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6・ 西部医学2010年lO月第22卷第1O期 Med J West China,October 2010,Vo1.22,No.10 我国狂犬病暴露后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江 丽 ,李晓芳。综述 范昕建。审校 (1.成都市三圣乡卫生院,四川成都610066;2.南充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四JiI成都610041) 【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近年由于犬带毒率较高,致使四川省狂犬病疫情明显 上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理能够有效避免狂犬病的发生。因此,暴露后正确处理是 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关键词】狂犬病; 暴露后处理;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R 5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511(2010)10—1936—0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病死率一直居传染病之首。2004年 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 全国共报告狂犬病死亡2 490例,与上年相比增加了36129 ; 100 。中国是狂犬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 2006年1~8月共报告狂犬病死亡1735例,与2005年同期相 度,居世界第2位。建国以来,狂犬病疫情曾历经几次反复, 比,增加了2912 。狂犬病疫情的持续上升对广大群众身体 1981年发病数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7037例),20世纪9O 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6]。近年来由于狂犬病流 年代中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全国仅报告159例,是有 行现状严峻,我国每年接种狂犬病疫苗人数约1000万~1 200 记录以来最低水平,1998年后发病数又开始持续快速上升,形 万,群众因被动物咬伤后付出的伤口处理费、疫苗与抗血清等 成了第3次高峰,且增长的趋势仍在继续c 。 直接花费约2O亿~30亿元[7]。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卫生资源, 1狂犬病的现状 给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由于部分群众没有及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l~3个月,长达一年以上的仅占 时进行暴露后的预防医疗处理,导致人员死亡,给社会造成了 6%。临床上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昏睡期。 不安和恐惧,甚至导致心理及精神障碍。狂犬病已成为当前 潜伏期除咬伤部位有痛感外没有其他症状,前驱期即病毒到 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达脊髓时,大约有半数患者咬伤部位有疼痛,感觉异常等症 3暴露后规范处理率低是狂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状,也有发热、头痛、肌肉痛、倦怠感等症状。在2~10日的前 狂犬病病毒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较 驱期后,患者出现行动异常,迷失方向,幻觉并时常发生痉挛 强的亲和力,通常在伤口肌组织中停留72 h左右进入末梢神 或麻痹等神经症状。近半数患者咽喉部有剧痛性痉挛发作, 经,并在神经轴索内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移动而引发狂犬病。 由于这种症状是在想喝水时发生,但患者拒绝饮水(恐水症), 以后只要看见水就会诱发痉挛。急性神经症状期大约持续2 及时、规范处理暴露者的伤口是阻止病毒进入神经末的有利时 ~10日,这期间意识状态逐渐恶化,而陷入昏睡状态或突然 机,这正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最关键的措施。 死亡,昏睡期约持续数小时到数月,一般昏睡不久即停止呼吸 但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暴露后规范处理不到位现象,这在 而死亡。在亚洲和非洲每年有55 000人死于狂犬病,大部分受 许多文献中都有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部分省份做 害者是孩子,3O ~5O 的狂犬病例报告是15岁以下儿 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0],在报告的病例中34 患者在暴露后 童c 。国内卫生部报告,2002年狂犬病发病人数1 191人,死 没有进行清洗,72 的患者没有接种疫苗,仅有1 的患者接 亡1 159人,死亡率97.31 ;2003年狂犬病发病人数2 037 受抗血清治疗;在接种疫苗的患者中及时、全程接种的比例也 人,死亡1980人,病死率97.2O ;2004年1~1O月因狂犬病 很低。黑龙江省对l5例狂犬病人调查表明[ ,有13例未按要 死亡2200余人[ 。目前,狂犬病疫区由南向北扩展,据对我国 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湖南省对371 南方地区犬类抽检,狂犬病隐性带毒率为1O ~3O [4]。近 例狂犬病人的调查[】 ,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分 年来,呈典型狂犬病临床症状的发病动物较少见,多呈隐性带 别占88.14 和9.70 。江苏省苏州市对1989~1996年间的 毒,经检测发现;犬类隐性带毒率1O ~3O ,呈南高北低 83例狂犬病人调查[1 ,约半数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头面部咬 的趋势[5]。人类狂犬病的发病症状也出现新的变化,在泰国 伤者中除1人外均未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江苏省淮安市报道 目前约2O%的病人不出现典型的“恐水、怕光、狂暴”的症状。 的100例病人中,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的49例,自行处理 我国狂犬病人也出现类似情况,往往被误诊为脑炎等疾病。 伤口的32例,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的15例,4例伤口处理史 2 狂犬病高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不详;暴露后有33例接种了狂犬疫苗,同时注射狂犬病抗血 清的6人,其中只有13例完成全程免疫C”]。总之,目前我国 通讯作者:范昕建,E-mail:fanxj531O08@yahoo.com.an 狂犬病暴露后不规范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它是狂犬病死亡率 西部医学2010年10月第22卷第1o期 Med J West China,October 2010,Vo1.22,No.10 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4基层卫生防疫和医护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影响了疫情控制 行了免疫也还有发生狂犬病死亡的病例。 6.2咬伤前狂犬病预防 由于已开发出没有副反应的组织培 养狂犬病疫苗,所以在咬伤前,可对有被狂犬病动物咬伤危险的 人们进行预防接种(咬伤前免疫),咬伤前免疫一般要接种3次 (O、1个月、6~12个月),从第三次接种算起,若在6个月后再被 危险动物咬伤时,则需再重新接种数次疫苗。在狂犬病常发区 在一些地区,狂犬病防治门诊工作人员对狂犬病防治工作 不够重视,认为门诊工作无技术可学、工作不易出成绩,工作 时敷衍了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暴露后伤口处理及免疫接种 不规范。伤口处理时,清洗不到位不规范;对暴露后类别分类 不清,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以及疫苗注射方法与剂量使 用不规范;对严重咬伤者由于担心过敏而不使用抗狂犬病血 长期停留的人们和远离医疗机关去旅行的人们,出发前应预先 进行狂犬病的预防接种。从事动物检疫和接触特殊动物机会多 清,或存在使用抗血清时,伤口没有充分浸润注射等不规范现 的人们也应该进行预防接种E 3。 象[1 。二是对暴露者解释不到位。防治人员未将狂犬病疫苗 接种期间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告诉暴露者或解释不到位,致 使暴露者未按规定日期接种疫苗或未全程接种疫苗,或是未 详细交待注射疫苗期间的注意事项,如嗜烟、酗酒对疫苗免疫 效果有影响,情绪忧郁或亢奋可使免疫应答不良等,致使部分 暴露者因嗜烟、酗酒等因素而影响了免疫应答[1 。 5健康教育不到位,居民狂犬病预防知识缺乏 狂犬病目前还不能治愈,但若伤口处理及时、规范,并接种 疫苗,就可有效预防。鉴于狂犬病100 的病死率,几乎没有 理由可以停止和推迟狂犬疫苗的接种。伤口的及时正确处理 以及使用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等早期治疗手段在临床处 理上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医护人员应该掌握狂犬 病暴露后规范处理技术及预防知识,广大群众同样要具备有关 预防狂犬病的基本常识。因此,加强狂犬病健康教育非常重 要。许多研究都报道,目前居民狂犬病预防知识尤其是暴露后 正确处理知识相当缺乏。大多数狂犬病暴露者为农村居民, 文化程度低,对自家宠物特别是狗咬伤后发生致死性狂犬病 的认识程度不足,或抱有侥幸心理,或因经济条件差,未能及 时处置,甚至有部分人到私人诊所购买疫苗注射。许多群众对 狂犬病知识了解不多,有误解,认为咬伤超过24 h后打狂犬疫 苗不起作用,存在超过24 h就不打狂犬疫苗误区。部分群众 误认为家养犬很“健康”,存在侥幸心理而不愿接种疫苗[】 3。 目前我国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缺乏,与宣传不到位有很大的关 系。许多地方健康教育经费很少,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发发资 料、出出板报水平上,效果很难确定[1 3。 6狂犬病的预防建议 6.1 被狂犬病动物咬后预防 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狂犬病 一旦发病即100 死亡,忽视了隐性感染的研究,对于被咬伤 后没有明显症状即认为没有患狂犬病,从而延误了治疗,或传 染他人、或危及生命[14]。人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1~3个 月,由于潜伏期较长,在被狂犬病动物咬伤之后,可马上接种疫 苗获得免疫,因此预防发病的唯一方法是免疫接种。但出现保 护性抗体的时间最早也需要7d以上,一般在12d。对潜伏期 短的人来说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重度咬伤、抓伤特别是 被已疯动物咬伤者,必须采用狂犬病血清加疫苗的联合免疫疗 法[】。3。WHO提醒人们人被有患病危险的动物咬伤时,要立即 清洗伤口、消毒,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Lg.20IU/m1), 同时接种6次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的 接种日期为0、3、7、14日、1个月和3个月共6次(被咬后免疫) 。但是,正如WHO所示,即使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和被咬后进 7小结 只要地球上存在有狂犬病,狂犬病侵害的可能性就不会 是零。以亚洲、非洲为主的常发区域狂犬病的预防形式依然十 分严峻。因此,对狂犬病危险动物咬伤后进行免疫或在进入狂 犬病常发地前进行咬伤前免疫或在对犬、猫进行免疫接种等措 施仍然是目前预防本病的有效对策。 ] ]I=『 ] ] ] ] 【参考文献】 E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4,3;63—64. E23 Betty Dodet,Amlan Goswam,Amila Gunasekera,Ferdinand de Guzman,Seemin.Rabies awareness in eight Asian countries EJ3.Vaccine,2008,26(8)6344—6348. 周桂兰.狂犬病流行现状及预防新技术EJ3.北京农业,2005, (2);30-31. 乔淑敏,朱前春,解西伦.狂犬病发病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控制策 略EJ3.中国热带医学.2004,4(6)t 961. 马晓红,刘震霞,郝桂兰,等.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EJ3.职业与健 康.2004,20(12):125—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ER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6,3:62—63. 唐青,李浩.中国狂犬病流行近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 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223—224 李 晶,常 明.近年来国内狂犬病的流行现状与防制[刀.医学 动物肪制,2007,23(1):29—31. E93 陈中山.狂犬病的对策[J3.中国预防医学,2005,6(4):389— 390. E103 肖奇友,王祥迪,康肃邦,等.湖南省近十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 析EJ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428—430 张宏,施素沽.苏州市1984~199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EJ3.江苏预防医学,1999,10(3):20 徐剑琨,祖荣强,朱风才.江苏省1991年~2002年狂犬病疫情 趋势与流行因素分析EJ3.江苏预防医学,2002,13(4):14—16. 谭明杰,李荣成,莫兆军,等.广西2000~2004年狂犬病流行病 学特征分析EJ3.疾病监测,2005,20(11):568—570. 凤鸣,姚邵荣,靳 程.115例狂犬病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EJ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119. 王炜红,李滨香.狂犬病暴露后隐性感染的研究EJ3.中国人兽 共患病杂志.1998,(2):70. 韩春莉.健康教育在狂犬病预防接种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 杂志,2007,26(7):27. (收稿日期:2010—01—25;修回日期:2010—03—31}编辑:母存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