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将阅读教学进行到底

来源:伴沃教育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虎山中学 代磊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

英语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对于学生学英语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依靠读获得的,大多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是依靠读而得到提高的。

我们现在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1.在教学观念方面:有些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注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方面: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注重阅读的整体教学,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一节课讲不完,下节课继续,有时一篇文章分两节课才能讲解和分析完。其实无论文章篇幅长短,都应当将它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着眼,进行教学,以此保持学生对课文内容感知的整体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就完事。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难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3.在阅读课教学方法方面: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课标、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探索不够、实践不够。

4. 在阅读时间和阅读材料方面。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虽然是语言技能的重要部分,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仅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除了课本外,没有完全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非常实用的阅读材料。

针对这些问题,我一直也在探索和反思自己的阅读课教学,力争解决它们。我努力的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展示我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努力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争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的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

我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一般按照“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后(Post-reading)”三个环节的程序进行。

1、 阅读前(Pre-reading):

“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阅读前这一环节很重要,一般分为导入和解决新词汇两部分进行。 (1) 导入(Lead-in)

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引出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一般可以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出话题并导入文章,可以进行谈论图片、

师生问答、让学生根据图画和文字提示进行猜测、现场表演、讲故事、讲笑话、唱歌等方法,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这个环节关系到本堂课的整体效果,目的是力求达到一种热情活跃的教育氛围,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新词汇(New vocabulary)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生词的时候,总是很急躁,甚至于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所以我们可以先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采用的方法可以利用图片、声音或视频等,创设一定的情境学习新词汇。而对于一些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猜的能力的培养比动手查字典的“勤”更有意义。 2、阅读中(While-reading):

阅读中这一环节是阅读课的中心部分,一般采用听Listening、掠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以及细读Careful-reading四个环节。 (1)听(Listening)

根据导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心听课文,使课文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并回答问题,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2) 掠读(Skimming)

掠读即通过对文章标题和首尾句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者的意图或文章所要涉及的问题。在进行掠读时,学生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

(3)、跳读(Scanning)

跳读是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辨认的过程。同掠读一样,跳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两者的不同之处有两个方面:掠读是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大意,其目的是了解阅读内容的概要。而跳读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掠读是学生事先对阅读材料一无所知。而跳读则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相关信息。 (4)、细读(Careful-reading)

细读学生在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扫清语言障碍是细读的首要任务,在经历了前面的掠读和跳读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大意和思想有了整体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些是细节问题还没完全弄清楚。这时,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指导过程应该避免单纯的语法讲解,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应该通过这个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段落及段落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篇章结构及更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在细读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推理性、概括性、评价性、启发性的问题,或是通过制作图表等手段,把课文的问题提出来,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能够深入到课文的内部结构中去理解课文,理解作者意图,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阅读后(Post-reading):

这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帮助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建立信心,而且教师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学生的阅读效果的反馈。 (1)、复述或演示(Retell/Act out)

复述课文是阅读的升华。学生在听、读、讲、练的基础上,把学过的新课文经过自己深层的理解,再以说或演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将知识“反馈”, 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但用英语讲,还要用英语想。为了说清楚,学生必须将所要说的在脑海中经过一番整理活动,才能复述出或表演出课文,这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续表达语言能力的重要训练。 (2)、练(Activity)

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设置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如:调查、采访、编故事、编对话等。目的是让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3)、写(Writing)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复述,将课文进行缩写或改写,不但加深巩固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将这一环节留作家庭作业。

以上是自己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粗略看法和做法,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将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到底,每个学生都会学有所成,他们的阅读技能都会得到提高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