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引领学校特色与内涵发展 段永平 (庆阳市合水县乐蟠初中) 摘要: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的品质、思维及为人处世方式、行为习 素养。在加强教职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时,一方面要注重 惯等就代表着学校的整体形象,而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 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文化意识强、文化素养高的高校师资 同时它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的核心组成和灵魂所在,也是校园文化 队伍,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化内涵。在教师团队建设 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充分体 中,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工们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学校发展 现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在校学生被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浸润 的共同愿景,愿景是学校文化的根基,共同愿景一旦形成, 和包围,深刻地体会到先进的学文化对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所带来的 它的力量则是无可估量的。有人说:“一个精神灿烂的人, 积极推动作用。 可以活成一个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却可以活成一 关键词:文化建设制度文化特色内涵 个传奇”。教师工作重在心灵教育,应该将德育与智育有机 1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衡量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层面优劣的重要 结合,教师在优秀的文化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素 标准,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将育人作为其 养,感受校园的人文关怀,同时将这种情感体验及时传递 主要导向。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 给自己的学生,是他们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 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直接 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内容。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为校园精 神和文明。它是一种群体文化,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维护。 决定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 杭州师大培训学院院长项红专教授说:“学校文化是 时,一定要以学生为导向,积极关注在校生的思想动态,打 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的共同群体价值 造适应其发展的校园文化,并将这一文化建设理念运用于 观和核心理念,是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灵魂,更是立校 整个教育教学建设中。在被称为“学习的天堂”的哈佛学院 之基,育人之本”。目前,从总体来看,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里,个人与社会彻底融合,今天与未来自然衔接,生存与发 展有机组合。这就是哈佛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不可抵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在校园文化中蕴含整个 的穿透力,给莘莘学子们输送了学习的力量 激发了莘莘 学校的深层价值观念及体系,它是学生的行为参照标准, 学子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学校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能长期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文化建设方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 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 用,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校园文化成为促进学生发 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因此,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 展的重要力量。2.2建立科学的制度文化是重点学校是一个大系 上为学生规定了一种目标模式。 1_2凝聚功能所谓凝聚功能,就是指良好的校园文 统,大系统中自然有若干子系统,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化氛围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让这个系统能和谐运转呢?一要有科学有序的管理运作机 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优良的校风对学生而言,具有 制。学校要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首要的是实现管理的民 强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它能使每个学生都在和 主化,而“民主”光靠“人和”是不够的,更不会有长久生命 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潜力。这种高 力的,特别会因为主要领导角色定位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凝聚力主要表现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休戚与共:集体对 这方面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来规范。比如决策层的民主 议事制度、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廉政建设制度 目 个人有很强的吸引力:个人对集体有很强的认同感。 1.3激励功能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 标、过程、绩效结合的管理制度,责、权、利相结合的制度,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 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等,一句话文化管理就是要坚持制 式上。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无穷的激励力量,对于弘 度管人,而非人管人。只有把这些制度通过科学合理有序 扬正气、优化校风、培养校园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具有现实 的运作机制来实施,学校管理才能“管而有度,理而有序”。而深远的意义。 二要有公正恰当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激励是促进管理的 1.4认识整合功能校园文化自身包含着优秀的传统 助推剂,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 教师的劳 文化和科学知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能通过 动是精神劳动,精神劳动有其独立性、自主性、个异性,学 彼此之间思维方式的碰撞,寻求到个人与集体、社会的结 校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效率 合点,通过对自身行为方式的逐步调整,加强知识积淀与 与效用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物 文化修养,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做一名合格 质与精神相结合、法理与情感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这六 的社会人才。 项原则,学校所制订的各种考核评价办法,奖励惩诫办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都能为广大教职工所认同,否则,就会因评价不公正,激励 2.1建设优秀的师生文化是关键在文化建设中高校 不恰当而导致人事不和,矛盾重重,进而妨害了学校管理 教师是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直接影Ⅱ向着校园文化建 文化的健康发展。 设的质量。因此高校要积极提高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2.3建立优雅的环境文化是保障校园环境文化指各 和质量,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的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其文化 种影响人、教育人的因素的总和,它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 257 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严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从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出发,从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个社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和 实施平安工程等方面论述了综合治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提 民族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出综合治理是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综合治理和谐校园 只有学校自觉地负起自己的责任,构建和谐校园,才能为 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更多的力量。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即形 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和谐校园包含着一种 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建 设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实现 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校园培养并造就国家的未 我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谐 来,今天的学习面向未来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和谐是发 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 社会的具体表现是民主法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第三,构建和谐校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 园是增强校园活力的现实需要。青少年的学生每个人都具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 备很强的个性,也正是因为这些个性使得校园充满着活 分,必须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实践表明,做好综合治理 力,而这些活力推动着学校和个人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 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 构建和谐校园,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为学生的 1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活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展示的平台,如此~来学生的积极性 和谐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 和创造性一定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 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我国是 2规范办学。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和谐是我国民族传 现阶段,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的越来越多,为依 统文化的精髓思想,这种思想可以简单的总结为“和而不 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依据,依法办学能明确各方面的 同,求同求异”,校园和谐是一种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 权利和义务,规范办学建立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是教育事 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同 要基础。 时也要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只有实行民主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整个 管理,才能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 社会体系中,学校是传播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它是整 化,过去很多学校实行的都是集权制或官僚制,导致很多 (上接第257页) 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学校的环境是学校文化 入竞争,有竞争,要善于引入竞争机制,让“优者上,平者 的象征,所以不少学校都重视优雅环境的建设,并以此作 让,庸者下”。但竞争一定要把握好“度”,千万不要搞残酷 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要让这个保障在构建校园文化中 竞争,无情排比。与此同时,管理者要培育教师的合作意 真正发挥作用,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耍营造浓厚的“人 识,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因为教师“劳动的个体性、成果 文”氛围。在“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学校管理人员首先要 的集体性”决定了这一点。只有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 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设身处地地为教职工着 求竞争,教师团队才能整体优化,精神劳动才有和谐可言。 想,对他们人格上尊重,工作上关注,生活上关心,行为上 3小结 理解,真正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其次要用“团队精 学校的发展是文化的发展,文化是学校的土壤,文化 神”、“科学理念”、“高尚师德”引领教职工,让他们真正感 是学校的根基,文化是学校的价值,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 受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崇高所在,坚决摒弃文人相轻, 化是学校的源泉,文化是学校的力量,文化是学校的任务, 同行是冤家的陋习。其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其在事业 文化是学校的成果。没有文化存在,便没有学校存在;没有 上有主体感、成就感。其四,以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为载体, 优秀文化,便没有卓越学校。 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让所有 参考文献: 人体会到“人性化”管理的乐趣,真正让学校所有活动浸泡 【1】周峰.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J】.电子世界, 在“人文化”的氛围之中。二要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物质 201 3(08). 条件的好坏,也是教师是否安心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因 【2l赵美.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素。过去人们一贯的认识就是穷学校,穷教师,当了教师就 2009(07). 意味着寒酸。这一点在西部贫困地区尤为明显。现在,随着 【3】黄小荥.论学校办学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建构【J】.中小企 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经费相对宽裕,学校要尽最大限度 业科技,2007(1O). [4】孙桂霞,高钰里.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J】 价值工程,2011 改善教师办公硬件、教学硬件、环境设施、奖金福利,把改 (18) 善物质条件放在塑造教师形象,塑造学校形象,加强校园 【5】彭小孟,万晴.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文化建设【J】.山东省青年 文化建设的层面上考虑,给教职工创设~个优美的工作环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境,让大家在这一块小天地里有舒心感、和谐感、优越感。 作者简介:段永平(1969一),男,甘肃镇原人,现任甘肃省庆阳市 三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要让事业有动力、有活力,必须引 合水县乐蟠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