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伴沃教育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摘要】 在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中,恶性肿瘤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经济压力,患者往往感到恐惧、焦虑,甚至绝望等情绪。因此,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在临床护理中,通过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护理学知识,结合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心理特点,对患者加强护理,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各种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对于肿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 护理

一、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1、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

⑴疑似恶性肿瘤病人,未确诊前十分担忧、恐惧。迫切盼望能否定恶性肿瘤的可能。

⑵心情复杂焦虑,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

⑶悲观绝望,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精神打击极大,症状由此加重,失去治疗和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神情沮丧,拒绝亲人探视及治疗,甚至觉得生活毫无价值,倒不如早死以求解脱。

2、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不少恶性肿瘤病人有过长期不正常

的情绪状态,尤其是过度紧张和过度忧郁的历史。近年来提出的“C型个性”,被认为是恶性肿瘤易患性人格,其表现为合作的,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和内向、防御和退缩等。这些负性情绪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影响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致使瘤细胞活跃,肿瘤发生和发展。恶性肿瘤本身,又可作为一种恶性刺激,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面对恶性肿瘤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关于恶性肿瘤和治疗信息,并且运用交流技巧,给病人以心理支持,可以促进病人对这一紧张状态的调整适应过程。

二、疾病早期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恐惧是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根据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常见的恐惧有: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恐惧常唤起对过去和未来对比的联想和回忆,因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多数病人得知患癌症时会有一个震惊时期,称为“诊断休克”。处于震惊状态的病人极力否认癌的诊断,如怀疑诊断报告有错误,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为使自己经受得住癌症的打击。为此,医生在没有确切把握前,不能向患者及其亲属透露“可能是癌症的”的言词,或泄露出暗示性的表情,在诊断已经明确,但患者的精神准备还不足时,医生应给患者心理上的缓冲机会,以避免出现过于激烈的心理刺激,要让患者知道患癌症的同时,建立起治愈疾病的希望和信心,对患者隐瞒癌症诊断或告诉其假诊断是不妥当的,前者会引起患者的怀疑,后者早晚患者会知道真相,一旦患者发现自己被蒙在鼓里,顿时就会受到一个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并因此对医生和家属产生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这对进一步治疗措施的实施很不利,护士要以自己对癌症的乐观态度去影响患者,使其对即将开始的治疗抱有信心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三、疾病治疗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在治疗阶段,遭受着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精神压力。一个完善的治疗计划将使患者在确定诊断时遭受的心理创伤得以较快的平复,并带来恢复健康的希望,有助于改善情绪,不论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还是手术切除,癌症患者总要在相当长时间里忍受比较大的精神和躯体损伤,故医生必须在治疗中得到患者的高度信任和密切配合,必须把整个计划及其利害关系和治疗措施向患者交待清楚,使患者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常使病人的焦虑加重。有些病人对死亡很淡泊,却耐受不住治疗的副作用。有的病人对治疗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是增加焦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各项治疗前,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理解治疗的作用,简要步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项,是恶性肿瘤心理护理不可忽视的环节。患者对治疗计划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则比较容易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若一旦出现严重的治疗反应,并且超过了患者事先想象的严重程度时,患者还需要得到心理和对症治疗的双重支持,对于恶心、厌食、虚弱、失眠等一系列治疗反应,除给予一些对症及保护性药物外,医生和护士一定要在精神上经常地给予其安慰和鼓励,耐心解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解除患者的焦虑和不安,这种心理上的支持,会使患者情绪稳定、乐观,有利于减轻治疗反应,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在治疗结束后,适时恢复部分工作,可使病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及在社会中的作用,从而重新振奋。

四、 疾病晚期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恐惧、可表现为衰弱、疼痛、厌食等,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随着机体功能逐渐衰退,病人可能放弃本来的活动,而形成恶性循环。如病情许可,应鼓励病人尽可能起床活动,不要过早地卧床不起。这样,既可延缓机体功能的衰退,并可使病人从自理中增强信心。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会产生一种脱离社会的孤寂感,表现为害怕被淡漠和被抛弃。这种孤独感在白天尚能忍受,到了夜间却寻求护士的注意。不应认为病人在找麻烦而表现出厌烦和冷淡,应多巡视,主动

解决病人的需求,或允许家属陪住,使病人感到慰藉。终末期病人常出现倒退和依赖,即倒退到心理发展的早期,像孩子一样寻求保护,依赖更多的照顾。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应允许病人较平时有较多的依赖,给予更多的关怀。尽管不应使终末期病人知道其确切的病情发展,但病人亦会感到生命快要终结,因此,更需要采取各种支持措施,解除病人的痛苦,以缓和对死亡的恐惧,并保持病人的尊严。对终末期病人,不应过多考虑价值观,重视病人的微小愿望,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这是对病人最好的心理支持。当病情迅速恶化及各种治疗失效时,病人会出现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反应,甚至有轻生意图,应多予关心,并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也有一些病人喜欢安静,愿意从医院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然后离开人世。

另外,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患者家属、亲友及同事的配合工作,这也是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一部分。肿瘤患者的心理康复工作一方面由医务人员来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其家属、亲友及同事的密切配合,各自发挥其作用,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孤独感,有利于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五、体会

影响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很多,其心理因素对患者有显著影响,因他们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护理人员要用热情的态度,和善的语言,良好的服务给予安慰和疏导,帮助患者解除压力,正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及配合治疗的信心,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大大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154

2 马双莲.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