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l卷第2期2008年4月中国医学伦理学ChineseMedicalEthicsV01.21No.2Apr.2008从医患关系看当代医学生素质教育范延红,董辉,王海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摘要]剖析了医患关系中与医生相关的因素,提出了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悉法律是当代医生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四大关键所在,从而为全面的医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素质教育;医术;医德;沟通能力;法律知识[中图分类号】R一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65(2008)02-0020一02OntheQuality—-BasedEducationforModernMedicalStudentsfromthePhysician—-PatientRelationshipFAN拖凡一/tong.D0^rGHui。WH,vGHai—chang(X咖昭Hospital,‰Fourthevant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Abstract:Bystudyingthephysician—relatedfactorsinphysician~patientrelationship,authorsputforwardsthatexcellentmedicalskill。goodmedicalethics。favorablecommunicationability-andadequateknowledgeonrel-fourkeypointstohandlethephysician—patientrelationshipharmoniously.r11lisarticlewillsupplyreferencefromtheaboveaspectsforthea11一aroundquality—basededucationformedicalstudents.legalregulationsareKeywords:Physician—PatientRelationship;MedicalMedicalEthics;CommunicationAbility;KnowledgeonStudents;Quality—BasedEducation;MedicalSkiH;LegalRegulation近年来,我们~直在呼唤一种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但医患关系的紧张在当下依然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状况…。患者和家属经常是一腔怨气,因为看病要看医生的脸色,有的还要送“红包”;医护人员也是满腹苦水,因为承受风险大,辛苦多,有时还要挨骂。那么,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真的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么?公平地说,医患关系紧张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这里面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为因素,本文仅探讨与医生相关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以及由于医学科学的专业特性,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合格的医生要具备缜密的科学头脑和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在医学实践中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有与各种人群包括有身心疾病和健康人群打交道的本领;有应对各种复杂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及严格的保密和“慎独”观。可以说,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悉法律是当代医生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四大法宝。上述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医务工作者本着严于律己的精神通过终身的修养而获得,而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则是医务工作者形成职业素质的最为重要的基础。首先,精湛的医术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基础。有资料显示我国I临床疾病诊断错误率高达40%。每一位医生面对的不仅是人,更是生命,不掌握过硬的医学科学技术,怎能履行自已的神圣职责。医生任重而道远,医生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解决医患关系的基础。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医学生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承担得起诊治疾病的社会责任。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一方面需要通过“授业解惑”传授给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根据大学生勤学好问,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把所传授的教材弄懂弄通,基础结合临床,临床结合典型病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便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融会贯通。鼓励医学生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进展,加强知识的储备与更新,坚持不懈地学习与医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的教师还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医学生熟练的实践操作、正确的临床思路和高度的创造性思维。在面对每一个患者时,通过问诊、查体、书写病例、制定诊疗计划等,不但将书本中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操作,而且将这种书本结合临床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索性,从临床工作的规律性中挖掘创造性潜力口1。其次,良好的医德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纵观医学的发展历史,从西方的先哲希波克拉底到东方的大医孙思邈,从远渡重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到当代医生的楷模林巧稚,无一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在倡导平等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今天,我们大部分的医务工作者本着奉公廉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成为解除患者病痛的救星。但也确有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不够高,对患者冷、硬、推、顶,使患者发生不满心理,冲突、纠纷不可避免地发生。少数医务人员以行医作为谋私利的手段,“回扣”、“红包”损害了患者利益,导致病人意见很大。病人花了很多钱,医不好病,在心理上很不平衡,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部分医生爱病不爱人,只关心对己之科研、课题有用的病人,对其他病人爱理不理,这对于敏感的病人无疑是一个打击,肯定会发生纠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在实施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唤醒医学生的潜在本一20一万方数据能,让他们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感受到彼此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从而有利于形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救死扶伤精神。同时,建立一整套适合于职业素质教育的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及评价体系并认真加以执行,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并持之以恒,使之做到思想与行为统一,内在气质与外在表现和谐。此外,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时时明确教师的劳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高尔基曾说:“世界上最好的职位是做一个人,但要做大写的人”。教师的教育手段不仅是教材与实验设备,更重要的是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以思辨的、情感的、道德的人格力量激励学生,影响其志趣、启发其思维,锤炼其能力,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再次。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从根本上讲,医疗这个行业存在于世的理由就是:当人们在身体上受到伤害或心理上发生障碍时需要得到帮助,也就是说医生这个职业是为给病人以帮助Ifii存在的。在古代,我国医生走街串巷,用草药给人治病,哪里有病人哪里就会出现医生的身影;西方医生的职责常由教十代行,他们在病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安慰,或用自然疗法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尽管当时医生的技术并不十分高明,但他们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深受病人的爱戴。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学正日益变成一个复杂的、依赖器械设备的、按患病器官划分的专业性科学。分科越来越细,技术越来越先进,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也造成了病人到医院治疗,医师只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审视他的病人,医疗的过程被“物化”。“物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质量,但也拉开了医师与病人之间的距离,疏远了医患关系,医师所关心的是病人的某个器官的病理过程,即疾病而不是患病的人。加上医疗过程手续繁杂,医师对病人态度冷淡、动辄作侵入性检查或治疗等等,使病人对医疗望而生畏,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呼唤优质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回归。人们希望医师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在他们患病或沮丧时,能够给予体贴的、可亲近性的照顾。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应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树立“治疗从沟通开始”的观念;养成“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详细解释病情、让病人了解在治疗康复中应注意的事项、养成关心病人”的习惯;培养并提高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见面之初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仔细倾听病人的陈述、姿势动作表情行为的调镀等p1。同时,在日常T作中,注意把医患沟通教育融入临床实际工作中,通过具体的医疗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诊疗模式,关注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病情变化、诊疗情况;提供人性化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尊重、公平与保护;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情、诊断、检查、治疗、用药以及价格和医疗服务费用。最后,熟悉法律知识是目前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医患双方有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医生作为一种职业。服务对象是病人,其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诊治权和干涉权,有对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权利,并可在特殊情况下限制患者自主权利,以达到对患者负责的目的,同时必须履行万方数据全心全意医好患者病症的义务。患者享有平等的医疗权、疾病的认知权、知情同意权及隐私权,同时必须履行遵守医院纪律制度,支持医院发展,配合医生治疗的义务。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增加。据北京医师协会调查统计。近3年仅在北京7l家二级以上的大中医院就发生医务人员被殴打事件502起,致伤残者达90人;发生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1500余起。当医患双方权益发生矛盾、冲突时,需要作出调解,保护彼此正当、合法的权益。虽然道德是医患关系调节的重要方式,但当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制化时,社会生活、医疗秩序就会更加完善。学法懂法,正视医疗行为中的法律责任,这是医务人员应尽的法律责任HJ。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要教育现在的医学生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充分明确伴随医疗行为派生而来的法律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说明所采取的医疗行为,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医疗处置,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尽可能正确估计病情的发展、诊疗的效果,不要隐瞒病情,在医疗文件中准确记录;按时、翔实、规范、正确地书写病案对发生医疗纠纷后的鉴定工作有重要作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注意保存好证据;若有突发事件发生,应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封存病历等证据;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注意留下证据,防范可能发生的纠纷;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法制教育,提倡就医道德,加强其医学常识,医院规章制度的宣教活动等等。综上所述,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现代医学已逐步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不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也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心理需求,就医一诊治过程不仅承载着对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认识和研究,也负担着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责任。因此,现代医学院校的教师不但要培养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培养医学生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造就出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高、人际关系和谐的适应现代医患关系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参考文献][1]杨桂涛,贺晓生,李哲等.新形式下医患关系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8):2872—2873.[2]郭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5):509-510.[3]吴扬,高洁,凡文博.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l43—44.[4]吴海渡.新时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律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9(4):221—222.[作者简介】范延红(1974一),女,汉族,主治医师、讲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收稿日期2008一Ol一10】[修回日期2008-02—21】[编辑姬可周]一2l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