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级新课标 常见外力地貌类型学案

来源:伴沃教育
 课 题 年级/学科 设 计 人 学习目标 高一地理 张祥艳 §4.2常见的外力地貌类型学案 课 时 审核人 1课时 页 数 使用时间 8 2017-11-4 1.能识别几种常见外力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一些地貌景观的主要分布区; 3.通过对常见地貌类型的学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山河的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激发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

一、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1.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哪里?表现形式及作用:

2.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及主要分布地区 (1)侵蚀地貌: 海水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 (2)堆积地貌: 海水堆积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冰川堆积地貌

1

【即时巩固】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分析该地区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的原因。(4分)

【合作探究1】流水地貌

情景一:长江上、中、下游河段地貌

情景二:上游的虎跳峡、中游的荆江曲流、下游的三角洲平原

1.同样受流水作用的影响,河流上、中、下游河段所形成的地貌具有较明显的差异,认真观察,描述它们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总结:特点的描述:位置、地势、形状 【即时巩固】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问题。

2

1)根据丙地貌的俯视图与侧视图描述此处地貌特点。

2)根据丙处地貌特点,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小结】 地貌类型 特点 侵蚀 流 水 地 貌 上游 中游 下游 【合作探究2】海岸地貌 丙

堆积 典型地貌景观 A

C

B

D

1)根据地貌的基本特征对上图地貌景观进行分类。

3

2)分别描述上图地貌特点。

3).根据各海岸地貌的特点,概括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分布区。

【拓展探究】

海岸地貌:海岸在构造运动 、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中,构造运动奠定了基础。在这基础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气候因素等塑造出众多复杂的海岸形态。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跃的动力因素。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地被侵蚀,发育着各种海蚀地貌。被海浪侵蚀的碎屑物质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地段堆积,塑造出多种堆积地貌。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盐沼植物广布的海湾和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陈代谢,对海岸岩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在不同的气候带,温度、降水、蒸发、风速不同,海岸风化作用的形式和强度各异,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对日照的海岸地貌进行探究。

二、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合作探究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R河Q点上游与下游河段城市数量、等级差异, 分析等级差异的原因。

4

归纳总结:地形影响聚落、人口以及旅游

地形类型:聚落(人口)数量(多、少)和形态(带状、团块状等); 独特的地貌本身是旅游资源-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等。

【课堂小结】复习了哪几个考点?新收获了哪些?

【随堂练习】

5

4.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严重 B.流水沉积作用严重 C.冰川侵蚀作用严重 D.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5.下图中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6.依据我国黄河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渤海水深却变化不大的现象,可以判断 A.黄河带来的泥沙不在渤海海域沉积B.渤海海底地壳无升降 C.黄河带来的泥沙在渤海不断沉积 D.拨号的海底地层不断下沉 7、下列地表形态与主导外力作用的搭配正确的是 ( ) A.风蚀城堡——风力堆积作用 B.海蚀柱——冰川侵蚀

C.喀斯特溶洞——冰川侵蚀 D.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作用

8.(2013潮州模拟)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9.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提示:首先据题意判读a、b何处是凹岸何处是凸岸)。

若在上题图示中建港口,建在_____处(a还是b),为什么? ___________。

6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上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 ______ ,乙 丙 。 (2)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是_____和_____;

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都是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其能量来源来自于地球的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地貌都属于_________地貌类型。 (3)甲地形一般分布在 。该地形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扇顶_______,

扇缘_____。乙地形一般分布在 _________,丙地形多分布在我国 气候地区。其迎风坡以_________作用为主,其背风坡以_________作用为主。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宁夏平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农业开发早,早在2000多年前,当地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并在宁夏平原上开凿出秦渠、汉渠等灌溉用渠道,引黄河水灌溉使得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材料二 银川地名的由来,它不仅是富产白银的平川,而且是到处盐碱,地表色白如银。

结合材料并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图中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 ,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它分布在山区的 简述形成过

7

程 。

(2)从地质构造上看,②处属于 构造,它是由于 形成的。 (3)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12.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判面的是__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上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 。

(6)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