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借物喻人的古诗句

来源:伴沃教育
借物喻人的古诗五首

1.宋代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2.元代王冕《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3.清代郑燮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4.明代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5.唐代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