅仅”一词,更进一步强调了研制一 颗纳米卫星的时间短。
答题步骤:1、 能否删(能否换 2 、解释词义
3 、代入文本 4、 删去后的影响
5 、总结(体现准确性,科学性等
六、说明文的 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七、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
1、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 比如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 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对 十块浮雕的说明,显然是首先考虑到了它所反映的历史过程,按时间 先后一一说明的。 (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对 群体事物的说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 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就 是根据人民大会堂的特点和一般人参观它的规律,按照由远到近,由 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的。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事物的逻 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如《食物从何 处来》 ,先从“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 鱼”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的理论,再 由这个理论引出“如何获得食物”的问题,自然过渡到对获得食物的 “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的说明;再说明“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由原到结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 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 抽象、 现象到本质, 主到次, 远到近, 简单到复杂, 原因到结果等等。
八、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 1、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 。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说)—分 (具体) ”式、 “总—分—总”式、 “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说明文写法分析(答题模式) 九、 说明文写法分析(答题模式) 1、 结合说明方法谈: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 (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 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 手法,说明了……(内容) ,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 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 ,如……(具 体举例) 就是…… , (表达方式) 的运用, 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说明语段的作用 (1) 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 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 ) 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 , 使说明……(作用) 。 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6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 的事物和特征。 *指代 1 先找指代在原文中的位置。 2 看前后文,并判断指代的具体内容。 注:指代在原文中有具体内容的,一定要抄全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