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答案)
一、判断题
1、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已经得到改变了( ) 2、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 3、集体主义重视和保证个人的一切利益( )
4、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仪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 5、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 ) 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 )
7、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思想是基础,情感是灵魂,行为时体现( )
8、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核心( )
9、社会主义 “四有”新人指的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10、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
11、道德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决定的( ) 12、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
13、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性和抽象性( )
14、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 ) 15、《环境保护法》仅仅适用于环境保护工作者( )
二、单项选择题
16、.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fa修正案,把国家倡导( )正式写入宪法。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建设美丽国家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为人民服务 17、下列网络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是( ) A.通过网络浏览新闻 B.沉迷网络色情游戏 C.车载网络游戏 D. 发电子邮件
18、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犯罪现象从无到有,逐年递增,人民法院对于网络犯罪科以刑罚。这说明( ) A.法律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B.科技进步改善了法律的调整机制 C.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确认
D.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造成的社会危害法律会加以制裁 1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决定事业成败。 A.理念 B.意志 C.信念 D.坚持
20、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 )所具有的价值. A.社会,他人 B.社会,自己 C.集体,他人 D.集体,自己
21、( )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意义 2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2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所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句送表明,若想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我们应该( )
A.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B.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C.树立以创新创透为目标的走向 D.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24、孔子以( )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 A.信 B.仁 C.文 D.德
25、 (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26、( )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7、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 )。
A.“夜盲症” B.“软骨病” C.“气管炎” D.“空虚症” 28、(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A.人生的自我价值 B.人生的社会价值 C.价值观 D.价值标准
29、美好的理想若是停留在头脑中和口头上,那它只能是一种不结果实的花朵。意思是说,崇高的理想信念( )。 A.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B.从来都是一成不变的 C.是一种封闭的精神状态 D.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主观想象
30、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说明信念的( )。 A.多样性 B.稳定性 C.执着性 D.导向性
三、多项选择题
3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32、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人物,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 ),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脚踏实地 B.埋头苦干 C.发挥聪明才智 D.为社会做出贡献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我们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A.丰厚的历史底蕴 B.强大的理论自信 C.强大的道义力量 D.坚实的现实基础
34、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包括( )。 A.中国共产党 B.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C.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 D.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
35、我国司法原则主要有( )。 A.司法公正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四、名词解释题
36、道德义务
37、行政诉讼
38、社会关系
39、代位继承
40、道德
41、立法
五、简答题
42、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43、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44、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45、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六、论述题
4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错 2、对 3、错 4、错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对 11、 错 12、错 13、 错 14、对 15、错
二、单项选择题
16、C 17、8
18、D 19、C 20、A 21、B 22、C 23、C 24、B 25、B 26、A 27、B 28、B 29、A 30、C
三、多项选择题
31、ABCD 32、ABCD 33、ACD 34、BC 35、ABCD
四、名词解释题
36、道德义务:实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通过社会风尚习惯舆论和良知的约束或引导而形成的是依靠人的内心信息自觉履行的道德责任
37、行政诉讼:是现代国家决定行政争议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推行行政法治的总要法律制度也是对行政行为实施法律就记得主要机制
38、社会关系:是人们生存所依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39、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的子女继承其应继承的份额。
40、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仰、和传统习惯来维系,是人们的心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41、立法: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五、简答题
42、答: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的行为,造成损害的。
43、答: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要件:犯非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44、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5、答:(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用统一民族区域白治,宗教信仰白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同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六、论述题
46、答:(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本献精神。(公义胜私欲;风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后…:先义后利)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老苦老…)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