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临床研究・ 1.4随访 对本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3个月的短期随访,每周随访1-3次,随 访方式采用电话方式,必要时使患者来院复查。随访过程对患者的恢 复情况包括患者的肺功能以及新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患者出现的并发 症进行积极的治疗。 1.5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对计数资料 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对其采用舛佥验, February 201 2,Vo1.1 0,No.5围皿 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而来,患者表现为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肥大 等,严重者导致右心衰竭,从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另外由 于其反复发作性可导致患者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呼吸功能持续性减 退,并最终导致患者机体严重缺氧口】。 本病在中医上属于“咳嗽”、 “喘证”、 “心悸”、 “肺胀”的 范畴,病机系肺失宣肃、气机不利、瘀血内阻,心脉不畅。川芎嗪是 从川芎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活性物质,其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的功 效,为血中之气药 】。有研究显示 l,川芎嗪一方面可抑制血小板的 聚集和释放,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微血 将检验水准设定为G【=0.05,当P<O.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栓的形成。另一方面其可改善肺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降低气道阻 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二氧化碳潴留以及低氧血症,减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如表一所示,结果显示实验组疗效明显优 于对照组(P<O.05)。 表l两组患者疗效评价结果比较 轻右心后负荷等。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 对患者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显 著提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应用。 卡方值=4.872,P值=0.027 参考文献 [1]臧修明.川芎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J].中医学报,2010,4(6):1159—1160. 2.2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共2例有面色潮红,1例有轻度烦躁,但上述症 状均轻微,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结束后上述症状均 消失。 [2] 李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 察[J]_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2(5):152—153. 3讨论 [3]胡国斌.低分子肝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加重期3O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30—13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上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其往往 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2例临床观察 周中胜 郭杰 (河南省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济源454692) 【摘要】目的探讨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予以肝组织 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疗效判定,优良率为81.25%。术后2例惠者发生胆漏,1例5d剑突下切 E/"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术后6个月时复发1例,再行手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总管结石梗阻, 效果较好,必要时配合胆肠吻合术,不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其预后大有裨益,适宜临床应用。 【关键词】肝组织切除术;肝胆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R57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 94(2012)05-0116-02 肝胆管结石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及其肝内各级胆管内的 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的炎症、狭窄、肝纤维化、肝萎缩及肝功能障碍等 多种并发症 】,通过手术去除病灶是治疗本病的核心所在 l。 现将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O月收治的3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予 所有患者中男2O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6岁;均有不同程度上腹 部痛、畏寒、发热、黄疸史,病程最长30年,最短为1年;初治21例, 复治11例;术前检查示:单侧结石者23例,其中左肝管结石l2例,右 肝结石l1例;两侧肝管均有结石者9例,13例伴肝外胆管扩张。 1-2治疗方法 以肝组织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筛选 常规术前及肠道准备,全麻状态下行开腹探查术,首次治疗患者 行常规胆囊切除术,本研究所有病例在结石探查之后,根据结石位 置、分布情况以及肝脏的病变情况,进行进一步腹腔手术,一般而 言,先进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分离,并阻断肝门,切断肝圆韧带及肝镰 状韧带,从而利于牵引,进而暴露切除的肝组织 ]。 研究行左肝外叶切除者22例;行肝方叶切除左右肝管成形者10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存在疼痛、寒战发热、黄疸的胆道 梗阻三联症;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和精神神经症状的重症 胆管炎的五联症。②B超提示:肝内胆管结石;CT提示:肝内有多发 性结石影,且呈节段性分布;ERCP多部位摄片证实存在肝胆管有结 石者。③符合手术指征 ]。④患者知情同意。 例。同时做胆肠吻合术者10例,行术中胆道镜检查者5例,行术中胆道 造影者2例。术后观察胆汁分泌情况及检查胆管内有否存在残留结石。 1-3疗效判定标准 优:治疗后无或只有轻微的症状,对正常的工作或劳动没有影 响;良:间或有腹痛发作,不伴有严重胆道感染症状,经过对症治疗 排除标准:①严重躯体疾患或者合并肾病、精神病患者;②有药 物滥用及酒精依赖史;③妊娠期妇女。 通过上述标准,自2007年1月至2010年l0月共筛选32例肝胆管结 石患者。 司睚|圜—圈同2012年2月第10卷第5期 ・临床研究・117 能够改善,能参加正常工作或劳动;差:发作次数频繁或者症状比较 严重,发作时患者不能进行日常工作或劳动,需短期休息或住院治疗 方能改善 ]。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疗效判定,达到优者15例,良者1 1例,差者6例, 优良率为81.25%。 2.2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发生胆漏者2例,通过腹腔引流管引流残余胆汁,平均9d ̄[J拔 管后均自愈。发生感染者1例,感染位于剑突下,对症治疗后20 d好转。 2.3随访情况 32例患者均随访1年,每3个月1次,术后6个月时复发1例,再行 手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 3讨论 而在确定梗阻程度、结石分布及肝脏病变情况等重要因素下更好的制 定手术方案。而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亦发现,肝圆韧带及镰状韧带的 切断并向左上牵拉,可更好的显露肝表面,对于局限于胆管分支结石 的治疗效果明显,而将肝圆韧带向右下牵拉则更有利于肝组织楔形切 除及病变胆管,从而利于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 2.1临床疗效 然而,若需同时进行胆肠吻合术时,则应使吻合口尽可能的开 大,可采用间断缝合黏膜以避免术后导致肠壁变窄情况出现。研究中 发现: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总管结石梗阻,效果较好,必要时配合 胆肠吻合术,不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其预后大有裨 益,适宜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力建,汤地.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2007,21(8):49:2-493. [2】何效东,崔泉,赵晓雷,等.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16例报告 [J1.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2):111-113. [3]周宁新,张效东.肝内胆管外科治疗的方法与选择[J].肝胆外科 杂志,2007,15(6):401—4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不良生 活方式及习惯的出现,导致肝胆管结石病发病率逐年攀升 J。然由于 本病具有急性发作且痛感极强的特点,同时,由于本病治疗时易出现 结石残留,导致其复发率极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目前,本病 已成为是外科医护人员面临的难题。 【4]皮健,温泉,张勇,等.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附178例报告[J]冲 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2):111-113. [5]罗贤武,李志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50例临床分 析fJ]冲外医疗,2010,2902):68.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肝组织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已得到 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但在术前B超、CT及MRCP的诊断性检查必 不可少,究其原因,前述检查对于明确肝脏大小形态及其肝内外胆管 有无扩张、扩张程度,以便于施术者对于手术的整体把握性加大,从 [6]刘国文.肝组织切除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 学,2010,1 1(2):65. 某区滨江街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 刘嘉柱 李雯慧 王丽蓉 邹友珍 姚佳瑞 (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广东广州510220) 【摘要】目的了解海珠区滨江街小学生龋齿的患病情况,为今后制订辖区内防治龋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辖区内四所小学, 由预防保健医生对四所小学2122名在校学生进行龋齿检查。结果总龋患率为19.5%,龋均为0.46,患者龋均为2.3;男女生龋齿患病率、 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男生龋均和患者龋均均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龋齿患病率逐渐降低(P<O.01)。结论滨 江街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补牙率较低,应加强辖区内小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 【关键词】龋齿;学生 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 94(2012)05—0117—02 龋齿是危害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流行面广、发病率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高、危害大,WHO将其列为全球范围需重点防治的第三位非传染性 疾病” 。为了解滨江街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为本辖区龋齿防治提 供科学依据,2011年5月,我中心预防保健科对辖区内4所小学的2122 名小学生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结果 2.1总体龋齿患病情况 本次调查的2122名小学生,总龋患人数为414名,患龋牙数为969 颗,龋患率为19.5%,龋均为0.46,患者龋均为2.3。 2.2不同性别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男生的龋齿患病率为20.2%,龋均为0.49,患者龋均为2.4;女生的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4所小学1~6年 级2122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107名,女生1015名,年龄 7~12岁。 1.2方法 龋齿患病率为18.7%,龋均为0.42,患者龋均为2.2;男女生龋齿患病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75,P>O.05),男生龋均和患者龋均均高于 女生,男女生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54,P>0.05),见表1。 表1不同性别学生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1.2.1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 标准,采用室内自然光线,由专业预防保健医生使用口腔常规检查器 械进行口内视诊和探针检查并记录。 1.2.2数据录入计算机,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以SPSS 1 6.0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