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但如果你不是石油交易商、中国政府官员和对冲基金经理的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而现在,它却成为所有人的恐惧所在。
纽约证交所外。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本周一上午一度下跌了1000多点。图片来源:SpencerPlatt/GettyImages
上证综合指数周一下挫8.5个百分点,影响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继亚洲和欧洲的股市大幅下跌之后,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动荡的周一交易日结束时,下挫了3.9个百分点。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同步下跌,资金开始涌进安全的美国国家债券。最让人惊奇的是,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比现在高10%的一周前,现在欧洲和美国企业在盈利和经济增长上都看不到任何清晰、简单的利率前景。
但这儿有个说得通的、真正的全球性故事,它从上海的街头蔓延开来,在那里,股票投资这几年已经成了中产阶级普遍参与的活动,然后继而蔓延到中东和中美洲地区的油田,蔓延到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的走廊里。
东京街头的行人驻足观看东京日经指数的收市信息,当天股市下跌超过4%,创6个月以来新低。图片来源:KimimasaMayama/EuropeanPressphotoAgency
这一切始于中国,但影响范围却远大于中国。
这场全球性震荡爆发的直接原因来自中国,那儿的股票在周一大幅下跌。虽然由于政府的干预,期间有过短暂的周期性调整,但在过去的这一整个夏天,它都在持续下滑。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上证指数从1月12日以来总跌幅已经达到38%。毫无疑问,这个巨大的经济体正在挣扎着转型,从此前的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转向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但也有事实表明,中国的问题并不能成为今年全球市场动荡完全令人满意的解释。中国的股票市场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幅上升,因为中国大量的城市中产阶级都在其中投资。哪怕是在夏天严重下滑的某个时刻,今年的上证指数的总跌幅也还不到1%,并且相比去年同期还增长了43%。中国股市的繁荣与萧条
震荡的中国股票市场在最近几周经历了断崖式下滑。
上证综合指数自2014年8月22日的百分比变化。来源:Bloomberg
相比六个月前中国股市的大幅上涨,这里股票的大幅下跌之所以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大的影响,背后还有着更加错综复杂的故事。事实上,政府为遏制股票市场人们争相抛售而采取的前所未有的举措成效甚微,这向人们暗示着一点:即便是强大的中国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股市的抛售只是孤立事件的话,并无伤大雅,但是它却告诉了我们,中国领导者很可能无力让整个国家的经济实现软着陆,而这才是更可怕的事。其它新兴市场也遭受打击
有很多关键证据表明,这可不仅仅是中国的故事:从马来西亚到墨西哥,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市场都同样承受着困境。他们的货币价格、股票价格、债券价格都在过去几周经历了大幅下跌。下跌一方面极有可能反映了它们与中国经济的相关性,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更大的问题。
就把这叫做“削减恐慌(tapertantrum)3.0”吧。
首度“削减恐慌”发生在2013年6月。这个谑称的出现,是用来描述当时全球金融市
场意识到美联储当真在放缓其“量化宽松”计划时出现的全体恐慌局面——更简单地说,美联储接下来会减少对金融体系的资金注入。在2014年10月时出现了第二次类似的波动,当时美联储将在2015年进行提息的意图变得更为明晰。
实际上,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投资者去寻找更高收益的证券——他们在许多经济增速更快的新兴市场找到了这样的产品。从2010年到2013年,热钱为了更高的回报而涌入了这些国家,从而拉升了资产价格。
但随着低价美元时代接近尾声,热钱开始后撤——从而造成了新兴市场利率的波动和经济的损失。(请见出自国际清算银行HyunSungShin的这个报告,里面有关于情况如何以及为何至此的详尽论述。)油价下跌是因也是果
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大宗商品价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最具经济重要性的石油。
六月底每桶原油价格在60美元左右,本周一跌至40美元以下。从长期来看,这对美国和欧洲石油消费者是个利好消息,但是复杂的反馈环路使得该宗商品的跌价既成了更大范围新兴市场恐慌的原因,又成为了它的后果。
当石油价格去年下半年首次下跌时,市场普遍预测,价格下滑将导致世界范围内停止石油开采,以保持市场平衡。然而,美国石油生产商仍然提高了产量,所以虽然价格较低,但石油供应仍居高位。
跳水的油价及每桶原油价格。来源:Bloomberg
所谓的反馈环路的过程是这样的: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放缓,需求降低。高供给和低需求意味着低价——这又导致了中东、拉丁美洲和俄罗斯等能源生产国经济情况的恶化。美联储采取行动
在所有这些背景下,美联储需要做出一个关键决策。美联储官员之前很有信心地认为,美国国内经济已步入正轨,现在是时候提高利率了。过去七年里,美国的利率水平近乎于零。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16日和17日的政策会议上采取该措施。美联储官员已表现出了决心,要根据美国经济现状来决定最适当的利率水平,而且他们不会对市场波动过度反应。最新的这次波动将考验它的决心。
期货市场上越来越多人断言美联储将会延迟该举措,以评估(若有)最近的全球金融紧缩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本周一,市场价格反映出9月利率上调的概率在24%,而在一周前这个数字为48%。
同时,由于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低利率水平,因此货币市场上的美元价值在周一也下降了1.6%(根据美元指数衡量)。
评论家长期以来指责美联储对最新的金融市场变动反应过度,这让美联储官员很恼火。他们辩称,所作的决策都有实体经济数据的支撑,例如通货膨胀和就业数据。如果在下次会议前市场依旧波动,但经济数据同最近稳定的数值相一致,他们还是会做出艰难的决定。
当然,美联储的使命是要根据未来经济走向来制定政策,而不会去参考之前的经济情况。如果市场持续走低,那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带来威胁。另一方面,保护投资者免受市场低迷风险的影响,也并不是美联储的职责所在。
并且如果说过去几天已经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无论央行采取什么举措,全球市场都应该认真准备拿出一个应对方案了。
翻译is译社刘昉林莹莹
喜欢这篇文章?去App商店搜好奇心日报,每天看点不一样的。好奇心日报,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