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华 夏 医 学 在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掌握下慎重使用。 2.3心血管药品分析 15卷 从表2可以看出,新药批准购进对后两个月的药物构成 比有影响,增加1 ~2 点,然后大致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说 明新药的合理购进、合理使用只会提高我院的用药水平,对药 物构成比影响甚微。 心血管用药并不局限于心血管科。心血管用药以中药注 射剂为主,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具有品种少、消耗金额构成比大 的特点,中药注射剂中循环系统类药物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药物在我院临床应用中仍具有重要地位。但中药注射剂成分 2讨论 2.1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抗生素是抗感染药物中的主要大类,品种多、用量大、发 比较复杂,药剂科要做好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保证工作,以保证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医生还应在药剂科的 配合下,做好中药注射剂的临床药学工作,对中药注射剂进行 不良反应的监测,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中药注射剂的血药浓 度监测工作,以便进一步保证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和科学合理性。 展快。抗生素类药物无论在用量及金额上都是我院用药的主 体。将消耗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出各类消耗金 额。计算构成比。头孢类消耗金额最大,占抗生素用药金额的 29.69 ;其次为青霉素类,构成比18.93%;喹诺酮类居第三, 构成比17.86 。抗生素的更新换代以及新抗生素的不断出现 总之,我院的药物构成比仍属合理,这与医院领导加大药 品管理有关,对单一品种药品实行月消耗金额限制;对有药厂 业务员在临床做促销工作的,一经查实,坚决停用该厂药品品 种。今年以来院内对药品实行了两次公开招标,同时大部分药 对控制药物构成比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抗生素的用量趋势是 否合理尚需结合临床、药理学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多因素进行 综合分析,同时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药品政策来规范医院的 用药行为,强调医师用药的合理性,降低药品用量。 2.2放疗药物、营养药物分析 人血白蛋白消耗金额占本类药品的33.9O%,人血白蛋白 品实行跟标,有效地抵制了药品的虚高定价,让利300多万元 给患者。为使药物构成比达到更合理,在加强药品管理的同 时,从控制用量的角度来看重点应放在用量构成比大的和用 量增长率高的药物上。 致谢:本文承雷迅院长和杨燕伟书记审阅,并提宝贵意 见,特此感谢。 (收稿日期:2OOl一1o-15) 在治疗休克、外伤、增强免疫力和低蛋白血症等方面应用广 泛,但消耗过高,应该考虑医生是否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能作 为营养药物滥用。重组人白介素一2是多肽类药物,具有抗病 毒、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我院在多科广泛使 用,但此药物只推荐作为抗肿瘤的生物学治疗用药,同时必须 [责任编辑王慧瑾高莉丽] 颅内肿瘤出血误诊为脑血肿一例 高洪辉 ,商增全。 (1.广饶县人民医院骨外科,山东广饶 257300;2.广饶县人民医院CT室) 关键词:颅内肿瘤;出血;脑血肿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2)03—0386—01 病也不一定有明显诱因。本例患者有“头痛1周,血压正常”的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头痛1周入院。查体:血压17.4/ 10.7kP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 征。CT表现:右枕叶近侧脑室三角区见直径4cm大小高密度 灶,密度均匀,边缘清,周围绕带状低密度影。右侧脑室内见高 密度影,其三角区受压前移,中线结构尚居中。CT诊断:右枕 叶血肿破入脑室。7d后复查见右枕叶血肿密度变淡,体积略变 小,脑室内积血消失。1月后复查见右颞枕叶内大片状指样水 肿,血肿影不见。增强扫描见血肿外不规则环状强化,有一壁 病史,应怀疑有肿瘤出血的可能。②高血压性脑血肿有一定的 好发部位,最常见于基底节的壳,其次为丘脑、桥脑和小脑。脑 内血肿与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因时期不同而异。发病3~7d 后,血肿边缘血红蛋白发生破坏,纤维蛋白降解,高密度血肿 边缘变模糊,周边低密度区增宽,高密度灶向心性缩小,血肿 的CT值降低,水肿表现为血肿周围宽度一致的低密度带。回 顾本例患者CT片,发现血肿位于右枕叶。初次CT检查,血肿 周围水肿带宽度并不均匀一致;而第2次复诊时,虽然血肿的 CT值普遍性降低,体积也略变小,但高密度灶并非向心性缩 小,且血肿内部密度已欠均匀,其内部可见低密度区。③满足 于脑血肿的诊断,未进一步做CT增强扫描。 结节,脑室受压,中线结构明显左移。CT诊断:右枕叶胶质瘤。 最后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 2讨论 5 ~1O 颅内肿瘤可继发出血,以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 本例患者如果结合病史,怀疑有肿瘤出血的可能,应常规 CT增强扫描。这样有利于显示肿瘤实体部分,从而明确诊断。 (收稿日期:20o2一O1—25) [责任编辑高莉丽凌庆元] 瘤相对多见,应与高血压性脑血肿相鉴别:①高血压性脑血肿 有高血压病史,且发病急,常有明显诱因,起病前无神经系统 症状。颅内肿瘤出血前多已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发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