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中学 连福生
课题名称 科 目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析 《中国石拱桥》 语文 2课时(90分钟) 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各种文体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真正理解说明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基于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借助多媒体(flash)课件更能使学生从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中获得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避免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酷爱学习、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去探究、合作学习。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课件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2.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 按逻辑顺序分析课文,体会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2. 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课件了解作者,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难点 2.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教学资源 电脑、图片、音频、视频、课件、板书 《中国石拱桥》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课件(课题),利用电脑播放《中国石拱桥的概貌》为学生教学活动1 创设情境,了解我国石拱桥建设的光辉成就。 2、口述:桥的出现,方便了交通,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谁能说说自己最熟悉的或是印象最深的一座桥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3、口述:同学们谈到了形形色色的桥,这些形态各异、各具功能的桥,使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色彩。像大家说的桥有梁式桥、拱式桥。那么,石拱桥,顾名思义,就是用石材造成的桥洞像拱形的桥梁。在现代桥梁建筑中它们已不多见,但是那些古老的石拱桥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石拱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板书课题、作者) 1
教学活动2 二、进入第一模块的教学:感知课文 ⑴作者简介:课件(内容略) ⑵生字生词:课件(内容略) ⑶配乐朗读,学生听读课文:课件(朗读略) 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学生自主思考:(出示课件)板书:(关键句) 问题: ⑴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⑵描写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内容? ⑶赵州桥有哪些特点? 2、精读课文第4、5小节赵州桥部分(出示课件)板书:(关键内容): ⑴这几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⑵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并标上相应的数据。 ⑶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赵州桥示意图,模仿课文介绍赵州桥,进行说明口语训练。 ⑷推荐两名学生上台口头说明,其余学生点评。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提示: 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外形优美、结构奇特的特点及其设计者等内容;运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引用: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作诠释: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3、教师小结(板书关键句子):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和听同学的介绍,了解了赵州桥这座独拱石桥的独特魅力。那么作为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 2
三、 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研读课文 1、学生自读第6、7、8小节卢沟桥部分(出示课件) 板书:(关键句) ⑴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比较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异同之处。 ⑵教师出示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学生对照图片,参考课文内容来介绍。 ⑶其他同学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角度点评同学的介绍。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⑴相同点:都是介绍位置、建造时间、结构、外形优美的特点;运用了先总后分说的逻辑顺序;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⑵不同点:赵州桥部分还介绍了其结构奇特的特点(它是一座独拱 石桥,大拱两肩上各配一个小拱)及其设计者;卢沟桥部分则介绍了它语言更生动形象,教学活动3 是一座联拱石桥及其在抗日战争反帝斗争的纪念意义。还运用了作比较和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全班齐读最后两段,思考回答: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有这么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 板书:(关键词) (讨论明确):主要原因是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民,才能生发出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开采出丰富多彩的各种石料,并且在施工中施展巧妙绝伦的技术。他们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2、品味语言(出示课件) 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抓住了特点,举了例证,更是在语言方面要言不烦。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揣摩品味并分析一下。 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⑵《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⑶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⑷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⑸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3、教师小节: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在语言上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准确”二字。 3
四、 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我国传统的桥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 “梁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拱桥”,用悬挂的缆绳作为桥身结构的叫“悬索桥”,亦称“吊桥”。 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就有这三种桥。河边的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 跨河上,就成为“”。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逐渐扩大,孔上面的表层,磨成圆形就成了“”。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 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上去抱着第二个,如此一个一个上去 连成一串,把地上的猴子甩过河去,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就成,形式上就是现代的“”。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桥,都由教学活动4 为一串“猴桥”此脱胎而来。 ⑴三处横线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A、拱桥 梁桥 悬索桥 B、悬索桥 拱桥 梁桥 C、梁桥 拱桥 悬索桥 ⑵本语段说明的中心是( ) A、“梁桥”的来历 B“拱桥”的来历 C、“悬索桥”的来历 D、桥的三种基本形式及成因 ⑶本语段没有应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分类别 B、下定义 C、作诠释 D、打比方 ⑷文中“脱胎”比喻什么? ⑸第二段为什么重点写第三种桥? 五、归纳小结,结束学习 1、总结:茅以升笔下的中国石拱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他在说明事物时抓住了特征,合理安排了说明顺序,且注意了说明语言的 准确性,这些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巩固知识,逐步 培养学生的分析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布置作业 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教学活动5 茅以升 久 固 美 赵州桥 卢沟桥 独拱 联拱 拱上加拱 石狮百态 说明语言:准确、严密 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打比方、作诠释、作比较、摹状貌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