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音乐教案

来源:伴沃教育


华夏古韵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 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 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

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华夏古韵》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欣赏《楚商》《秦王破阵乐》

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了解编钟的音色特点及其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乐舞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

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 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

《楚商》《秦王破阵乐》

1.问:听赏《楚商》和《秦王破阵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

2.播放录音。

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两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

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四)总结

教师自己总结(或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

《梨园风采》第一课时

一、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在欣赏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过程中,了解梅兰芳、马连良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并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说出梅兰芳、马连良两位表演艺术家所属行当,知道四大名旦与四大须生。

(2)学生能在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中,了解生、旦、净、丑行当的唱腔特点,并能进行辨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导入

(1)伴随京剧曲牌音乐,展示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舞台剧照。

(2)师:非常高兴能在如此美的环境下开始我们的学习。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猜到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京剧有关。同学们听过京剧吗?了解京剧吗?

(3)师生交流京剧的起源、行当等知识。

2.欣赏教学

《海岛冰轮初转腾》

(1)师:“旦”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性格稳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表演时绝不手舞足蹈,而是惯用大段的演唱和念白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性格活泼的少女为花旦;以武技表演见长的叫武旦也称刀马旦。另外,还有一种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一体,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 花衫。京剧的四大名旦都擅长花衫的演技,下面我们来欣赏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2)师介绍剧情

(3)学生欣赏视频,并思考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此唱段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4)师生交流总结:此唱段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唱腔,表现了杨贵妃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5)再次完整欣赏视频,并用手指轻轻敲击手心的方式,边打板边随乐哼唱前两句,体会唱段的特点与情绪,说说梅兰芳在唱腔和表演上有何特点?

(6)师总结:梅兰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角艺术家。他扮相端丽,唱腔圆润,表演优美细腻,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旦角的念白、舞蹈、音乐、化妆、服装也都作了大胆改进与创新,使之更能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形成在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的“梅派”风格。其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经典唱段有:《海岛冰轮初转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等等。京剧四大名旦除梅兰芳之外,还有尚小云(尚派)、程砚秋(程派)、荀慧生(荀派),他们在舞台上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

《儿行千里母担忧》

(1)师:除了旦行,生行也是京剧中一个重要的行当,同学们可知道生行又包括哪些门类呢?

(2)师生交流:“生”一般指男性角色,表现庄重,人物外形装扮大多清秀俊雅。年龄较大中老年为老生也叫须生,青少年男子叫小生,擅长武艺的叫武生,另外还有娃娃生。

下面我们将欣赏著名老生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表演的,《三家店》中秦琼的唱段《儿行千里母担忧》。

(3)学生简述《三家店》故事情节。

(4)完整聆听由生行京剧大师马连良演唱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并思考: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此唱段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5)师生交流总结——老生在剧中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演唱时用真声,此唱段字韵和谐,节奏明快,一气呵成。(6)边打板边跟随老师模仿演唱唱段前两句,体会唱腔的特点与情绪。

(7)师简介马连良:马连良是20世纪较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他兼蓄各派之长,改革传统老生唱腔,20世纪30年代将月琴移到乐队前列,与京胡协奏,加强唱腔力度,逐步创立起柔润、潇洒的“马派”艺术。其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狂又不乏细腻。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群英会》《甘露寺》《海瑞罢官》等。

3.聆听与思考

聆听六个唱段,辨别角色的行当。

唱段一:《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选自《铡美案》)

唱段二:《猛听得金鼓响》(选自《穆桂英挂帅》)

唱段三:《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自《定军山》)

唱段四:《趁夜晚出奇兵》(选自《奇袭白虎团》)

唱段五:《猛志在胸催解缆》(选自《文成公主》)

唱段六:《军民鱼水情》(选自《沙家浜)

三、课堂总结

京剧,作为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声腔艺术、纷呈多变的表演形式、流派众多的文化底蕴,集中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称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希望同学们能走近它、喜欢它、欣赏它。

《梨园风采》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和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音乐情绪,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重 点:感受并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内在音乐情感。

难 点:感受并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内在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问答法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共同回顾。

2、播放京剧片段,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并说出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

《杨门女将》《淮河营》《红娘》《白蛇传》《赤桑镇》《武家坡》《智斗》(过渡至听赏讨论的第二部份)

(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辩:

1、一听《智斗》

①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

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老生、花脸)你是从那里听出来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宏亮)

④体会和传统的京剧有了那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速度板式更生活化)

过渡:没有了五彩的服饰,特点鲜明的脸谱与独特的对白,京剧还能称为京剧吗?

2、对比欣赏京剧《沙家浜》片段与沪剧《芦荡火种》片段,提问:你能分辩出两种戏种吗?你是从那儿听出来的?(找出京剧不同于别的剧种的特点)。(唱腔的方言特色与伴奏乐器南北差异)

3、二听《智斗》选段

4、表演《智斗》片段

选择一个人物,尝试用京剧的腔调架式来表演《智斗》,其余同学帮衬着的点,为他们说锣鼓经。

小结过渡:在京剧的成长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象地方戏、武术、杂技的优点与长处。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比如说他独特的唱腔与念白,还有鲜明的伴奏乐器。到今天,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岁了。时代不断的发展,也要求京剧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使这个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三)欣赏京剧的革新发展与姐妹艺术的融合:

欣赏提问:

1、以下的几个京剧片段在那些地方做了改革与发展,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方式革新)、《杨门女将》(与交响音乐与合唱艺术相结合)、《我的中国心》(京剧改革的新产物京歌)

随堂小结:现代京剧虽然做了许多改革,使其更加与我们现代生活贴近。但是,她的精髓并没有要消失,而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她以她独特京腔京韵、鲜明的中国风格,征服了全世界。同时,也逐渐的渗透和影响着咱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影响着别的姐妹艺术。

2、欣赏舞蹈《旦角》,提问:

请同学看这段舞蹈,听这段音乐,告诉老师其中有京剧的那些表演方式?(吊嗓、武打、表演)表现了几种不同的旦角?(花旦、武旦、老旦)

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她从辉煌的昨天走来,拥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今天,我相信她一定能在咱们这一代手中焕发青春。

(四)拓展结束:

结束一:让我们先从一名观众做起,走近京剧!

结束二:让我们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唱段《今日痛饮庆功酒》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做一回小戏迷,为京剧叫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