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信息 锻 龟闷菌 2olo(2) 平菇夏种 的管 理措施 平菇夏季反季节栽培,与秋、冬、春季的出菇管理有所不 同,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因夏季平菇市场 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并有利于淡季市场的『共应。一直以来广 泛被菇农所看好。可是在高温的情况下生产.其风险较大,稍 3菌丝培养 菌袋选用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袋,规格应选 择20~23 cmx45 cm,袋过小料的生长速度慢,过大培养料易发 热,造成供氧不足,菌丝易老化。熟料播种48 h后,在菌袋的 两头接种处,用置有10多颗小钉的板拍一下,以加大供氧,让 菌丝尽快布满培养料。发酵料在装袋前,先将袋两头及中间, 用缝纫机扎三排小孔.播种时三层菌种对准三排小孔即可,这 样,棉子壳料13 d,木屑料22 d菌丝便发满全袋。 4菌袋出菇 夏季出菇可选在半地下室、果园树荫下,遮阳 较好的塑料大棚,通风良好的人防工事等较凉爽的地方,出菇 方式以平面覆土最好,也可以呈井字形摆放,便于通风散热. 有不测,便会发生毁灭性的失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谈 谈几点重点管理措施。 1 菌株选育 平菇栽培的品种较多,夏季栽培的平菇,一定 要选择抗病害能力强,发菌速度快,耐高温.抗杂能力强的高 温型或广温偏高温型的菌种。如高温83l、侧五、朵3、江都71 号、湘8等菌株.保证在3O℃左右能正常生长。同时,对新品 种均需进行小面积的栽培试验,优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菌株 后。才可大面积的推广.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2茵料选配 夏季栽培平菇与秋冬季栽培不同,确保成功 堆高在3-4层最好,不要堆成菌墙,以免烧菌。发菌期间,要 经常检查袋料的温度,一旦发热应立即采取散热措施,防止微 生物感染和虫害的影响。立体墙式覆土次之,立体堆积出菇最 率是关键。夏季气温高,易污染。因此培养料中不可加入过多 的有机添加物,如米糠、麸皮、豆饼、玉米等,并且针对气温高, 菌丝生长快,耗氧量大的实际,添加部分颗粒粗大的料用来增 加空隙度,并适当提高棉子壳的比例,也可以添加尿素0.2%一 0.4%,以补充氮素的营养。还要适当的加些菜园土,利于降低 料温。栽培料要用高温灭菌过的熟料或发酵料栽培,生料不可 轻易使用。现介绍两种常用的配方:①棉子壳85 kg,稻壳5一 差。夏季培养料中由于有机物添加物较少,需在喷水时添加营 养夜,可显著提高产量和质量。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是制约食用菌业发展的重要 因素,尤其是老菇场和高温下更为重要。防治方法:①栽培场 地及周边应彻底清除菌袋废料和生活垃圾等一切可能引发病 虫的因素。②严禁使用不卫生的脏水和污水。⑨病虫一旦发 生,应尽早早治疗,尽量选用对平菇刺激性较小的杀菌杀虫 剂,在间潮无菇时喷药。此类药有多菌灵、托布津、石灰粉、pp 粉、除虫菊、雷公藤等,使用方法可以参考药品说明和有关书 籍。 lOkg,石灰2 kg,过磷酸钙1 kg,尿素0.2 kg。②木屑70kg,稻 壳lo ̄l5kg,麸皮lOkg,石灰2kg,过磷酸钙l kg,尿素0_2kg。各 配方均加菜园潮土25 k只,可降低料温2 ̄4oC,提高产量约 l5%一2O% 辽宁朝辽阳市食用茵所l11O00侯伟孙艳霞 年 菇 栽1 症状表现培毒 耢 趣 菌 老化。 ①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 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 ̄5 cm时,从种块开始菌丝 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自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 4挽救办法①打开发菌棚通风孔。令棚内通风;使用直径 12mm的钢筋,给菌袋纵向打孔2-4个,钢筋旋转抽出,保持 孔径;茵袋周身打微孔,每袋3O个左右,牙签直接扎破塑膜 即可;设法提高发苗棚温度至20℃左右;出菇后喷施三维精 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茵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②播 种后40 d,菌袋呈灰白色,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 d后仍不出 菇,勉强现蕾,很是稀少。 素。②发病菌袋如上处理后,l周时间恢复发菌,菌丝洁白,态 势良好,退菌处已布满浓密的新茵丝,半月后全部正常出 菇。 2观察结果 基料含水率基本合适,表面菌丝稀少,凭经验 可见平菇菌丝,但很是细弱、量少;打开菌袋,有明显的不良气 体,较剌鼻的辛、辣、腐混合味;袋内菌丝稀少,但明显有菌丝 5预防建议生产前,对菌种、原料做严格检验,尤其菌种 相连,使基料结块,但较松散;可排除药物反应等因素。 该症状极易误诊为线虫危害。实际检验镜检未见线虫, 的脱毒更是重点之一。基料须科学的设计配方,加入食用菌三 维营养精素,使其营养丰富而且均衡,为平菇菌丝的健壮生长 提高抗性奠定物质基础。强化对菇棚和污染茵袋的灭菌处理, 将已发生退菌的菌袋进行纵向打孔并增加微孔,适当提高棚 内温度,降低湿度,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根据当地的环境状 况,发菌期间每隔3 ̄7d喷洒一遍百病去无踪或赛百09溶 也不见菇蚊幼虫或螨类等害虫,并根据菌丝情况分析,排除虫 害;观察几个典型菌袋,除少许木霉、曲霉斑点外,生产中也未 发现大面积污染;但当”退菌”一段时间之后,木霉等杂菌则将 很快占领料面。 3诊断结果 主要原因是发菌棚通气不良,因保温导致菇 液,以确保发菌的顺利进行。 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次要原因是基料营养不足、菌种 76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l3l300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