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来源:伴沃教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 课程名称:传染病学 Course: Infectious diseases

课程编号:03127 适用学生: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等专业

Course number: 03127 Designed for: The five year clinical medical, dental

and other professional

学分:3分 总学时:51学时 Credit: 3 points Class hour:51 hours

预修课程: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诊断学等 Preparatory courses:microbiology ,immunology,Human parasitology, epidemiology,diagnostics,etc

实验学时:17学时 Experiment hour:17 hours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外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其重点在于研究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目的。传染病学是医学专业的公共临床课程,是临床医学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是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掌握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好传染病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重点讲解防治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新成就,为今后参加传染病防治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内容:

①基本要求:首先,学生应当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掌握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归纳总结认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比较相近的概念和类似的问题,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自学能力、专业英语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

教学章节 Chapters and sections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Teaching aims 教学方式(讲授、示范操作、指导参观、课堂讨论等) Teaching methods 学时安排 Class hour 第一章 总论 1、传染病学的范围、传染病流行现况 1、运用感染与免疫、传染病临床特征、传染病的预防 讲授 2 2、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发病机制、2、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3、传染病临床特征、传染病的诊断、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治疗 4、传染病的预防 第二章 病毒感染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1、病原学、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3、诊断、鉴别诊断 4、治疗、预防 5、病例分析、见习 临床分型、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的主要内容、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2、理解流行病学、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主要鉴别诊断、一般非特异性护肝治疗 3、了解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目前抗肝炎病毒治疗的策略和主要抗病毒治疗药物、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慢性肝炎的病理解剖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原学、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病理解剖 3、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1、运用流行病学特征、极期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 2、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2 3、了解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治疗 1、运用病原学分型、各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2 4、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5、见习 三种主要症状的处理、发病机制 3、了解恢复期症状和后遗症、预防 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 1、病原学、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 3、发病机制、治疗、预防 4、见习 第四节 麻疹 1、病原学、流行病学 2、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及预防方法 5、见习 1、评价流行病学特征、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2、理解病原学、鉴别诊断 3、了解发病机制、并发症、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1.评价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2.理解并发症、治疗、预防 3.了解病原学、发病机理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1 1 第五节 流行性出血热 1、病原学、血清学分型 2、流行病学特点(自学) 3、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预防 5、病例讨论 1、运用传播途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分析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预防 3、了解病原学、血清学分型 讲授、课堂讨论 2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2 第六节 艾滋病 1、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分期主要表现 2、发病机制 3、诊断要点 4、治疗、预防 5、见习 第七节 脊髓灰质炎 1、病原学、流行病学(自学) 2、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诊断、治疗、预防 1、运用病原学、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分期主要特点 2、综合主要发病机制、诊断要点 3、理解治疗及预防知识 1、评价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分期和各期的临床特点、主动免疫、口服疫苗特点和注意事项 2、理解发病机制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鉴别诊断 3、了解目前的发病情况。 讲授 1 第八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和预防 第九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评价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外周血象、肺部影像特点、预防 2、分析重症非典的诊断标准、呼吸支持治疗和其他治疗 3、了解发病机制 1、评价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外周血象、肺部影像特点、预防 2、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讲授、课堂讨论 1 讲授、课堂讨论 1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和预防 6、病例讨论 第十节 手足口病 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和预防 6、病例讨论、见习 第十一节 狂犬病 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和预防 6、病例讨论 第四章 细菌感染 第一节 败血症 1、前言、病原学、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3、治疗、预防 4、病例分析 、见习 禽流感的诊断标准、呼吸支持治疗和其他治疗 3、了解发病机制 1、综合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 2、运用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3、理解预防 4、了解发病机制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1 1、评价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2、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预防 3、综合治疗、预防 讲授、课堂讨论 1 1、运用败血症的定义、病原学、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2、评价实验室检查、不同致病菌败血症和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3、理解发病机制、预防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1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1、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2、诊断、治疗 3、病例分析 第三节 猩红热 1、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4、病例讨论、见习 1、运用诊断、治疗 2、理解病因 3、了解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运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治疗 2、理解病原学、流行病学 3、了解并发症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1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1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病理解剖 3、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 4、病例分析、见习 1、运用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 2、理解病原学、流行病学 3、了解发病机制及病理解剖、预防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1 第五节 伤寒 1、病原学、流行病学 2、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1、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发症及表现、治疗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2 3、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原则 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5、影响预后的因素、预防 6、病例分析、见习 2、理解病原学、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影响预后的因素 3、了解综合预防措施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1、 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1、 运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慢性、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2 2、 临床表现(急性、慢性、中毒性)中毒性菌痢的治疗原则 及治疗原则 3、 诊断和鉴别诊断 4、 预防 5、 见习 第七节 霍 乱 1、运用病原学、流行病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2 2、 理解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 3、 了解病原学、预防 1、病原学、流行病学、典型临床表学、典型霍乱临床表现、诊现 2、主要发病机理、诊断要点 3、治疗原则、补液方法 4、 预防 5、 病例讨论、见习 第八节 百日咳 1、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断要点 2、理解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及治疗原则 3、了解口服、静脉补液具体方法 1、运用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 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1 2、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 2、理解病原学、流行病3、实验室检查 学、发病机制 3、了解实验室检查 第六章 螺旋体感染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1、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 1、 运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实验室表现、治疗原则 讲授、课堂讨论 1 2、 病原学、常见的血清群及致病力 2、 理解自然疫源性疾病3、 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的慨念、钩端螺旋体病的4、 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常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见的血清群、钩端螺旋体5、 治疗原则、预后和预防(自学) 病后并发症的表现 6、病例讨论 第二节 莱姆病 3、 了解预防 1、 运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2、 理解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3、了解病原学 一、肠阿米巴病 1、运用病原学、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 2、理解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二、 肝阿米巴病 1、运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理解鉴别诊断、并发症 3、了解发病机制 第二节 疟疾 1、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1、运用临床表现、诊断、讲授、课堂讨论、见习带教 鉴别诊断、治疗 2、评价病原学、流行病1 讲授、课堂讨论 0.5 讲授、课堂讨论 1 1、 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 2、 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3、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4、 治疗原则和预防(自学) 第七章 原虫感染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 1、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3、病例讨论 1、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 2、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疗 3、病例分析、见习 第一节 弓形虫病 1、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学 3、理解发病机制、预防 1、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2、理解病原学、流行病学、 3、了解发病机制、预防 讲授、课堂讨论 0.5 第七章 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 1、药代动力学 2、细菌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 3、临床应用原则 4、不良反应及治疗 1、运用细菌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2、评价不良反应及治疗 3、理解药代动力学 讲授、课堂讨论 2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recommeng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 1、 推荐教材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recommenged teaching materials:Li Lanjuan, Ren Hong,Infectious diseases,8th ed.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 2013, 2、参考书目

(1)、马亦林,李兰娟.传染病学.第5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李兰娟.传染病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reference books:

(1).Ma Yilin,Li Lanjuan. Infectious diseases,5th ed.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1.

(2). Li Lanjuan. Infectious diseases,2th ed.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1. 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成绩评定体系由形成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形成性评定占35%,终结性评定为65%。

撰写人: 叶荣夏 审定人:刘寿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