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线路;改造工程;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对电力线路实施改造主要是为了增强电路的使用性能,在电力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项目有:设计、协调、施工、安装、管理等不同环节。由于电力线路改造常要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如:人员复杂、任务量大、项目众多、工期较短、管理困难等等,给整个工程安全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而,对电力线路改造实施优化调整,能够确保电力工程改造取得理想的效果。遇到超高压电力线路大规模改造项目时,更能体现出安全管理的积极意义,这些都是我国要高度关注的重点。只有对电力线路改造工作制定良好的管理计划,才能维持电力工程改造的作用。
1 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对于电力线路改造工程能维持良好的秩
序,让整个工程在正常的秩序下操作。在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多个方面也能够帮助电力线路改造工程实现优化,一般涉及到的方面有人员配置,图纸核对、勘验核查、修改方案等,这些对于前期准备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三星级安全质量控制过程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1)勘察。做好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对于周围的施工环节进行调整变动,这样才就可以降低交叉跨越、沿线建筑、桥梁、铁路等给工程带来的不便。(2)制定工程方案,主要是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编制计划,保证各个项目能有效落实。
2 施工环节采取的质量控制方法 2.1基础工程施工方面的控制
2.1.1 平板基础施工:(1)对线路实施检测时应该将标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尤其是横线路方向的偏差要控制在50 mm内,基础坑深允许偏差在+100~-50 mm。(2)对钢筋原件质量、加工、组合状况严格勘察,保证每个环节都能达到理想效果。(3)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做好质量控制,禁止氯盐融入其中,对水灰比实施严格控制。
2.1.2 钻孔灌注桩施工:(1)对钻孔的孔径需要将误差控制在-50 mm;孔垂直度允许偏差要低于桩长的1%;孔深需超过设计深度。(2)水下混凝土灌桩混凝土原料使用时硬运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在40 mm内,同时要低于最小净距的1/3,水下混凝土的含砂率42%为最佳;坍落度需控制在180~220 mm;保持水下灌注持续运作,禁止
出现停滞状态。
2.2 内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
(1)在抱杆上升过程里,要保证布置的腰环超过2道,安排专业施工人员进行维护勘察,出现异常情况后可及时固定处理,两道腰环的间距要保证超过抱杆全长的1/4。(2)在抱杆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则应把承托绳固定在主材的节点处,4根承托绳应等长,对角两承托绳的交角需小于90?。
2.3 起重机组立杆塔施工
(1)起吊时不得出现超载;分段吊装过程中当上下段连接后,不得使用旋转起重臂参与施工,应根据现场起重需要工作。(2)对靠近电线路组塔状态下,吊车药保持正常的接地处理,使其和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满足标准范围。
2.4 架线施工
2.4.1牵张场:(1)选择大小牵引机、张力机顺线路出口方向时,要保证其和邻塔放线滑车的仰角在15°内,俯角在5°内。(2)放线区段要控制在唉20个放线滑轮内,线路的长度药控制在唉8 km内。(3)放线区段存在特殊的跨越时,要对放线区段长度给予合理调整;在光缆展下放过程中,需做好按耐张段选场的控制,维持进出线仰角在25°内,水平偏角在7°内。
2.4.2 跨越架:(1)进行跨越施工过程中,需要得到跨越物主单位的允许,且持有相关部门的手续。 (2)毛竹或木质架体立杆在埋入坑内时应处于垂直状态,埋深不要控制在0.5 m以上,并进行夯实处理。(3)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杆要设置剪刀撑、支杆或拉线,拉线或剪刀撑的绑扎点最好控制于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4)跨越架两端要建立羊角,羊角伸出端部2~3 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