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设计

来源:伴沃教育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设计

单元 第六单元 一、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围绕“伟人”这一主题编排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3篇人物故事。故事语言简洁,内容紧凑,分别讲述了大禹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朱德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教学中,既要引领学生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故事。 二、学习内容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一类字共30个:洪、灾、难、道、年、认、被、业、产、扁、担、志、伍、师、军、战、士、忘、泼、度、龙、炮、穿、向、令。 2.二类字共55个:洪、毒、蛇、兽、伤、灾、难、仍、退、继、续、认、训、被、恢、朱、德、扁、担、志、伍、泽、敌、陡、难、争、仗、疼、料、敬、泼、族、民、度、敲、龙、驶、容、踩、铺、盛、碗、祝、福、健、康、寿、轿、救、摩、托、防、渔、货、油、轮、科、考。 3.多音字共3个:难、铺、盛。 4.书写易错字:“难、泼、被、龙”笔顺易错;“令”最后一笔点容易落掉;“被”强调衣字旁不能写成市字旁;“向“第一笔是撇。 5.读音易错字:“仍”易读rēng;“担”在本课中易读成dān;“洪”是后鼻音、教材分析 “陡、疼”易读错;“踩、族”是平舌音;“驶、盛、祝、寿”是翘舌音。 (二)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词句,能讲述课文内容。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感受先贤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敬意。 4.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5.阅读民间故事《鲁班造锯》,感受鲁班的智慧 (三)口语交际 1.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积极参与表演,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四)写话 1.发现自己周围的榜样,说一说他的故事,并写一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总结从榜样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好品质。 (五)综合性学习: 1.了解一位伟大人物的故事,用口头或者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三、关系建构: 一年级时积累了“掰玉米、摘桃子”等词语,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本单元重点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另外,一年级学习了形声字的“形旁表义”,本单元学习另一个特点“声旁表音” 主题 家乡 四、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鲧禹治水》《摆茶摊的蒲松龄》《刻苦钻研的孔子》。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450个,会写250个。 3.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习独立识字。会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兴趣。 2.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的童话、寓言、故事,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6.认识常用标点符号。 7.积累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观察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者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一、已有经验 1.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借助拼音独立阅读比较浅显的文章。 2.已有策略经验: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词语的方法,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 3.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大人的讲解和电视等媒介传播,大多数的学生对伟人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是很深入。 学习困难障碍:由于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但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是需要很大技巧的。而且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习惯有较大差异。另外,受年龄的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异较大。 二、未有经验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兴趣不浓厚;自主识字能力还有待提高,识字方法的积累需进一步提升;写字姿势等书写习惯有待加强。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讲述课文、背诵课文,仍有一定难度。学生对课文精神内涵的感悟还不够深刻,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 三、存在困难与障碍: 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一些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加之本身拼读又不熟练,因此朗读时不连贯、读破句。有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感悟,有感悟但却表达不出来等现象也较为严重。 四、个性差异: 本单元的生字比较难认、难写,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认读,也有部分学生个别字不认识。学生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也有的孩子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体现在上课坐不住,给学课标 要求 学情 分析 习带来了很多困难。 五、突破措施: 设计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书写时做到三明:明结构、明笔顺、明位置;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说句子;通过情境创设、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借助图片讲故事设计梯度练习;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1.认读课文中的55个生字、3个多音字 ,学生能读准字音,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30个一类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端正认真,书面整洁。 3.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洪水、防洪”等词语的意思。 单元 目标 4.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5.借助关键,练习讲述故事。 6.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 7.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猜读汉字。 重点:1.通过多种识字方式能正确认读44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通过观察结构、位置,书空笔顺、范写指导等能正确书写24个汉字,40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要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扫清语言障碍,再精读,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再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伟人的故事。 3.根据形声字的另一个特点声旁表音,练习在一定语境中猜读汉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声旁表音”的特点去识字。 难点: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并借助关键词,练习表达,讲述故事。 现实 问题 很多同学通过阅读或者其它视听手段,都看过或者听过许多神话故事,但是其中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孩子们往往只是被故事内容所吸引,难以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思想意义。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从爸爸妈妈情境口中,或者从书中,电视中了解过我们中创设 国历史上一些有名的人物呢?他们都做过 什么了不起的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今天就请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知道的伟人小故事吧! 闭环式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语文要素 单元语文要素在单元内的任务分解及1.借助词句,了解课文 内容。2.认识形声字驱动“声旁表音”的特点。 性任务 要素分解 1、《大禹治水》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开展一次“我向……学习”的演讲活动,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敬佩的伟人,以演讲的形式,向老师和同学讲述伟人的一个小故事,并说说自己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任务一:会读“洪、毒、蛇、兽、伤、灾、难、仍、退、继、续、认、训、被、恢”15个字,会写“洪、灾、难、道、年、认、被、业、产”9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百姓、灾难、知道、家乡、可是、认为、采用、农业、生产”11个词语。 任务二:结合语境了解词语意思,拓展积累词语。 任务三:借助词句图片了解课文内容。 作业设计 2、《朱德的扁担》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任务三:搜集介绍的伟人故事图片,结合图片说故事。 任务一:认识“朱、德、扁、担、志、伍、泽、敌、陡、难、争、仗、疼、料、敬”等15个生字,会写“扁、担、志、伍、师、军、战、士”等8个生字,会写“黄山、南部、那些、山顶、一动不动、云海、巨石、前方、每当、金光闪闪、它们”等11个词语。读准多音字“都”。 任务二: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先进行说话练习,再将课后第二小题的动宾短语进行搭配练习,最后自由练习说一组动宾短语。 任务三:在介绍伟人故事时使用动宾短语。 任务一:会认“泼、族、民、度、敲、龙、驶、容、踩、铺、盛、碗、祝、福、健、康、寿”17个生字,会写“忘、泼、度、龙、炮、穿、向、令”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龙船、花炮、欢呼、人群、欢乐、柏树枝、多么”等11个词语。读准多音字“铺”“盛”。 任务二:借助图片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通过朗读表达欢乐幸福难忘之情。 任务三:借助“象脚鼓”等词语描述过泼水节时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意。 开展一次“我向……学习”的演讲活动,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敬佩的伟人,以演讲的形式,向老师和同学讲述伟人的一个小故事,并说说自己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达成 1. 通过图片认读、形声字、组词认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等识字方式能正确认读15个生字。 2. 通过观察结构、位置,书空笔顺、范写指导等能正确书写9个汉字。 3. 通过老师范读、借助拼音读课文等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观察图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 4.评价标准 A:正确认读“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1个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能借助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内容。 C:搜集一篇神话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3、《难忘的泼水节》结合插图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借助词语描述过泼水节时的情景。 5、实践活动: “我向......学习”演讲活动 课时 1.2 1.内容 2.目标 课文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单元课时 安排 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大禹治水》 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驱动性任务目标:借助课内学习方法,借助关键词,讲述故搜集一篇神话故事。 事,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3.4 课文目标: 1.认识“朱、德” 1.通过图片认读、形等15个生字,读声字、组词认读、借准多音字“难”,助拼音读准生字等识会写“扁、担”等字方式能正确认读15个生字。 8个字,会写“扁2.通过观察结构、位担、同志”等l1置,书空笔顺、范写个词语。借助图片指导等能正确书写8个汉字和11个词语。 和生活实际理解3.通过老师范读、借“会师、斗笠”等助拼音读课文、指导读准节奏和停顿等方词语的意思。 流利地朗读8 2.朗读课文。懂法正确、课文。 得为什么大家越4. 学习动宾短语的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驱动性任务目标:通过积累课内词语,搜集伟人小故事,丰富表达方式,说明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5.6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目标:1.认识“泼、族”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1.通过图片认读、形声字、组词认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等识字方式能正确认读17A:正确认读“泼、族”等17个生字,规范书写“湾、理由。 搭配并积累运用。 A:认识“朱、德”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l1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能说说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C:能够搜集一个伟人故事,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朱德的扁担》 字“铺、盛”,会个生字。 写“忘、泼”等82.通过观察结构、位置,书空笔顺、范写个字,会写“难忘、指导等能正确书写8泼水节”等l1个个汉字和11个词语。 3.通过老师范读、借词语。 助拼音读课文、指导 2.朗读课文。练读准节奏和停顿等方习用“象脚鼓”等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描述周总理课文。 4.借助图片理解课文和傣族人民一起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驱动性任务目标:能说出印象最深刻的播放诗歌朗诵,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请学生说一说印象最深刻的句子,积累语句。 7 课文目标:1.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 口语交际课 讲清楚图意。 2.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1.能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故事,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能认真听,知道讲语句,积累语句。 名”等8个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B:说出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以及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C: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A:能读懂漫画故事,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并说出来。 B:能把五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连贯地讲述故事。 C:能想象最后一幅图画的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内容,想一想故事的结尾是3.积极参与表演,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什么,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8.9 课文目标:1.认识语文园地六 11个生字,在识字中学词,认识常见1.认识“轿、救、摩”A:认识“轿、救、摩”等等ll个生字。 2.认识4种机动车和ll个生字。认识4种机动车和4种船舶,了解基本用的交通工具。 2.根据语境读准多音字,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 3.在复句中正确4种船舶,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3.通过认读,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4. 根据语境辨析多途。 B:掌握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根据语境辨析多音字的读音。在复句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C:积累励志名句并了解名句蕴含的道理。自主阅读《鲁班造锯》,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使用逗号、句号、音字的读音。 问号、感叹号。 4.发现形声字“声5.在复句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旁表音”的特点。感叹号。 5.背诵一组励志名句,初步感受名句蕴含的道理。 6.阅读《鲁班造锯》感受鲁班的智慧。 10 6.积累一组励志名句,了解名句蕴含的道理。 7.自主阅读《鲁班造锯》,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易错字、易混字,熟读、抄写、练习习题复习认读本单元的二类字,进行口头组词;书空本单元一类字,并进行 复习课 当堂检测;理解本单元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正确连接;仿写句子练习。 方式对第六单元第一A:书写一般、书面不整洁,不能默写全对。有两个以上二类字和词语读音出现错误。能够朗读课文。 课、第二课的一类字、B:能读所有二类字和词语,二类字、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复习,对一类字做到四会,对二类但不熟练。书写一般、书面整洁,并默写全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的读音准确掌握。 字、不漏字。 2.运用习题检测、小组长检查朗读背诵、教师课堂抽查等多种C:能正确熟读所有二类和词语。能正确规范认真书写一类字,书面整洁,并默写形式反馈学习情况。 全对。能够正确、流利、有3.强调学生的学习习惯。 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能够读准重音和停顿。 11 完成检测,教师组长进行检查抽测。 1.通过看拼音写汉字的形式默写需要会写的一类字,通过小组长检查、做习题的方式解决本单元的二类A:书写一般、书面不整洁,不能默写全对。不能分享自己故事、说句子有困难,写话完不成。 B:书写一般、书面整洁, 检测课 字的读音问题,会正并默写全对。能分享自己故确与拼音进行匹配。 事、能说句子,基本上可以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故事、说句子的形式指导学生初步练习写话,激发学生对些话的兴趣。 3.通过习题的形式能区分形近字意义并填空组词和运用。 12 1.掌握学生的易错易混知识点,重点进行A:不能认真倾听老师上课。不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完成写话。 C:能正确规范认真书写一类字,书面整洁,并默写全对。能分享自己故事、能说句子,初步练习写话 针对性的讲解。比如:笔记不完善。 一类字中的常见错误,二类字的读音,区分形近字意义并填空组词和运用。 讲评试卷并指导学生记好笔记。 2.通过展示范文、展示好词好句、教师提供写作方法的方式讲评写话。 3.师生共同梳理做题方法、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对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进行讲评

B:比较能认真倾听老师上课。能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做好笔记。 C:能认真倾听老师上课。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做好笔记,能提取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 讲评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