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及模式研究罗从双,程义红,吴旭阳,韩杨,王庆国,李冠鹏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摘要: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正面临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革命性变革。高价值专利作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和指标,成为企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企业缺乏专利意识,缺少高价值专利战略布局,导致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利数量少、质量差。企业如果能够重视专利的创造,增大专利投入,设置专利培育环境,挖掘和培养发明人,就能够增加自身高价值专利的数量。通过协同合作或收购转让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增加高价值专利的产出。关键词:轨道交通;高铁;专利战略;高价值专利中图分类号:G306文献标识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20.09.022明专利为1814件,实用新型专利为5692件,外观设计型专利为800件。轨道交通领域专利申请与全国总量对比如图2所示,申报与授权比例如图3所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开了中国“轨道交通”的序幕,地铁牵引着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城市发展;城际快轨打通了城市之间的屏障,由点到面展开平面发展;中国高铁则引领区域乃至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想要发展必须创新,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法宝,是企业竞争力的最时期,没有知识产权的创新等于零。高价值专利成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和标准,也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源动力[1-7]。轨道交通领域的高价值专利面临总量少、质量差的问题,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面临生存难、走出难、发展难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要想生存好、发展好,必须解决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产出、保护和利用等问题。1高价值专利现状自从国家实施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之后,中国的专利数量进入突飞猛进阶段,轨道交通的专利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自1985—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为264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为108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为1009万件,外观设计型专利为560万件。在申报总量中授权专利总数为1900万件,发明专利为359万件,实用新型专利为988万件,外观设计型专利为552万件。轨道交通领域专利申请总数13243件,其中发明专利为6582件,实用新型专利为5843件,外观设计型专利为818件。在申报总数中授权专利为8306件,其中授权发——————————————————————————佳体现,特别是中国正处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伟大.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图1轨道交通专利申报数量趋势图
图2轨道交通领域专利申报数量对比图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00106021);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72102310459);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编号:22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号:201901235001);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9-2780);河南城建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JYJ19-023);河南城建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45)·60·2020年第09期
图3轨道交通领域专利申报与授权数量对比图
由图3可知,轨道交通领域申报的专利总数占全国专利总数的4.997‱,其中发明专利申报占全国的6.094‱,实用新型专利占全国的5.791‱,外观设计占全国的1.461‱。授权专利占申报总数的62.7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占申报总数的27.56%,实用新型专利占申报总数的97.42%,外观授权占申报总数的97.80%。2存在的问题2.1学科门类多而杂通过关键词、学科查询可知,轨道交通领域的范围较广,学科和关键词分类如图4和图5所示。图4轨道交通领域的学科分布
图5轨道交通领域的关键词分类
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由此可见,轨道交通领域的范围较广,包括的学科领域较多,较难形成统一的方向,产出高价值的专利相对较难。2.2企业缺少专利战略思维根据资料统计[8],在全国2600多万的注册非个体工商企业中,申请专利的企业仅有42万家,仅占1.58%。目前大部分企业缺少专利意识,或是只重视发明专利而忽略其他类型专利的创造,各种原因导致他们对专利不重视,无法形成和布置专利战略。要想通过专利的知识产权占有市场,在竞争中存活和发展,就必须建立企业的专利战略布局。2.3企业缺少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环境企业对专利不重视导致企业内部缺少专利培育和创造的环境[9-14]。专利权人缺少专利意识,就很难为专利发明人提供专利培育的资金、场所和环境。对发明人如果缺少挖掘培育,缺少政策支持、环境孵化等,就很难创造和产出专利。2.4缺少对专利发明人的挖掘与培育发明人是高价值专利创造的源头,没有发明人提出有价值的技术方案,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技术专利。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专利发明人,要想成为发明人,需要的因素很多。目前,企业缺少专利意识,缺少对员工的挖掘发现,缺少对发明人的培育和专利孵化。2.5缺少外部培育环境一个高价值专利是在完成专利的创造、保护、运用之后产生了某种价值的时候才被认可。通过市场检验、价值产生之后,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缺少哪一部分都不能形成最后的高价值专利,导致企业高价值专利数量偏少的因素之一是企业外部的培育环境,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导向、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等,很难帮助企业产出更多高价值的专利。3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的途径3.1自主创新产出高价值专利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意识,提升专利的创造能力,加强专利战略的布局与设置,加强企业和员工的专利意识,制订专利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专利培育的资源环境,挖掘和培养专利发明人,创新与革新企业关键科学问题。在外部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建立企业自己的高价值专利政策,克坚攻难,创造、培养、产出、保护、运用等一大批能够形成专利战略的高价值专利。3.2联合开发形成高价值专利加强企、政、校、行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探索高价值专利培育、创造、管理、保护、运用于一体的新模式。通过轨道交通领域相关企业、行业、高校、政府的多方合作,建立共建、共享、共用、共生的抱团联合机制,产出一批高质量的专利,服务企业自身、服务地方、服务高校发展、服务民生。3.3收购和转让高价值专利收购和转让有价值的专利,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生活,借·61·.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科技与创新┃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助既有的专利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问题的消化、企业竞争问题的化解、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创新革命,达到企业成果的输出和产出,提高产能,帮助企业快速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每个高价值专利的产出都需要很长的培养和创造周期,收购和转让专利可以快速帮助企业解决专利创造的源头问题,缩短周期,让企业在短时间内拥有部分专利,进行专利战略布局,形成框架,占据有利市场地位。同时,企业自主专利研发要跟上,待企业达到一定专利数量后,完全可以实现专利的自主化,再围绕企业自身进行战略部署,高点定位。4总结本文围绕轨道交通领域企业的高价值专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了以下结论:①通过专利检索,轨道交通领域企业中申报专利的仅占1.58%,申报专利的总量仅为全国的4.997‱,每种类型专利数量都很少,授权专利较少,发明专利的授权率仅为27.56%,高价值专利的数量更少,很难帮助企业进行革命性研发,很难实现企业的中国创造。②分析了导致企业高价值专利数量少和质量低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缺乏专利战略布局,缺少专利意识,在专利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各个方面的投入少,重视程度不够等。③根据轨道交通领域企业高价值专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几点高价值专利培育途径和模式。在提升企业合作,共同产出高价值专利,也可以短期采取收购和转让的形式进行高价值专利战略占位,形成专利布局框架。参考文献:[1]马新明,刘阳.高价值专利的“高价值”之辩[J].家电科技,2018(7):12-14.[2]胡海容,王志恒.高价值专利的判定与培育[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2):2.[3]杨鑫超,杨伟超,刘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能力提升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3):6.2020年第09期
[4]杨宝杰.提升专利质量培育高价值专利——评《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评估》[J].经济研究导刊,2019(22):77.[5]杨鑫超,杨伟超,刘锋.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现状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4):4.[6]曾定洲.高价值专利的筛选[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3.[7]慕军营,刘斐.借助专利导航发掘和创造高价值专利策略[J].河南科技,2019(3):19.[8]PRdaily中文网.发现高价值专利,2017CPAC讨论到最晚的论坛[EB/OL][.2017-10-17].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7424.html.[9]魏保志,刘琳,饶刚.发挥审查资源优势助力高价值专利培育[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4):25-29.[10]魏先林,周小金.试论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在创新中的作用[J].特区经济,2006(12):296-298.[1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建构[J].南都学坛,2016(5):65-72.[12]韩福桂,佟振霞.高质量专利的成长之路——源于发明人,专利代理人和审查部门的多方合力[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4):59-62.[13]蒋亚飞.发明人独自申请专利如何提高专利质量的对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7,14(4):49-53.[14]王艳,黄熊.发明人与专利代理人的思维差异及融合之道[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2):68-69.————————作者简介:罗从双(1980—),男,吉林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地下工程方面的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编辑:张思楠〕.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自主专利培育的同时,要进行企、政、行、校等多方面协调(上接第59页)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7(2):79-81.[5]齐子姝,陈傲雪,迟明书,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6):6-8.[6]唐文静,杨洪勇,田生文,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分析〔编辑:严丽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1):109-112.————————,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作者简介:滕薇(1978—)讲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大数据。·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