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语教学的实践与方法
作者:谷凤姣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11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促进了人们对英语教学的探索和改革。高中英语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大纲精神的主要空间和平台。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策略中应注意知识的系统化,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和多样性,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法;课文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策略 一、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这时他们要面临的直接问题是高考,因此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和动力。如果一味以考试为目的组织教学就会走向应试教育的极端,课堂气氛也会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的结果。新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的重点将向中学转移。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站在人性的高度,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全面、自由、积极地发展。因此作为英语老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且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这样说,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高中英语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 1.中英语教材概述
相对于初中英语来说,高中阶段的教材容量增多,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这不管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个挑战。新课程中,课文增多且文中的句子变长,句式更加复杂多变,词汇量增加,篇幅变长,题材广泛,内容也比初中抽象。这一切都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 2.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英语教学兴趣的培养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各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也是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意志和性格等是最直接和主要的因素。外语学习动机的类型有:①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②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③间接的远景动机和直接的近景动机;④外语成就动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可归为外在动机、间接的远景动机、间或外语成就动机,这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的动机不是很强,易受干扰,有的甚至处在一种多动机或动机模糊状态,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把握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如好奇心,学生对成功、自尊的愿望、贪玩、好动等习惯;其次是教师所教的东西对学生要有价值,这样能增强其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作为老师要认识到这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确定英语教学的策略,既不能成为“高起点”教学,也不能是“低起点”教学,应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能慢慢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并因此逐渐培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1.因人施教
新课程对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扩充,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大为提高。比如以前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读写的能力,而新课程提高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材,新课程标准认为老师是教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基础、接受度进行大胆的取舍。好的班级老师甚至可以使用课外材料补充教学。这样既能满足成绩好的学生的求知欲,又不会挫伤落后学生的积极性。这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知识系统化
尽管在语言习得中一般应该以意义为中心,以交际为出发点,但是偶尔把语法形式作为关注焦点仍然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线索及纵横联系,从而把握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从而把庞杂、散乱的语言及语法现象变得简化、序化、网络化,使之构成一个基本的英语语言及语法知识体系。 3.兼顾整体性和多样性
外语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有对话教学,单词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复习课教学等,每种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都有区别,因而学法指导也不相同,学法指导必须渗透于每节课的教学之中,从而使已掌握的方法得以强化,使未知的方法得以学习,这就是教学过程要把握的整体性之一。 4.培养跨文化意识
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基础,在英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到学生母语语言系统与英语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语言使用的教学中,应更加注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外语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能够得到同步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英语教材涉及了科技、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内容,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应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努力挖掘语言形式内的文化涵义,使英语语言教学与英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的英语更地道。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讲解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实用性原则,即要与所学的语言内容,日常交际密切联系,以避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使学生难以理解。②阶段性原则,即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文化的接受和领悟能力来导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杂,由现象到本质。③适合性原则,即要注意导入文化目的代表性,共时性和历时性问题。主流文化要详解,反复练习,共时性文化要比历时性文化更重要。 5.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年的早期,对世界、社会、自己开始深入的思考,将要对自己的未来已有能力与现实联系做出抉择。这种高中时期由教师引导形成的自学习惯对以后的大学阶段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英语学习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法导入过程结束后,主要是意义的学习,词、句子、文章负载的意义将是以后英语学习的重点,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要大量积累英语的表达方式,反复记忆以至熟练运用,而这些任务最终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完成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盛德仁.英语教与学新模式[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