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伴沃教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2、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

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4、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1 / 9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6、“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9、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2 / 9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10、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大理石

1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

1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13、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1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5、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

3 / 9

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

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Na2O 1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19、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2-20、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_。

4 / 9

(2)构成氯化氨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则阳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 (3)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4)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元素____;②钠离子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④二氧化氮___。 (2)用““

”表示一个氢原子,则“

”表示___(填标号)。

1”表示___(填标号),

A H2 B 2H2 C 2H D H

3、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 (4)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中有下列仪器:

(1)填写标号仪器名称:⑦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并欲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发生装置仪器的组合为____(选择一套,填序号),当用如图2装置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写出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为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O2,所得气体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条)。 2、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

5 / 9

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非常广泛,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 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15 m 第三次 15 0.02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试求:

0.04 6 / 9

(1)m的数值是 _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 为 C4H6O5 请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最简整数比)

(3)13.4g 苹果酸中含 C 元素质量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A 3、A 4、C 5、B 6、B 7、D 8、B 9、C 10、A 11、B 12、B 13、D 14、C 15、A 16、D 17、B 18、C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H NH4

12分)

FeCl+33

8 / 9

2、O Na+ OH- NO2 C B

点燃3、4P+5O2

2P2O5 Fe+CuSO4═FeSO4+Cu CO2+Ca(OH)2=Ca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锥形瓶; ②④⑦ a Ca(OH)2+CO2===CaCO3↓+H2O; 酒精灯 2KMnO4

K2MnO4+MnO2+O2↑ 没等气泡连续而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2、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剧烈 未在集气瓶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试管外壁有水未擦拭干燥 产生大量白

点燃五氧化二磷 实验结果更精确 8 烟,放热 红磷+氧气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不能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0.04 67.5%

2、(1)134;(2)24:3:40;(3)4.8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