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实践体验 教 研宓 2012年01月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苏松山 (永城市李寨镇庞庄小学,河南永城476600)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 程标准》清晰地定位了这一教学本质。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呢?在课 堂时间和小学生学习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在抓住 重难点的同时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联系身边实践激发孩子兴趣 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一个好的小学数学老师 的教学魅力体现在——如何有效二次开发教材内容,如何把 课本中的数学知识点巧妙地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使之更容 易被小学生吸收。对任何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都是一门重 要的学问。一个聪明的教师会在把握教材的前提下,联系生 活实际组织生动的课堂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 趣,使学生在周围生活实践中数学的应用,依此加深学生对 掌握数学知识功能的认识。以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人 物、故事作素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参与。生 活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数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 学过程中把数学问题和生活情景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效 地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从而达到巩固相关数学知识的目 的,而且更生动形象,更易于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 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 如在讲授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单位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身 高、桌面的长宽等身边的东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相应的长 度概念。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要比逻辑思维强的多,这要求教师在 讲授小学数学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采用教学手段以 及配套的教学用具时要考虑要考虑到这一点,多用色彩和声 音触发思维。善于利用教具和身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辅 助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明智的老师 不但要把“解惑”作为天职,发挥好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 鼓励学生对课堂学习上不懂的地方大胆提问。爱因斯坦也说 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谓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 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 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 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在教学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对于一些典型 性的问题,老师可以在重点讲解之前鼓励学生的这种学习态 度,并且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可以在激发学生对数 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外,还能很好地强化学生之间的 学习交流关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特别对学困生而 言,数学学习上容易出现一个“不懂也不问,不问更不懂”的 恶性循环,对此老师应启发和鼓励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并 通过合理划分数学学习小组来作为帮助学困生答疑解惑的 补充。 一44一 每一个小学生身上都有丰富的潜能及相应长处。作为老 师就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学生学习 的信心,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奥秘,有用和有趣之处,从而使 他们走上主动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弱枝强干划清重难点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小学生的学习精力更是有限,如何 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重难点并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以达到 掌握的目的是所有老师都要思考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 特别是抓住课的重难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才能使课堂既 充实又简约,有骨有肉。所谓重点,通常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 体部分。一节课首先要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将时间花在刀刃 上,要紧紧围绕重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启发学 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使整堂课有一个灵魂。而难点,则是教 学中大部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 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学 习现实来确定。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教材“二次开 发”能力,在抓住重难点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有效调 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四、强化教师自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打铁先得自身硬。”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育理念和教育 手段都在不断刷新,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不断提升自身的 教学水平。养成阅读相关教学类的书籍杂志,通过学习别人的 优秀教学经验,结合现实情况,作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的重 要参考。同时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学会取长补短,尤其是青 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请教相关的教学经验,在结合自己实际 教学风格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给老师提出更高的要 求。要发挥出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二次开发课本,通过巧妙 结合知识的逻辑性与讲解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 使学生们领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互 相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思维 能力和整体素质的目的。 五、小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存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 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作为逻辑性强的学科,小学数 学老师在师生互动方面的动态显得尤为重要。有限的课堂时 间和小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把握教材重难点的同时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是摆在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眼前的重要课题。对 数学教材进行高水平的“二次开发”,在把握重难点的前提 下,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预设,来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 兴趣,通过课堂教学有效的范例,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问题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所在。作为 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能动性。同 时数学老师应不断加强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接触先进的 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