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户籍老年人口比例超

来源:伴沃教育
浙江户籍老年人口比例超1/5!今年重阳,这句话要说出来 重阳节,又称老年节、敬老节。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便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和助老的节日。

浙江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全省在老龄工作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

据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 全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21.72万人,占总人口的22.43%,高出全国4.5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64.07万人,占总人口的15.28%;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72.3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36%;

全省共有百岁老人2559人,其中男性784人,女性1775人。 浙江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多,这需要全社会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而作为家人的我们,更应该常回家看看,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今天是重阳节,对他们说句“我爱你们”吧~ 当然,重阳除了敬老、陪伴父母,还有很多别的习俗。下面这些,你记得做哦~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时节,这样养生不会错~ 当心秋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

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温暖睡眠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

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避免盲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

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心情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

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