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无痛性视力下降,可见于:ABC A.玻璃体积血
B.视网膜病 E.葡萄膜炎
C.白内障
D.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视力下降,但眼底正常,见于:ACDE A.球后视神经炎 D.癔症
E.弱视
B.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全色盲
3.生理盲点扩大,常见于:ABCD A.视盘水肿
B.视盘缺损
C.有髓神经纤维
D.高度近视眼 E. 球后视神经炎
4.下列不属于视功能客观检查的是:A A.视野
B.眼电图
C.视网膜电图
D.视功能诱发电位
5.视神经炎的视乳头隆起不超过:C A.1D
B.2D
C.3D
D.4D
6.视神经炎早期视力为( ),并伴有前额或眼球后疼痛。A A.显著减退
B.无改变
C.减退
D.可矫正
7.老年性白内障出现虹膜震颤,前房加深,为哪一期:D A.初发期
B.未熟期
C.成熟期
D.过熟期
8.哪种类型的白内障易出现近视改变:B A.皮质性白内障
B.核性白内障
C.代谢性白内障
D.后囊膜下白内障
9.角膜反光点,一眼落在瞳孔中央,另一眼落在角膜外缘,眼球运动正常,诊断:C A.共同性内斜视
B.共同性外斜视
C.麻痹性内斜视
D.麻痹性外斜视 (本题注意:共同性的都是双眼,看到一只眼即可排除共同性斜视;落在角膜外缘,即为内斜视)
10.遮闭(盖)法属于斜视中,何种检查法:C A.定数
B.定量
C.定性
D.定内外斜
11.交替遮盖检查的目的:A A.发现2°以上某种类型的斜视
B.斜视定量
C.斜视定性
D.检查隐斜
12.交替遮盖,发现视力正常,双眼均从外到正,初步考虑为:B A.内斜
B.外斜
C.上斜
D.下斜
13.去遮盖,发现双眼从外到正,诊断:D A.内斜
B.外斜
C.内隐斜
D.外隐斜
—
14.马氏杆检查的目的:C A.检查辐辏功能
B.检查分开强弱
C.自觉斜角的定量
D.他觉斜角的定量
15.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同侧说明:A A.内(隐)斜
B.外(隐)斜
C.上(隐)斜
D.下(隐)斜 (内同外交)
16.查:映光+20°,左眼外转角膜外缘未达外眦处,诊断:C A.共同性内斜视
B.共同性外斜视
C.麻痹性内斜视
D.麻痹性外斜视(本题可以从斜视的符号看出,“+”的符号是内斜,然后只说明一只眼,判断为麻痹性)17.观察眼位,是验光师检查何种眼病的必要程序:C A.视力
B.屈光不正
C.斜视
D.视网膜脱离
18.交替遮盖加三棱镜:右眼注视+40△,左眼注视+20△,右眼外转受限,诊断:C A.共同性内斜视
B.共同性外斜视
C.麻痹性内斜视
D.麻痹性外斜视
19.角膜映光法,属于斜视的何种检查法:C A.定性
B.定数
C.定量
D.定内外斜
20.角膜映光偏离1mm,相当于斜视多少圆周度:D A.1.75°
B.3°
C.5°
D.7°
21.斜视1圆周度,等于多少三棱镜度:A A.1°=1.75△
B.1°=3△
C.1°=5△
D.1°=7△
22.角膜反光点均落在双眼瞳孔中央为:C A.正视
B.正常
C.正位
D.正确
23.角膜反光点,一眼落在瞳孔中央,另一眼落在瞳孔缘,约斜视多少圆周度:B A.0°
B.15°
C.30°
D.45°
24.眼球运动的检查方法包括:ABC A.单眼运动
B.双眼运动
C.集合运动和集合近点测定
D.分开运动和分开远点测定 E.双眼视觉运动
25.最简单的斜视检查法是什么,根据什么判断眼位分离状态:AB A.角膜映光法 B.根据角膜反光点位置 C.双眼注视野
D.双眼视功能
E.有无单眼抑制
26.斜视眼疲劳常伴有:BCD A.色盲
B.屈光不正 C.屈光参差 D.弱视 E.器质性眼病
欢迎下载
2
27.单眼运动检查的目的:B A.了解单条眼外肌运动的基本功能 B.了解单条眼外肌运动的基本功能和代偿情况 C.了解双眼配偶肌运动的功能
D.了解双眼配偶肌运动的强弱
28.集合近点的正常范围:C A.3-5cm
B.5-7cm
C.6.5-10cm
D.8-10cm
29.斜视的本质是:D A.视力异常
B.眼位异常
C.调节异常
D.双眼视功能紊乱
30.双眼视功能临床分级为:C A.Ⅰ级
B.Ⅱ级
C.Ⅲ
D.Ⅳ级
31.双眼视功能临床分级中Ⅱ级功能为:B A.同时知觉
B.融像及融像范围
C.立体视
D.双眼视
32.同视机检查时,根据什么选择画片:A A.检查的目的
B.检查顺序
C.检查项目
D.被检者视力
33.同视机检查时,根据什么选择画片视角的大小:D A.检查的目的
B.检查顺序
C.检查项目
D.被检者视力
34.同视机检查时,如两个Ⅰ级画片不能完全重合说明:B A.有某种程度的弱视 B.有某种程度的斜视
C.有正常双眼单视
D.有异常的视网膜对应
35.同视机检查时,只能看到一侧画片为:D A.单眼注视
B.单眼斜视
C.单眼弱视
D.单眼抑制
36.同视机检查,交替点灭两侧镜筒灯光,至被检者眼球不动的角度为:C A.无同时知觉
B.自觉斜视角
C.他觉斜视角
D.有抑制
36.同视机检查融像功能时,应插入何种功能画片:B A.Ⅰ级
B.Ⅱ级
C.Ⅲ
D.Ⅳ级
37.同视机检查融像功能时,应在什么位置上,插入融像画片:C A.第一斜视角
B.第二斜视角
C.同时知觉
D.立体视
38.对于双眼单视功能下述正确的时:ABCD A.是双眼立体视觉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B.双眼成像的清晰度,直接影响双眼单视的质量
欢迎下载
—
3
—
C.双眼单视的质量受两眼成像大小程度的影响
D.双眼单视的质量直接受大脑视觉中枢融像能力的影响 E.双眼戴镜视力正常者具备双眼单视功能 39.双眼视的含义包括:ABC A.同时知觉
B.融像
C.立体视
D.视网膜对应
E.双眼运动
40.同视机配有哪几种画片:BCDE A.双眼视画片 D.融像画片
B.特殊画片 E.立体视画片
C.同时知觉画片
41.同视机画片包括哪几类:ACE A.周围型画片 D.黄斑旁型画片
B.周围旁型画片
C.黄斑型画片
E.中心凹型画片
42.直角坐标底向标示法和( )是三棱镜的底向标示法的种类。B A.180°底向标示法 C.鼻端底向标示法
B.360°底向标示法 D.太阳穴底向标示法
43.公式( )为透镜的有效镜度的求解公式。B A.Fe=F/(1+dF)
B. Fe=F/(1-dF)
C. Fe=F/(dF-1)
D. Fe=1+dF/F
44.当戴镜注视目标时,两眼所遭遇的三棱镜( ),即为差异三棱镜效果。A A.效果之差
B.效果之和
C.底向不同
D.底向相同
45.柱镜轴位在75°时,则其屈光力在( )。D A.15°
B.125°
C.90°
D.165°
46.当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只眼近视,视远近物体时相互交替而视,很少用调节,因而不出现视疲劳症状,为( )C A.单眼视症状
B.双眼视
C.交替视症状
D.屈光参差
47.正常情况下,老花镜( )A A.1-1.5年更换一次 C.每年更换一次
B.不用更换
D.每3年更换一次
48.对于散光眼来说,当映光变得细而亮时则可确定( )。D A.近视度数
B.远视度数
C.散光度数
D.散光轴向
49.远视眼长期形成的调节张力( )D A.稍休息后可松弛
欢迎下载
B.可主观消除 C.可逐渐加强 D.短时间内不能松弛
4
50. ( )是可以通过散光表来大致测试的。D A.准确轴位
B.准确度数
C.性质
D.轴位
51.正透镜的移心方向与所需之三棱镜( )B A.底向相反
B.底向相同
C.顶向相同
D.顶向垂直
52. 7.7mm为( )曲率半径的正常值。A A.角膜前面
B.角膜后面
C.晶状体前面
D.玻璃体后面
53.( )为角膜折射率的正常值。B A. 1.336
B. 1.376
C. 1.406
D.1.437
54.近视眼的远点和近点( )A A均在眼球前方
B.均在眼球后方
C.均在眼球前方,但相差1米
D.均在眼球前方,单相差10米
55.如果晶体没有可塑性的话,那么调节()。D A.可保存二分之一
B.可保存三分之一
C.可保存四分之一
56.某人为正视眼,如近点为20cm,那么他的调节范围为()C A.10-20cm
B.20-30cm
C.20-∞cm
D.0-∞cm
57.-3.00D的人眼的远点在()C 1/3=0.333 A.30米处
B.3米处
C.0.33米出
D.0.033米处
58.透镜是由()构成的透明介质。D A.两个反射面
B.三个反射面
C.一个折射面
D.两个折射面
59.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柱称为()D A.凸透镜
B.凹透镜
C.透镜
D.棱镜
60.( )是我过目前视力表最常用的视标。C A.“C”字
B.“V”字
C.“E”字
D.不同的图形
61.()是在我国常用的近视力检查距离。D A.20厘米
B.50厘米
C.70厘米
D.33厘米
62.使用交叉柱镜比较前后两面清晰度是否相同时()C A.两面一定要同样清楚
B.两面一定要同样模糊 C.同样清楚或者同样模糊均可 C.一面清楚一面模糊即可
63.人眼的最小视角是由(
)决定的。B
欢迎下载
D.就不存在了—
5
A.屈光状态 B.人眼所具有的最小分辨力 C.角膜状况 C.晶体状况
64.标准对数视力表中1.0相当于5分记录法中的(D) A. 3.0
B. 3.1
C. 4.0
D.5.0
65.远近视力均小于1.0时,眼的屈光状态大致为(A) A.远视、复性远散或有眼疾 B.近视、复性远散或有眼疾 C.近视、复性近散或有眼疾
D.近视、近视散光或有眼疾
65.如果要检测结果灵敏,那么应该选择交叉柱镜的的度数为(D) A.+-1.0D
B.+-0.75D
C.+-0.50
D.+-0.25D
66.如果矫正视力为0.8,那么双眼平衡时应该选择(C)哪一行为视标。 A. 0.2
B. 0.5
C. 0.6
D. 1.0
67.平衡调试时如果不能棱镜分离,那么被检者有(B)的可能。 A.水平斜视
B垂直方向斜视
C.外直肌麻痹
D内直肌麻痹
68.双眼平衡时左眼棱镜底朝下,那么右眼棱镜底(A)。 A向上
B向下
C向内
D向外
69.(B)是双眼不能平衡时采取的措施。 A让弱势眼保持较好的视力 B让优势眼保持较好的视力 C提高优势眼的镜度
D提高弱势眼的镜度
70.平行光线通过交叉圆柱镜后形成(A) A史氏光锥
B史氏圆锥
C特纳氏圆锥 D特纳氏光锥
71.散光患者雾视后,则两条焦线必须在(D) (雾视放松,即在视网膜前面)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后
C视网膜两侧 D视网膜前
72.散光的度数与轴向是用(D)来精确的。 A裂隙片
B散光表
C视力表
D交叉柱镜
73.双眼视力平衡时为了(D)
A单眼达到最佳视力 B双眼达到最佳视力 C等同双眼视力 D达到清晰,舒适用眼,避免视疲劳 74雾视的度数一般选择(D) A+1.00 B+2.00 C+3.00 D加正镜至远视力降至0.2
欢迎下载
—
6
欢迎下载—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