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四部分幼儿园各环节生活活动目标

来源:伴沃教育
生活活动目标

(一)入园目标

(1)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2)有良好生活常规和秩序

.

.

,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

(3)能接受和配合体检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初步了解身体特征、保健常识及保护方法.

(5)能与他人谈论个人的经验,描述自己经历或熟悉的物体和事件

(6)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

,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

(7)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

.

(8)能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大胆猜想和主动探究

,并从中体验快乐(二)中班幼儿入园特点及表现

(1)有关心他人的表现

.

(2)能够主动和熟悉的人打招呼,愿意和教师交谈.(3)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渴望自己的行动被认可,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

.(5)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为班级体做力所能级的事情

.

(6)喜欢从家中带东西来幼儿园

.(7)

愿意与小朋友结伴进幼儿园

.

(三)策略

(1)主动热情的与幼儿家长问好.

(2)并及时调整幼儿情绪细心观察幼儿行为表现

.

(3)抓住幼儿的一个特点

,真诚的赞美幼儿.

(4)有针对的与幼儿进行简短对话,注意倾听幼儿的表达.

(5)给幼儿提供交流与分享的机会.

(6)发挥幼儿容易受同伴间影响的作用.

(7)提供新鲜得手头玩具

.

(8)引导幼儿寻找班中的新变化.(9)验证与幼儿事先的的约定

.

(10)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情绪、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11)播放音乐,创设宽松、愉快、和谐、自由的精神环境.

(12)注意自身的感染力

,创设快乐的环境.

劳动

(一)劳动目标

(1)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2)学会收拾整理玩具物品,能保持环境整洁.

(3)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

(5)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

,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

.

.

.

(6)学会简单的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7)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8)学习做选择、计划和决定(9)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10)

,初步理解某些行为的对与错.

.

.

.

,并能执行和表达,有初步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

.

,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和变化的简单规律

,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懂得关心、爱护周围的环境

(二)中班幼儿劳动特点及表现

(1)愿意帮老师做事情(2)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3)劳动前往往没有计划性

,为小朋友们服务,渴望自己的劳动被认可.

,不考虑先后顺序,几个人劳动时,没有分工合作的意识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

.

.

,不易做到有始有终

.

,有初步的责任感.

(4)劳动时经常寻求老师的帮助

(5)劳动持续时间短,中途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6)劳动的积极性容易受劳动内容的影响

(三)策略

(1)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热情

集体服务的劳动等

.

,开始前讨论劳动的计划与分工.

.

.

.

,允许幼儿选择劳动的内容

.

(2)与幼儿讨论哪些事情可以作为劳动内容(3)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劳动(4)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困难

,包括自我服务的劳动、为他人的劳动及为

(5)提供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劳动工具或用品(6)关注幼儿在劳动中的探究表现(7)多给予鼓励与肯定

.

.

(8)引导幼儿欣赏劳动成果(10)(11)(12)(13)

(9)与幼儿一起建立值日生制度和合理必要的常规

结合劳动内容开展主题活动

.

.

.

.

.

在做事和使用物品材料及水资源方面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使劳动内容、方式具有兴趣性、游戏性根据劳动的内容和孩子的兴趣

,控制劳动强度与时间

,控制劳动强度与时间

入厕

(一)入厕目标

(1)学会自理大小便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3)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

,学习谦让.

.

(4)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二)中班幼儿入厕特点及表现 (1) (2) (3) (4)

入厕时喜欢抢便坑喜欢结伴上厕所.

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整理衣服

.

,男孩小便时嬉戏,大小便后常常忘记冲厕、洗手

,不肯出来.

.

.

.

,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经常在上厕所时与伙伴交谈、观察

(5) (6)

由于幼儿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孩子不喜欢在幼儿园大便

,大便时蹲不住,容易便在外面.,自己擦屁股有困难

.

(三)策略

(1) (2) (3) (4) (5) (6) (7) (8)

创设温馨的、适合儿童使用的厕所环境及设施提示幼儿观察自己尿液的颜色、大便的形状提示幼儿检查自己的服装是否整理好了解幼儿在家大小便、盥洗的习惯

.

,采取相应的措施.

.

.

.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

通过多种方引导幼儿有规律的大便、及时洗手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指导家长帮助幼儿在家养成独立大小便、盥洗的良好习惯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易于穿脱的衣服鼓励幼儿学习擦屁股

.

,教师可以帮忙.

,对确实有困难的幼儿

盥洗

(一)盥洗目标

(1)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2)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4)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5)初步懂得节约用水

.

,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

,学习谦让与合作.,加强环保意识.

.

(3)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二)中班幼儿盥洗特点及表现

(1)知道如何正确盥洗(3)对水和肥皂感兴趣

,但没有形成自觉行为

.

.

,表现出洗脸、洗手、刷牙马虎

.

(2)洗手时边洗边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喜欢在洗手时玩水和肥皂

(三)策略

(1)创设整洁卫生的盥洗环境

,提供幼儿适合使用的盥洗用品

.

..

.

.

. .

(2)注意在饭前、入厕后及把手弄脏时提示幼儿洗手(3)幼儿洗手时教师注意观察和提示(4)直接使幼儿感知洗手后的变化(5)成人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

(6)夏季运动出汗后,提供温热或干的毛巾擦汗(7)在秋冬季节,洗完手后涂抹擦手油

.

.

(8)寄宿幼儿园早晚提示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洗脸(9)与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盥洗的良好习惯(10)

在盥洗室内张贴洗手的程序图

,暗示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饮水(一)

(1)(2)

饮水目标

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

(3)(4)(5)(6)(7)

认识自己的名字。

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能够注意倾听和理解日常生活用语、成人的要求、儿童文学作品。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和变化的简单

(二)

(1)(2)(3)

(三)

(1)(2)(3)(4)(5)(6)(7)

进餐(一)

(1)(2)(3)

(二)

(1)(2)(3)(4)(5)

(三)

(1)(2)(3)(4)(5)(6)(7)

规律。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班幼儿饮水特点及表现

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饮一定量的水。但大多数中班幼儿仍需要老师的提醒。饮水时愿意与小朋友交谈。

开始愿意向老师表露自己主动饮水的表现。

策略

创设幼儿能随时、方便饮水的环境。如:饮水桶,水温。与幼儿共同讨论饮水环节的常规,物化教育目标。如:饮水记录。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有自由饮水的机会。适当机会让幼儿自己倒水、倒奶或豆浆。

通过各种直观的形式,让幼儿感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如:缺水后的植物,人的尿液变化等。

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主动饮水。

如:教师与幼儿一起喝,

有自由引水的机会。

了解幼儿在家的饮水习惯,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主动饮水环境。

进餐目标

优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能轻松、愉快的使用筷子进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

中班幼儿进餐特点及表现

幼儿能够独立进餐。

初使用筷子进餐时,掉饭粒现象较严重,经过练习逐渐减少。愿意自己添饭、添菜,能做好餐后的收拾、漱口等工作。个别幼儿还存在挑食的问题。

在进食量、进食速度方面仍存在较大个别差异。

策略

让幼儿了解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餐具,

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自豪感和快乐感。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使用筷子。如:利用“娃娃家、餐厅”活动练习。中班初期提供筷子和勺供幼儿自己选择,引导幼儿主动尝试使用筷子。对幼儿出现的吃的慢、掉饭粒、掉筷子予以理解,不责怪。

承认幼儿的进餐差异,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如:吃多吃少、和谁一起吃。提供轻松的进餐环境。如:背景音乐,适合的餐具,抹布。保证幼儿运动量,提高幼儿的食欲。

(8)(9)

适时适度的增加自助餐的方式进餐或教师与幼儿一起轮流进餐。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如:主题教育。

(10)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如:不咬筷子、吃鱼时小心刺。(11)提示家长在家中指导幼儿用筷子进餐。

睡眠(一)

(1)睡眠目标

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2)(3)(4)

(二)

(1)(2)(3)(4)(5)(6)

(三)

(1)(2)(3)(4)(5)(6)(7)(8)(9)

(10)离园(一)

(1)(2)(3)(4)(5)

独立的穿脱衣服和鞋袜,并能将脱下的衣服整理好,自己整理床铺。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注意不伤害他人。有规则意识,逐渐形成自控能力。

中班幼儿睡眠特点及表现

喜欢在入睡前和小朋友说、玩、逗。能互相帮助,穿脱衣服。

大部分幼儿能正常入睡,但有个别幼儿不愿意午睡。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能在老师、小朋友的帮助下自己穿脱衣服,但动作较慢。还有个别幼儿喜欢抱着宠物上床。睡眠时间仍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策略

通过个别交谈或集体讨论等形式,让幼儿明白睡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休息环境。如:光线柔和,床铺舒适。休息前提醒幼儿入厕。

观察提示幼儿不往睡眠室带小玩具。与幼儿共同讨论穿脱衣服和鞋袜,整理衣服和床铺的方法,

并具有一定的灵活

性。

观察调整幼儿的睡眠习惯。如:吃手、蒙头等。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家长要给幼儿提供独立穿脱衣服和鞋袜,整理衣服和床

铺的机会和条件。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易于穿脱的服饰。

家园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睡眠习惯,

引导个别不午睡的幼儿逐渐适应幼

儿园的生活习惯。

保证幼儿运动量,提高睡眠质量。

离园目标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有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常规,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学会收拾整理玩具物品,能保持环境整洁。

能记住父母和幼儿园的名字、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6)(7)(8)(9)

能够注意倾听和理解成人的要求。

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有规则意识,逐渐形成自控能力。

体验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知道父母和亲人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方式表达父母和亲人的爱。

(10)体验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

(二)

中班幼儿离园特点及表现

(1)很清楚该回家了,情绪兴奋并有所准备。(2)友好、合作、助人的行为明显增多。(3)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4)细心观察幼儿情绪和行为表现,有针对性的与幼儿进行交谈,

答。

(5)有意识的讨论一天的收获。(6)有针对地计划安排明天的活动。(7)教师与幼儿一起订离园的规则。

(8)

主动与家长沟通,不当着幼儿的面反映幼儿问题。

并给予恰当的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