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应用
研究视界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分析研究2
杨鑫超1,,杨伟超1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天津300304;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
摘要:文章总结了现有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加强研究的方向以及基于专利价值实
现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能够适应学术研究及产业实践等不同主体对于专利价值的不同认知,便于统一推广,有利于提高
定性评估结果作为定量评估参考的科学性,评价方法和权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评价目的以及评价要求,从而为全社会共同推进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定性评估关键词: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院G306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2095-2945渊2019冤27-0071-04
patentvalueevaluationsystemcanstrengthentheresearchdirectionandthepatentvalueevaluationindexsystembasedonthereal鄄izationofpatentvalue.Thesystemcanadapttothedifferentcognitionofpatentvaluebydifferentsubjectssuchasacademicre鄄erenceforquantitativeevaluation.Theevaluationmethodandweightareadjusted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toadapttodiffer鄄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existingpatentvalueevaluationsystem袁andputsforwardthatthe
searchandindustrialpractice袁facilitateunifiedpromotion袁andimprovethescientificnatureofqualitativeevaluationresultsasaref鄄
entevaluationpurposesandevaluationrequirements袁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wholesociety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patentvalueevaluationsystem.
Keywords:patentvalueevaluation;indexsystem;qualitativeevaluation
引言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创新
保护、运用”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赋予了新时代知识
产权工作新的历史使命。自2016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着
“高水平创造,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明确提出要以高
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效益运用”为目标,全面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
在此背景下,“高价值专利”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热议的主题。对于高价值专利的定义,业界尚无权威定义,较公认的,从专利的外在表现考虑,能够为专利权人带来高额收益或者竞争优势的专利被称作为“高价值专利”,而要实现这些目的,专利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特征,现有观点大多将其分为三个维度,技术维度、法律维度和市场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上均有较好表现的专利可被认为是潜在的“高价值专利”。[1-4]
笔者认为,高价值专利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审查机构、服务机构及创新主体等各类主体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专利价值评估一直是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避免不开的问题,可以说,专利价值评估正是为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而服务的。
现有的专利价值评估主要分为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对于定量评估,主要用于专利转化过程中专利市场价值的
对于定评价,实际上正是服务于高价值专利的价值显现;
性评估,目前理论研究较多,现有的专利奖评审及企业专利分级管理等均是采用此种评价方法,定性评估体系一方
面可以作为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标准,同时,能够对专利价值进行定性的筛选和评价,指导相关主体加大力度对相关专利进行转化与运用,为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提供支撑。
本文从现有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出发,总结现有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加强研究的方向以及基于专利价值实现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1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现状
现有的专利价值评估主要分为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对于定量评估,主要应用于专利转化过程中专利市场价值的评价,服务于高价值专利的价值显现,多采用市场法、成本法及收益法等经济学方法。对于定性评估,目前理论研
技术和市究较多,较成熟的评价体系是将专利分为法律、
场三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下设二级及三级指标,对每个指标设立评分标准并进行机器或专家打分,最后基于一定的权重分配将各个指标的分值汇总,形成专利价值的定性评分。下面分别对上述评价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1定量评估1.1.1市场法
市场法是指通过比对类似产品的市场交易价格,将待评估专利分别与多个参照物进行比较调整,综合分析各项调整结果后确定调整系数,最终预评估专利价值的一种方法。市场法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缺少适当可供参考的参照专
作者简介:杨鑫超(1987-),男,汉族,天津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价值专利培育与专利价值评估体系;杨伟超(1981-),男,河北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服务。-71-
研究视界TechnologyInnovationand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27期利。
1.1.2成本法成本是指法
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已存在的贬值因素,并将其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目前,成本法是否适用于无形资产的
价值评估还存在一定的质疑,因为很多专利并没有历史成
本可作为估算依据,且对于多数专利而言,其实际价值不仅与成本相关,还与相关专利技术的市场前景及商业应用密切相关。
1.1.3收益法收是益指法
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收益法比较全面的考虑了影响收益的各种因素,能够较为真实、
准确地反映专利资产的价值,较容易被供求双方接受。收益法的难点是需要准确估计评估公式中各个参数,而决定这些参数的1.2诸1.2.1定性多因素均不可预期。
件,其IP指ScoreIP评估
Score
标体系是包含欧洲专法利律局状官态方、
技术认定因的素普、及市版场专环境利评估、财软务指标及公司战略5个维度,共40个指标。在评估软件使用
过程中,每个指标采用问答的形式,需要评估者根据专利的实际1.2.2情况作答。
界专IP利索StrengthIPStrengthIndex
引(DWPIIndex)开由发,科用于睿唯定性安(原评估汤森,数路据透)背景基于其较强世。该评价体系将评估指标分为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以及中性指标,共计20个。定量指标主要包括专利著录项目中的一
些数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是对专利技术及保护范围的评估,中1.2.3性指标则是针对专利的诉讼、
运营等情况进行评价。利分SMART3SMART3
析评估系统专利,评估评估体系系统主是要韩分国为专权利利局强开度发的在、
技术线质专量以及应用能力3个维度,下设8个因素47个指标,并且评估模型1.2.4按照专利价专不值利同分价的析值领域指分有所区别。
标析体系指标由国体系
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共同开发,指标体系分为法律价值、技术价值及市场价值3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共涉及13个二级指标及43个三级指标,通过定义某些指标的评价标准对专利进行打分,人为规定了每个指标的权
重,最终得出专利的总价值得分以及各个维度的价值得分。
1.2.5除了以上其他的专定性利价评估值评体系价体系
之外,常见的专利价值评价体系cean还Tomo包括300Lanjouw-Schankerman专利价值评估模型、O原TM专利指数、“合享价值度”专利价值评估体系、“智慧芽专利评估系统Emposis”以及高价值专利筛
选评价体系等,这些体系与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类似,-72-
均是采用将专利价值分为若干维度,每个维度下设指标,每个指标规定评价方法以及权重占比,最终得出专利价值得分的方式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价,
仅在维度、具体指标的设置及2指标评价标准上有所针现区别[4]。
对现有的有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专利价值评估研究分析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研究,
提高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满足高价值专利培育对于专利价值评估的需要。(1)在定量评估的过程中,现有研究更多的是针对价值评估模型或者经济学公式中的相关系数进行探讨,也会采取少量的专利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笔者认为,
不同专利之间,由于技术和市场的较大差异,很难用某一种模型或者公式准确计算出专利价值。目前,
对于专利价值定性评估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
在定量评估过程中,由于专利较少,人力资源较为充足,可以先对相关专利进行准确、全面的定性评估,并加大以定性评估的价值作为基础进行定量评估的相关研究,提出二者互相结合评估专利市场价值的具体方式,
使定量评估的专利价值有基础和依据,以提高定量评估的准确性。(2)在定性评估过程中,对于市场、法律及技术三个价值维度,
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对于每个维度下设的各级指标,尤其是二级、三级指标,以及每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权重设置,不同体系之间还存在较大的不同,在某一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可能是其它体系中的二级指标。
应加强各个指标的定义与评价标准,
减少不同指标之间的重复评价,提高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此外,专利价值的定性评估有多种目的,包括专利的快速筛选、
专利奖评审、企业专利分级管理等等,针对不同目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的权重设置应有所不同,可以加强针对不同目的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以提高专利价值评估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因此,为了提高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及适用性,
笔者认为,有关专利价值的三个维度以及每个维度下设的二级指标可以进行标准化、统一化。但另一方面,由于评价方式或者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对每个二级指标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
分别适应高效率的机器评价及高准确度的专家打分的需要。至于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可以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分别进行设置,
相关研究可以给出不同目的下各指标权重的参考值。
(3)现有的评估体系中,完全依赖机器评价的体系效率较高,
但准确性较差,完全依赖人工评价的体系准确性较好,但需大量的人力,可以加强二者结合评价的相关研究,或者找出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专利评价的有效方式,如加强利用审查资源进行专利价值评估的研究,
保证准确性的同时不会占用大量的人力,
评价结果也能很好地为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
专利审查机构具有全技术领域的人才资源和丰富、权威的专利信息资源,审查员拥有专利价值评估所需的专业2019年27期TechnologyInnovationand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研究视界技能,且审查过程包含了对专利进行评价的过程,可以在开展审查工作的同时开展专利的评估与筛选工作,在此基础上,基于审查机构丰富的资源,可以建立领域全面且有一定数据量的专利数据库,该数据库一方面可以为专利审
高价值查以及专利分析工作提供支撑,为专利运营转化、
专利评选工作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可以对数据库中高价值专利的特点、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为各类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目前,针对基于审查资源进行高价值专利的评价及培育已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向上,可以进一步加强审查员评价的自动化,减少评价过程中额外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使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维度和二级指标与现行评价体系统一,提高评价结果的适用性。
(4)现有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中,多为评估模型或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等,应针对专利价值评估如何有效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进行研究,实现专利价值评估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3基于专利价值实现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根据前述分析,本文整理出基于专利价值实现的专利
指价值评估体系的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对应的二级指标、
标定义以及评价方法。本文所述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与现有体系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从专利价值的实现,而不是
(即二级从专利自身质量的角度确定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
指标),且认为专利价值的实现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通过诉讼等手段保障竞争优势以及对专利技术进行实施转化,这样确定的二级指标有利于不同主体对于专利价值认识的统一,也能够提高定性评估结果作为定量评估参考的科学性;二是仅将专利价值实现直接相关的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一些侧面反映专利价值的指标作为评价相关二级指标的影响因素,以保障评价体系中二级指标的简洁和统一,在尽量得到大多数从业者认同的前提下便于推广应用。以下为本文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的详细介绍。
3.1法律价值维度
对于法律价值维度,从专利价值实现的角度考虑,专利权稳定是专利发挥价值的基础,专利的剩余寿命也是决定专利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如果专利技术能以较低成本进行规避,则该专利对于专利权人的价值会相应降低,此外,如果发生侵权行为,需要该技术能够较容易进行侵权判定,以保障专利权人的竞争优势,最后,需要专利的实施转化在法律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在其他体系中常见的权利要求
专利布局情况等指标不会对的保护范围、文本撰写质量、
表1法律价值维度指标
评价维度 指标 专利稳 定性 定义 抵御无效风险的能力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评价方法 综合考虑本专利/同族的复审/无效结果、 权利要求字数、说明书页数等指标 通过检索评价专利权稳定性 根据专利申请日判断 综合考虑专利申请日及市场情况 根据技术内容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主观判断 综合考虑技术领域、诉讼情况等指标 根据技术内容及该领域生产实际主观判断 综合考虑专利权人、许可转让情况等指标 根据专利权人、许可转让情况主观判断 机器评价 专利剩 专利剩余可发挥价值的时间 余寿命 专家评价 法律价值 不可规 避性 侵权可 判定性 专利实施 自由度 评价维度 指标 技术先 进性 技术 价值 技术不可 替代性 技术适 用范围 技术可 实施性 定义 专利技术如果实施 所创造价值的大小 是否存在解决相同问题并 实现等同效果的替代技术 专利技术的市场应用范围的广度 专利技术实施的难易程度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针对专利权保护范围, 规避专利技术的难易程度 专利侵权判定的难易程度 专利实施转化的自由程度 机器评价 综合考虑权利要求数量/字数、诉讼情况等指标 专家评价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表2技术价值维度指标
评价方法 综合考虑引证情况、技术生命周期、 审查情况等指标 从解决技术问题的重要程度以 及达到的技术效果两方面考虑 机器评价 综合考虑相似文献数量、引证情况等指标 专家评价 根据技术内容及该领域生产实际主观判断 机器评价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综合考虑分类号、技术生命周期等指标 综合考虑技术领域、引证情况等指标 从技术成熟度及技术独立性角度考虑 专家评价 根据技术内容及该领域生产实际主观判断 -73-
研究视界评价维度 指标 定义 TechnologyInnovationand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27期评价方法 表3市场价值维度指标
机器评价 综合考虑相应领域专利数量、专利增量、是否标准等指标 专家评价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机器评价 专家评价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及未来预期主观判断 根据技术领域判断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及未来预期主观判断 根据专利权人情况判断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及未来预期主观判断 根据技术领域判断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及未来预期主观判断 市场需求度 目标市场对专利技术的需求程度 市场规模 市场价值 市场占有率 专利技术在目标市场的占有率 市场利润 专利产品的利润水平 目标市场的规模大小 专利价值产生直接影响,而本体系中的相关指标能够体现
(如保护范围体现在不可规避性中,这些影响因素文本撰
写质量体现在稳定性、不可规避性等指标中),因此并未将其作为二级指标。
3.2技术价值维度
对于技术价值维度,首先考虑专利技术的先进性,即解决技术问题的重要程度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好坏,决定
如要保障专利权人的竞了技术实施后所创造的价值大小,
技术适用范围争优势,需要在市场上较难找到替代技术,
主要考量的是专利技术是否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广度,可实施性主要是从技术角度考量该技术是否较容易进行实施,且实施是否依赖于配套条件的成熟或者在先专利许可。
3.3市场价值维度对于市场价值维度,首先考虑目标市场对专利技术的需求程度,此外,目标市场的规模以及专利技术的市场占
从经济价值考虑,还需有率也直接影响专利的市场价值,
考虑产品本身的利润。其他评价体系中常见的竞争情况、政策环境、市场未来预期等指标也均包含在上述4个指标中。
4结束语综上,本文对现有专利价值评估体系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加强研究的方
该体向以及基于专利价值实现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系包含3个价值维度及13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对应给
出了定义及评价方法,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如前文所述,本体系中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随着评估目的的不同可以进行相应调整,考虑各个指标对于特定评价目的的影响后进行确定;选择何种评价方法由评价主体根据评估的时效
甚至可以采要求、人力情况及专利数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取机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级指标与专利价值本文所述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
的实现直接相关,能够适应学术研究及产业实践等不同主
保障了评价体系整体框架的体对于专利价值的不同认知,
统一,便于推广,有利于提高定性评估结果作为定量评估参考的科学性。同时,评价方法和权重又可以根据实际情
为全社况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评价目的以及评价要求,
会共同推进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参考文献院
雷怡.培育高价值专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中国发明[1]韩秀成,
与专利,2017,14(12):8-14.[2]魏保志,刘琳,饶刚.发挥审查资源优势助力高价值专利培育
[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04):25-29.
[3]白光清.医药高价值专利培育实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1-13.
[4]马天旗.高价值专利筛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10-49.
渊上接70页冤
行性研究的前提下,实现项目最满意的决策。参考文献院
王娜.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1]马丽丽,田淑芳,矿区生态环境评价[J].国土资源遥感,2013,25(3):165-170.
程硕,等.层次分析法在沼气厂址选择中的应用[J].[2]肖琳,张璐,价值工程,2011,36(4):67-68.2014:11-52.
[3]陆斌.A大型火力发电厂厂址选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4]王华.建设项目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88-97.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1-51.
[5]王丽丽.模糊数学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用于清洁生产潜力评估研
-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