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现代京剧教案 篇一:《现代京剧》教案 《现代京剧》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现代京剧,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及技能,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的特征。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听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十七年》,使学生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以及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知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唱京剧。 教具:多媒体、锣、鼓等。
教法:讲解、引导欣赏、互动。学法:欣赏、记忆、听辨。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介绍剧情,提出问题:演唱者
在京剧的行当中属哪个行当呢,与上节课的《海岛冰轮初转腾》相同吗,(学生知道是旦角,但不一定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2.京剧的行当(见书p64页)生:男性人物,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等。(展示扮相图片及播放生行的唱段视频。)
旦:女性人物,可细分为青衣、花旦、老旦等。(举例、展示扮相图片。)
净:俗称“大花脸”,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可分为花脸、架子花脸等。丑;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展示扮相图片。)
3.介绍脸谱,播放《说唱脸谱》。(展示扮相图片。)
4.播放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十七年》视频,让学生分辨角 色属什么行当。
复听《雄心壮志冲云天》,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变化。 5.京剧的唱腔和伴奏(见书p64页)
(1)京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一般,二黄比较深沉,带有 浑厚、凝重的特色;西皮明朗流畅,带有欢快兴奋的特色。(举例说明) (2)。京剧的伴奏称做“场面”,场面中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唢呐、笛子等,武场主要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的效果,描写不同的场面。
(3)展示锣、鼓乐器。让学生通过敲击感受鼓、大锣、小锣、拨,然后由教师指导学生模仿,走男女台步,自创亮相动作。
6.念白(1)念是指人物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吟诵诗句,音乐性较强。白是指人物之间的对话。白又分为“京白”和“韵白”。京白多
使用北京生活用语,口语性强,生动活泼。韵白有声调,有节奏、无
韵律的长短句。
(2)《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与《十七年》唱段中都有念白,对塑造人物形象、情感有很大帮助。
(3)节选《十七年》唱段中的白,让学生听、想、学、演。 7.现代京剧
今天欣赏的京剧是现代京剧。现代京剧在狭义上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与传统京剧相比,表现在“生不刮须,净不构脸,引进交响音乐”等。
8.播放中西混合乐队演奏《雄心壮志冲云天》。(出示现代京剧乐队照片)
9.学唱京剧,体会京剧的唱腔、行 当、伴奏、韵味以及表演艺术。
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简单介绍剧情和人物。 10.结束语
京剧作为从清代光绪年间至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流行音乐”,在我国以及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很高的艺术地位,它融合了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武打技艺、服装设计、化妆等多种艺术门类。然而,我国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
节奏频频提速,各种“快餐文化”应时而生,冲击着我国众多的传统艺术,包括京剧。如何使京剧艺术吸引更多同学的眼球,让我们的“国粹”变为流淌的音符呢,请同学们听过《说唱脸谱》、《粉墨人生》、《苏三说》、《onenightinbeijing》、《刀马旦》、《折子戏》等通俗歌曲后,就京剧艺术的发展前景以文字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篇二: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案
有问题,有需求,请关注莲山课件微信公众号, 关注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右侧+添加朋友 输入“lskj66”或者扫描二维码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2作者:佚名教案来源:网络点击数:53164有奖投稿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ww w.5ykj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梅兰芳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他精湛的表演艺术风采,体验、比较、南梆子和四平调两种唱腔音乐在表现人物
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二)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感受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博大 精深,认识和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三)跟录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
选段的片断,实践体验京剧唱
腔独特的韵味。
二、重点、难点重点:欣赏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海岛冰轮初转腾》,并在学唱中体验
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
难点: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录像片段进行导入。(二)简介京剧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四)欣赏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1.欣赏作品 2.简介作品的剧情
3.介绍南梆子及四平调的特点
4.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两首作
品。
(五)欣赏李玉刚和梅兰芳在表演上的不同风格。
说说你对两个唱段的音乐情绪的感受与理解,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资源建议(一)教材资源:教材配套课件中第四单元第八节中的全部资源与第九节中《京剧的行当》部分资源。(二)录像资源:四大名旦的表演录像片段,梅兰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录像片段,李玉刚的录像片段。
(三)教师资源,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
(四)学生资源,发挥喜爱京剧艺术学生的特长,在课上充分展示其才华。
(五)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
以聆听、学唱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了解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京剧国粹的兴趣和情感。
(二)辅助视频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引导学生理解京剧的综合表演艺术的特征,使审美情感得到升华。(三)引导、提示学生课外到剧院欣赏京剧艺术,身临其境感受其京剧舞台艺术的独特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京剧常识和相关知识,做成答题卡片,在课上进行竞赛抢答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二)课上学唱的片断,进行分组、或个体、资源组合的听唱检测。 (三)写一篇学习京剧艺术的体会,发表自己京剧艺术的认识与看法。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九节现代京剧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唱段,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现代戏曲音乐的表现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乐趣。
(二)了解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感受、体验其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及现代京剧的知识。难点:理解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表现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帮衬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唱段初次欣赏;引领学生思考教师课 前已准备的试题板所示思考题目(题目的拟定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中的内容,难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而定)。
(二)二次欣赏唱段中重点部分节选,引领学生边听边依据题板、记
录作答。1.再次欣赏:学生间的交流,教师针对某些学生中还不清
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总结、归纳后再次欣赏。2.分组展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从完整唱段中根据声腔及板式的特点,有目的挑选简单的局部唱段让学生分组进行唱段模仿、板式节奏敲击体验四、教学资源建议(一)学生资源(二)多媒体资源(三)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一)知识的学习,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预习式学习方法,每个人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共享。同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讲解有关音乐知识。(二)重要唱段的了解、掌握,采用针对性多次重复听赏、听辨法以及模唱唱段来获得在感受体验中的音乐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能基本掌握中国戏曲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等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能在课堂上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能与他人或小组间进行合作,唱上一小段现代京戏唱段并能进行表演设计。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音乐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篇三:高一音乐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特色:京剧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不可能用一节课讲完,本堂课从选材到组织,能简便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京剧的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智取威虎山》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
老师演唱两首京剧的歌曲,让学生猜歌名。 介绍京剧的历史。 三、介绍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
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 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 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
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
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
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展示净行扮相的图片)
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
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展示丑行扮相的图片) 四、介绍京剧的乐队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
而舞蹈
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 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五、重点介绍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1、唱:欣赏《穆桂英挂帅》中《猛听得金鼓响》选段,和《红灯记》中《血
债要用血来还》选段,分析花旦和老旦的音乐特色。 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
品评一个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目前京剧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剧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2、念:
欣赏《失街亭》中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剧中的念白是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对话一样,
很显然,京剧中的念白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对白,它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戏谚“千斤话白四两唱”就正是为了强调念白的重要性。念白为“韵白”、“京白”两种,“京白”基本是京音,而“韵白”则讲究韵味。念白在音调上要
抑扬起伏、节奏上要疾徐顿挫,除此之外,念白中的语气、语势、需要突出其节奏感,从而增强它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总之,京剧的念白,无论是“韵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
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
相互衔接,使念白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
3、做:欣赏《拾玉镯》开门、喂鸡、穿针三个片段。
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而且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
性格特征,京剧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京剧中对种种生活情景,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上船、下船、乘马、行舟、饮酒、跪拜,种种不胜枚举的情景,在表演时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
4、打:欣赏《三岔口》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
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京剧的武打范围广,难度大,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动作,尤其是大打出手
时,刀枪满台飞,构成图案,有节奏、有层次,稳、准、美的体 现着剧情。做为武戏的演员,需经过特别的训练,自觉地练功的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京剧在武戏剧目的丰富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行当,提高和发展了武打的技巧。那么,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夫呢,有两门功夫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把子功”是传统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毯子功”
包括翻、跃、腾、扑各种技艺,俗称“筋斗”,因为这些技艺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时需要在毯子上进行,以免练功者受伤,所以又称“毯子功”。
六、欣赏《唱脸谱》。
展示中国的文化遗产,引起学生的骄傲和自豪——我是中国人。 七、总结和拓展。
作为当代的青年应该怎么样继承和发扬京剧音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