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说》中考试题集

来源:伴沃教育
 铜仁

阅读《马说》一文 ,按要求回答1-6题。(1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达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骈: 策: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外停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对“一食或尽粟一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次要吃掉的粮食或许将近一石。 B、一顿有时要吃光一石粮食。

C、饲养一次或者要吃光一石那么多的粮食。 D、吃一次吃掉的粮食有时是一石。 4、将“其真不知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分)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自己比作“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4分)

6、这篇文章里有的句子已成为广为淬的格言,请你把它写出来。

格言: (2分)

绍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或: 食: 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19.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分)

福州

)阅读《马说》,完成6—10题。(1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食之不能尽其材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 是马也( ). (2) 食马者( )

(3) 策之不以其道( ) (4)一食或尽粟一石( ) 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9.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__,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4分)

莆田

阅读《马说》,完成8-10题。(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分)

桂林

阅读《马说》一文,完成8—12题(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① ②

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B.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10.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1.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 (3分)

1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舟山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 (一)(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执策而临之(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温州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9—26题。 (一)(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执策而临之

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是 , 。(2分)

2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

2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

汕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答: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烟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新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3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妈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皇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⒖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 ) ④执策而临之 ( )

⒗请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③其真无马邪

⒘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①衹辱于奴隶人之乐,骈死于槽枥之间。(2分) ②策之不以其道。(1分)

⒙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各题。(3分)

①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1分)

②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1分)

③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哪一句话?(1分)

⒙①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②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分,各1分)(①②题意思接近参考答案即可。) 8.B (3分)

9.(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 (2)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分)

10.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批判。(3分)

l0 伯乐更重要。(1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分)

11 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答: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分) 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1分)(言之成理可给分)

答:“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 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之煮2分)。 8.(3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21.根据文意,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

18.A 19.①④/②③或:②③/①④ 20.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