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1.微观层面为揭示运动竞赛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即运动竞赛的内在发展规律2中观层面为分析运动竞赛与其他体育活动的关系3宏观层面为探讨运动竞赛和社会的交互影响
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2怎样才能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3如何科学的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管理问题
运动竞赛的起源1游戏2战争3劳动4宗教祭祀
运动竞赛的社会价值1促进人类和平2更新传统观念3参与政治活动4推动经济发展5丰富文化生活
运动竞赛的形式1运动会2单项比赛3对抗赛4友谊赛5邀请赛6通讯赛7表演赛8选拔赛9测验赛或达标赛10等级赛或联赛
高水平竞技比赛基本特征 1目的的综合性2对抗的激烈性3影响因素的庞杂性随机性及边界的开放性4比赛结果有时存在不确定性
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1目的和时序的异同2在特定前提下相互“包容”3具有双向制约性44竞赛对训练的检验作用
比赛能力特指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表现出的能力。包括 认识能力 基础能力 善用机遇及适应与调整能力
基础能力:运动员以具备的竞技能力,可称为运动员的“综合实力”。现代运动比赛是参赛双方综合实力整体效应的较量,既是运动员通过体能,技术,战术,心理,运动智能的协同组合来制约对手,一确定自己在比赛中的优势地位。
竞赛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竞赛战术的构成: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
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即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的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想活动过程。
战术形式: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形态和结构的行为方式
战术行动:是指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战术的分类: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1阵型战术2体力分配战术3参赛目的战术4心理战术)2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1个人战术2小组战术3集体战术)3战术的攻防性质(1进攻战术2防守战术3相持战术)4按战术的普适性(1常用战术2特殊战术)
战术训练方法1分解完整训练法2减难与加难3虚拟现实4想象5程序6模拟7实战法
制定战术方案注意事项:1及时收集准确情报2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3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4充分利用竞赛规则5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战术运用基本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2高度时效性3高度灵活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形成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时间维度上指比赛前的特定时间至比赛结束,在空间维度上则为训练学,心理学及生物学指标的集合。
判定运动员竞技状态情况的标准1生理学指标2训练学指标3心理学指标
临场指挥计划一般包括1对局势发展的若干可能性作出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2换人方案3暂停的使用4临场指挥所用语言5遵循和利用规则
模拟训练:是指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练习,及通过在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适应能力的过程。
难美项群制胜因素:难,新,美,稳,力,健,高。
体能主导类项群分为三个亚群:快速力量型,速度型,耐力性
运动道德:是指运动竞赛的参与者在参与运动竞赛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是随着运动竞赛的 出现于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评价参与者荣辱善恶的尺度标准
运动道德分为:运动员道德,教练员道德,裁判员道德,观众道德。
竞赛规则:为了避免运动竞赛中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所有参赛运动员在条件均等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竞赛,对竞赛中所采用的技术,器械和行为等做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竞赛规则的基本内容:1裁判员的名称和职责2比赛通则3评定成绩和决定名次的方法4对犯规运动员的处罚5场地器材和设备规格6各种评分和记录表格
制定竞赛规则的基本原则:1公平竞赛原则2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和合理发展原则3同一性和统一性原则4公正性与准确性原则5合理组织原则6严肃性原则 竞赛规程:是为组织和参与运动竞赛者制定的各种政策条文的总称,是所有组织者和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是组织运动竞赛的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竞赛规则与规程的异同1相同点(1规则和规程是运动竞赛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基本文件2规则与规程共同制约和协调运动竞赛过程)2不同点(1内容不同2着重点不同3制定,使用的时间不同4制定单位不同) 竞赛规程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1运动会的名称2运动会的目的,任务3竞赛日期,地点4参加单位及组别5竞赛项目6参加办法7竞赛方法和采用的竞赛规则8计分及奖励办法9参加单位注意事项10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单循环赛制:场数=N(N-1)/2 轮数:N为偶数=N-1.N为奇数=N 贝格尔编排法“首尾相接,末号摆动,临近相对,号前执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