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周年纪念日。
2.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北京市广安门西南的(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一宗旨在学生工作领域则具体表现为( )。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 )为原则。
5.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要求是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 )发展,而其核心和灵魂是坚持( )。
6.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服务,必须与(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党章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 ),坚持( )的原则。
8.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坚持(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 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3条的规定,学校对违纪学生实施纪律处分有如下五种:①警告;②严重警告;③( );④( );⑤开除学籍。
10.国家教育部2002年6月颁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 )依法确定。 二、从给定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答案(每小题1分,共12分) 1.如下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团委要求着重对团员、青年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B.校团委要求着重对团员特别是青年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C.校团委要求着重对青年团员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D.校团委要求着重对青年特别是团员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2.鲁迅和青年们谈话,不用教训口吻,从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做出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总之( )。选出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句子填入括号内。 A.鲁迅对青年的教导,与众不同,追求一种独特的方式 B.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宽容大度,启发他们自己觉悟 C.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弃旧图新
D.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性,启发他们明辨是非
3.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理想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据这一定义,如下四种情况中不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是( ): A.哥德巴赫猜想 B.职业生涯设计 C.对择偶标准的看法 D.人之初,性本善
4.根据2002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下列四种情形中,学校必须承担事故责任的是( ): A.某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跨栏比赛中跌断左脚 B.某学生因失恋而自残
C.某学生放学后骑单车回家途中被摩托车撞伤
D.某学生宿舍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致使室内部分物品被烧毁
5.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7条第规定:“学生举行大型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应当( )。 A.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和有关规定获得批准 B.应当向学校学生工作处申请并获得批准 C.应当向学校保卫处申请并获得批准 D.应当向学校团委申请并获得批准
6.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这条所讲的“依据明确”的准确含义是指:( )。 A.必须引用法律文件
B.必须引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C.必须引用学校的管理规范性文件
D.必须引用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具体条文
7.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以上诗句出自毛泽东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当发现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手将触电人拉开 B.用未绝缘的剪子将电线剪断 C.迅速切断电源 D.用未绝缘物体将电线拨开
9.在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需要层次为( )。 A.爱和归属的需要 B.受人尊重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0.大学文科课程和理工科课程各有不同的特点。在①要求学习者有较好的数学基础,②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学习偏重于理解,③学习逻辑性很强,④实验较多,操作性较强等情形中,最能反映理工科课程特点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审理学生申诉案件,应当坚持( )。 A.合法、公正、公开、过罚相当以及处分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B.依法、公正、及时以及有错必纠、不错不纠的原则 C.合法性、协调性、民主性原则
D.以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依法治校、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A.田汉,聂耳 B.田汉,冼星海 C.贺绿汀,郑律成 D.聂耳,冼星海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答题要求:准确全面,文字简练,有针对性,有条理,每小题字数不超过250个。)
1.新生报到以后,认真开好第一次年级全体学生大会,对于做好新生入学后的教育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假如你是新生辅导员,在新生第一次年级全体学生大会上(该次会议时间大约开一个半钟头),你认为必须向新生讲述哪些什么问题。请把你的思路和基本观点用准确、精炼的文字写出来。
2.吸收党员必须经过党支部全体党员对入党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进行讨论(即通常所讲的“通表大会”),请你把党支部讨论申请人《入党志愿书》必须经过的具体程序或步骤用
准确简练的文字写出来。
3.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要素或内容?培养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辅导员工作这一角度看,主要应当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2006年11月2日晚8时许,广州某重点大学学校领导接到同学的举报,说有一名外国人和三名中国人在沁园西餐厅诵读经文。后经学校保卫处和天河区公安干警询问查实,这名外国人为美国公民,经常到该校英语角和校园其它场所宣传基督教义;另外三名中国人中,两位是已工作的社会人员,一位是外校的大学生。这位美国人在被带到保卫处询问期间,自称他是上帝的使者,来这里的目的是与对基督教有兴趣的人进行交流。 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情况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本小题8分。答题要求:分析中肯,文字简练,有条理,字数不超过200。)
2.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我们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当注意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本小题12分。答题要求:抓住关键,回答准确,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350。)
五、材料分析题(28分)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招生并轨和收费制度的实施,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据统计,目前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超过25%,特困生的比例约占10%。高校贫困生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多共同性,他们的“困”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更值得关注的是心理贫困。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上的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和动机带有较明显的功利色彩。许多贫困生从小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观念的影响,把考上大学,谋求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单位作为自己摆脱贫困生活境况的唯一途径,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定位在“以后多赚钱”、“做政府官员”上。第二,具有明显的抑郁心理。据有关资料显示,不少贫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或是父母离异失去依靠,或是父母残废生活窘迫,或是天灾人祸经济拮据,等等。这些不可逆转的家庭变故使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失去了必需的经济基础,其中一部分人在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未能较好调整心态,陷入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并逐步形成了抑郁心理。某大学学生工作部对在校贫困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贫困生抑郁状态高于非贫困生,有52.53%的贫困生处于抑郁状态或存在抑郁倾向。第三,自尊心与自卑感共存。贫困生大都是在一种比较艰苦的环境下考上大学的,他们的成功往往能受到家乡父老的赞许和同龄人的敬佩。这种成功、赞许和敬佩使他们赢得了自尊,驱使他们在同学面前追求一种平等,甚至产生超越他人的心理需求。而与此同时,由于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或小城镇,上大学前的生活环境或学习条件都比较差,因而在知识面、信息量以及实践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比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常常陷于极度的自卑之中,表现为内向孤僻、自我封闭。第四,独立性与依附性共存。艰苦的环境使贫困生较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也使他们独立地面对和解决人生历程中的一道又一道难关。因此他们上大学后往往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遇到困难时也习惯于独立地去解决和处理。但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依附性,这主要表现在对父母、学校和国家的要求上,如没钱了往往会求助于父母,认为父母供养自己上大学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父母怎么筹钱则很少考虑;总是希望学校多给点困难补助,而没有树立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或参与勤工助学的意识;有时认为学校减免其学费也是应该的。分析以上材料,并回答如下问题: 1.大量贫困生的存在,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和挑战?(本小题6分。答题要求:分析中肯,文字简练,有条理,字数不超过150。)
2.在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中,有哪些新问题必须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小题6分。答题要求:分析中肯,回答简练,有条理,字数不超过100。)
3.辅导员在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中,应当把握什么原则?注意什么问题?(本小题14分。答题要求:抓住关键,概括准确,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1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