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年级第八单元教案

来源:伴沃教育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2、狐假虎威(第一课时) 1、学会1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揭示寓意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就已经学过寓言了,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 找学生说,出示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寓言故事: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初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假(假如)(假设) 威(威风)(威力) 寻(寻找)(寻人) 扑(扑向)(扑倒) 转(转动)(转轮) 扯(扯开)(扯断) 嗓(嗓音)(嗓门) 派(派人)(门派) 抗(对抗)(反抗) 爪(鸡爪)(爪子) 趟(一趟)(赶趟) 猪(小猪)(母猪) 纳(容纳)(收纳) 闷(闷闷不乐)(纳闷) 受(接受)(受到) 骗(骗人)(骗子) 借(借钱)(借书) 3.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4.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5.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 6.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三、教学生字。 1.观察生字结构,交流识字方法。 2.讲解书写要领,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 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头摆()东()()望 ()气()现狐()虎() 2.比比组词 派()爪()胆() 旅()瓜()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2、狐假虎威(第二课时)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 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出示练习:你觉得狐狸是一只( )的狐狸,老虎是一只( )的老虎。那谁厉害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练习: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 )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老虎的“愣”正表现了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特点,狐狸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讨论后回答。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默读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指名表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纳闷什么意思?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 (6)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四、总结归纳: 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五、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以“狐狸到处行骗干坏事”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3、《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8个生字 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走进故事感悟道理 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4)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3、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4、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三、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四、总结收获布置小练笔 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 一只乌鸦蹲在树杈上,嘴里含着一块奶酪。这时,一只狐狸从树下经过,看了看乌鸦,对她说:“乌鸦小姐,你去参加选美吗?”“去”乌鸦一张嘴,奶酪掉了下去,狐狸叼起奶酪走了。乌鸦一拍大腿,恨恨地说道:“哎呀,刚才说不去就好了!” 拓展练习,仿编故事狐狸还会有那些故事?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编一则与狐狸有关的故事。 五、推荐阅读拓展提升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3、狐狸分奶酪(第二课时) 1、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2、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检查学习生字。 1、认真读一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和新词,在组内互相检查。 区分:拌与伴,分别组词 2、小组展示学习。 3、全班交流。 三、学习词语 读一读,记一记。 开始起始始终帮忙帮助帮手 方便便利便于整个整数完整四、指导书写 1、找出难写的生字。两个复杂的字:掰、嚷 2、指名说说难写的生字。 3、练习组词。 捡(捡到)(捡拾) 酪(奶酪)(乳酪) 俩(他俩)(我俩) 始(始终)(开始) 拌(搅拌)(拌饭) 帮(帮忙)(帮助) 嚷(吵嚷)(叫嚷) 瞧(瞧见)(瞧着) 便(方便)(便利) 轮(车轮)(轮胎) 剩(剩下)(剩余) 整(整个)(整齐)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 四、小结。 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四、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4、狐狸养鸡(第一课时) 1、认识“养、偷、数、盘、算”等16个生字,会写“围、何、觉”等8个生字。 2.体会拟声词,如咔嚓咔嚓、叽叽喳喳、叽叽叽,叠字词如湿漉漉、挤挤挨挨使文章生动活泼。 重点 难点 教具 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体会拟声词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童话 前面学过。狐假虎威,后来学过狐狸分葡萄,你觉得狐狸是哪种形象的。看教材的图片,发生什么事?(如果有同学知道其中的故事,想讲讲其中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为以后的复述故事做好准备。) 师:最近一段时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组狐狸的童话世界,畅游在童话的天地里,去认识狐狸。板书,狐狸养鸡。 学生交流:预设:狐狸:有爱心,值得同情。童话,由一个个想象的人物构成,它们有生命,它们有思想,它们有故事,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童话中的人物语言非常有意思,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让自己读出人物的特点来。读童话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和文章中的人物同思想共命运,你的语文能力能得到提高的。 二、读准本组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②遇到不认识的字,试着猜一猜它们的读音。 学习“养、偷、数、盘、算”等16个生字 2、同桌,前后桌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组词: 养(保养)(养护) 偷(偷窃)(偷走) 数(数数)(数星星) 盘(盘算)(盘子) 算(算数)(算术) 突(突然)(突发) 破(打破)(破坏) 何(何时)(为何) 乎(在乎)(胖乎乎) 挤(拥挤)(挤来挤去) 抖(发抖)(抖动) 伟(伟大)(雄伟) 改(改正)(修改) 拥(拥抱)(拥挤) 挨(挨着)(挨挨挤挤) 而(而且)(而是) (3)出示含多音字的词语,强调读音。 数、壳、觉 4、开火车认读词语 (1)指名读,教师正音。 (2)齐读 (3)开火车读 (4)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喜滋滋、盘算、满不在乎、保护、奇异、前呼后拥、夜深人静、凶狠等 5、试着不出声地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猜猜他们的读音,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6、读了课文,想一想:天生爱吃鸡蛋的狐狸,怎么成了鸡妈妈了? 三、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围、何、觉、感等,观察生字,说说他们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及结构。 2、教师示范书写,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4、狐狸养鸡(第二课时) 1、 体会狐狸养鸡的初衷,是什么情况下决定养鸡的。 2、 初步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简单说说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体会狐狸养鸡的初衷,是什么情况下决定养鸡的。 初步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的词语,认一认。 叠词的积累:湿漉漉、挤挤挨挨 2、小组比赛读。 3、想一想,上节课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天生爱吃鸡蛋的狐狸,怎么成了鸡妈妈了?)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生听录音,要求: 1、你不认识的字,抓紧时间注音。 2、听听他们怎么处理童话中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 学生根据刚才听录音的感觉,初读这几篇课文。要求: 3、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努力读通课文,继续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摘录下来,等会互相交流。 4、 感觉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你从哪儿看出这是只善良的狐狸?找出相关句子。 十五只小鸡却满不在乎。看看天,看看地,几下就蹦出了筐子,“叽叽喳喳”围着狐狸叫个不停,有几只甚至钻到了狐狸的肚皮底下,弄得狐狸浑身都不自在。原来,小鸡们把狐狸当成妈妈了。 就在这时,来了一只老鼠,小鸡们吓得叽叽叽惊叫着,一起挤到了狐狸身边。狐狸急忙俯下身子,护住他们。狐狸感觉到小鸡们在发抖,又觉得自己好强壮、好伟大,这种保护弱者的感觉真好。 想吃鸡蛋时,鸡蛋孵出小鸡,想吃小鸡时,来只老鼠,用力保护小鸡。发生意外的事情,狐狸先放弃了吃鸡。 狐狸矛盾显善良。 出示句子: 有几次他也曾试着凶狠起来,可是看着这些在身边睡得很香的小鸡,他又下不了口。 唉,算了,我就先养着他们吧,等养大了再吃!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不同的印象? 2 、学着复述,复述课文。 3、猜一猜,狐狸后来吃小鸡了没有?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24狐狸养鸡 狐狸偷鸡蛋→鸡蛋孵出鸡 老鼠想吃鸡→狐狸保护鸡 狐狸先养鸡→养大了再吃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5、狐狸养鸡(二)(第一课时) 1、认识“特冠”等1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吵嚷冲扇 ”的读音;会写“挤挨”等8个生字。 2. 学会不出声地读课文,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认识1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会不出声地读课文,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指两名同学分别讲一讲《狐狸分奶酪》《狐狸养鸡一》的故事。 2、教师导语:狡猾的狐狸在养鸡的过程中,和小鸡日夜相处,慢慢变得善良了,但是狐狸天生爱吃鸡,那他到低有没有吃掉这些鸡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狐狸养鸡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②遇到不认识的字,试着猜一猜它们的读音。 2、同桌,前后桌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3、多种方式识记生字,读准多音字“吵嚷冲扇”的读音。 (1) 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2) 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 中----冲间---简票---漂少---吵爪---抓贝---败 诗---特很---恨船---般 (3)出示含多音字的词语,强调读音 吵吵嚷嚷冲着扑扇 4、开火车认读词语 特别冠子漂亮训练抓到冲着凶相另一番扑扇一般一圈即使简直吵吵嚷嚷气急败坏 (1)指名读,教师正音。 (2)齐读 (3)开火车读 (4)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试着不出声地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猜猜他们的读音,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6、读了课文,想一想:天生爱吃鸡的狐狸,最后吃了这只鸡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7、过渡语:这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 三、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挤挨败凶,观察生字,说说他们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及结构。 2、教师示范书写,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25、狐狸养鸡(二)(第二课时) 1、学会不出声地读课文,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抓住狐狸的矛盾心理,体会狐狸善良的一面。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学会不出声地读课文,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 抓住狐狸的矛盾心理,体会狐狸善良的一面。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的词语,认一认。 2、小组比赛读。 3、想一想,上节课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狐狸吃了这些鸡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过渡语:狐狸最终并没有吃这些鸡,而是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偷偷地溜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 2、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看出这是只善良的狐狸?找出相关句子。 (一)狐狸矛盾显善良 多媒体出示句子: 1 、反复读这些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内交流学习。 3、指名说一说。 4、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体会狐狸矛盾的心理。 5、过渡语:我们从狐狸矛盾的心理和狐狸的行动中感受到了这是一只善良的狐狸,你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狐狸是善良的?(提示:请大家观察观察小鸡) (二)小鸡表现显善良 1、指名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狐狸的善良。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自由交流。 3、多媒体出示句子: 4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5小结:这些鸡在和狐狸一起生活中,渐渐把狐狸当朋友,当妈妈一样信任依耐,说明狐狸也像朋友,像妈妈一样对待这些鸡们,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狐狸是善良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总结: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动物并不是天生的狡猾凶残,通过后天的环境改变,和睦相处也可能产生很好的感情的。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人人都有一份爱心,多一些关爱,相信世界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的! 3、还有许多与狐狸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坡另诉信,观察生字,说说他们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及结构。 2 、教师示范书写,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25狐狸养鸡 长大的鸡→还是依恋狐狸→狐狸恨鸡→狐狸训练鸡→狐狸追鸡 天生爱吃鸡(痛苦不吃鸡→狐狸溜走→一群鸡寻找一只狐狸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 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行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感受中国汉字的趣味,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领、群、船、野。 3、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行识字。 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二次修改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认识两个偏旁部首:厂、穴。 客厅厨房车厢大厦 鸟窝窑洞窗帘空间 2、自由读一读含有这两个偏旁的生字。 厅、厨、厢、厦、穴、窑、帘 3、看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4、你还知道哪些“厂、穴”旁的字?说一说,写一写。 5、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6、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二、字词句运用。 1、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将这些字读准。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啪唰吱呀 嘟嘟嘟呱呱呱咚咚咚 哗啦哗啦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 )的敲门声。 ( ),雨不停地下着。 ( )鸟儿在树上地叫着。 2、你知道这些像声字都表示的是什么的声音吗?试着说一说。 3、在上面选择正确的象声字填在句子中。 4、请同学汇报。 5、拓展:我也会选填象声字。 (1)吃中午饭时,突然飞来一群小鸟,(),叫个不停。 (2)看着不争气的小明,妈妈生气极了,只听()的一声,小明的脸上多了五个手指印。 (3)上班高峰堵车了,只听(),喇叭声响个不停。 三、书写提示。 会写生字领、群、船、野。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老师提示: (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确保页面整洁。 (2)有些字,左右两边的宽窄差不多,写的时候要均衡。 3、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进行全班评比。 四、谈感受,说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1、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通过阅读,体会“酸葡萄心理”。 教学 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谈动物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喜欢哪些动物? 2、全班交流。 3、下面这些歇后语,表达了人们以前对狐狸的印象。读一读,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 歇后语: 狐狸尾巴————藏不住 狐狸吵架————胡( 狐) 言乱语 狐狸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黄鼠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二、日积月累 1、出示成语,读一读。 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如虎添翼鸡呜狗吠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2、指名朗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3、请圈出成语中的动物名称。 4、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 5、再读成语,边读边体会。 6、你还了解哪些成语里也含有动物名称?说一说。 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 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 三、我爱阅读:狐狸和葡萄 1、读一读。 狐狸和葡萄 一只饥饿的狐狸钻进了果园,果园里一串串葡萄已经成熟。狐狸见了眼睛发红,口水直流,水灵灵的葡萄像红 宝石一样晶莹剔透;可惜的是,它们都挂得太高,狐 狸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虽然眼睛看得见,可是牙齿碰不着。狐狸白白折腾了整整一个钟头,最后还是不得不悻悻溜走。它懊丧地说:“算了!这葡萄看上去挺好,其实酸酸的——它还没长熟:吃一口定会倒牙,涩得难受。” 2、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的故事?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 这个故事和《伊索寓言》里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意思相近,表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找借口贬低他,以此达到平衡自己心理的目的。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酸葡萄心理”。 比喻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