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认识航天英雄

来源:伴沃教育


1.认识航天英雄

英雄人物简介

聂海胜,男,1964

年9月出生,湖北省襄阳

市枣阳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3年6

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5年10月,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13年6月11日至26日,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圆满成功。

2016年2月,出任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英雄人物经历

一.年少家贫

枣阳是位于鄂西北的一个县级市,曾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故里,杨垱是枣阳相对落后的一个镇。聂海胜的家就在杨当一个名叫樊庄的村子里。

1964年,聂家的第6个孩子出生,家人给他取名海胜。在聂海胜之前,这个家庭先后有5个女儿降临。家人对聂海胜宠爱有加,只是贫困的家境没能让他拥有优裕的童年生活。在随后的数年中,聂海胜家又有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据

当地人讲,聂海胜的父亲是当时樊庄村八组的生产队长,母亲在家务农,全家主要靠种田维持生计。因家大口阔,赚取的工分不够日常支出,咸菜和杂面饼是这个10口之家最主要的食物。聂海胜往往打着赤脚、穿着姐姐们的旧衣服上学。 在聂海胜亲属的印象中,“开始他不怎么爱学习,比较贪玩”。在村小学学习的几年里,“调皮捣蛋”是多数村人对他的评价。因家庭贫困,

聂海胜又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聂海胜的一位叔叔曾劝聂的父母“不让(海胜)读书算了,免得浪费钱”。

“我哥哥的成绩是慢慢好上去的。”在当地政府为聂海胜家人盖的一栋楼房内,比聂海胜小

13岁的弟弟在谈到哥哥的成绩时说,边学习边帮家里割草、拾麦穗做农活的聂海胜后来慢慢懂事,学习成绩也逐渐好转。到聂海胜小学毕业时,因成绩突出,他成为当时学校小有名气的名人。 肖居成说,五年级时,聂的数学成绩经常能得到105分,那时的满分是100分。肖说,数学老师为了鼓励成绩好的学生,每次考试时会给第一个交卷的学生加5分,以示奖励。而聂往往都是第一个交卷,“他不仅交得快,而且很少出错,算上额外加的5分,得105是常事了。”

二.险些辍学

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后,1979年,聂海胜又转入村里的孙寨中学就读。因成绩突出,全

校教师大会时,聂经常被作为老师公认的好学生来谈论。此时,聂家里的生活依然艰苦,带咸菜到学校吃住一个

星期,

对于那时

的聂

来说是常事。

平静的生活在初中二年级时突然被打破。这一年,聂海胜的父亲去世。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

说,丧失主要劳动力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聂的母亲张金秀操劳着农务和家事,艰难地维持生活。而这个时期对于聂来说,除了生活的艰苦外,更大的危险来自于学业随时可能中断。

每到学年初交纳学费时,会有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辍学,这时各班会把辍学学生的名单上报学校,在时任孙寨中学校长杜本武的记忆中,聂海胜出现在辍学人员名单中约有三四次之多。因学习成绩好,加上又知道他父亲去世家庭困难,学校都会做工作极力挽留,有时甚至免除全部学费。

1980年秋季,本该升初三年级的聂海胜始终没有出现在学校中,考虑到是家庭困难可能实在无法供其上学,在一个阴雨不断的天气里,杜本武来到距离学校两公里多的聂家。在交谈中,聂的母亲张金秀向杜本武哭诉着家庭的艰难,自己实在无力供养孩子上学。杜本武答应看是否能考虑一下免除学费,聂的母亲跪了下来。

免除学费后,聂海胜得以继续学习,临近中考,加上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聂变得更加发奋。“10点钟下晚自习后,他就点盏小煤油灯,一个人在教室继续学习。”初三下半年,在学生下晚自习后,围绕校园巡视的杜本武经常见到聂燃灯苦读的身影。这么努力的学生,自己当时的确没看走眼,以至于他到今天仍不后悔当初免除聂海胜全部学费的举动。

1981年中考,聂顺利进入当时枣阳市唯一的重点中学——枣阳一中,当时聂就读的孙寨中学仅有3人进入该中学。

三.顺利招飞

进入高中后,按枣阳一中当时的规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两年制或三年制就读,考虑到家庭的困难,希望早点毕业以减轻家庭负担,聂海胜选择了两年制。同时与聂海胜小学同学的肖居成也来到了枣阳一中,两人住在同一寝室。 高中繁重复杂的各科学业并未难倒聂海胜,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肖居成现在想来,除了以前

聂的学习成绩就不差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很倔”。一些难解的题目,聂海胜会像疯了一样的去把他解决,肖居成说,这样的性格,是聂能经受宇航员长期枯燥艰苦训练的原因之一。 除了学习,虽然很少有过锻炼,聂的体育成绩也比较突出。每每学校举行运动会里的长跑项目,班里总是聂海胜报名参加,在比赛中他也没少得过名次。

1983年3月,学校刚刚开学,空军某部开始到学校大规模招收飞行员,当时学校要求250多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参加应试,聂海胜和肖居成也在其中。

首先是由军医简单的目测,100多人被筛选下来。随后学校组织余下的同学一起开会,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接下来进行政治审查,之后是更为严格的体检。体检过后,算上聂海胜全校有4人被选中,而肖居成则落选。

被选上飞行员,对于聂海胜来说除了高兴,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到部队后生活会全部由国家负担,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办妥一切手续后,聂海胜等着6月份离开家乡。可谁想到,迎来他的是22年漫长军旅生涯和无比光荣的航天员经历,而与他一同招上飞行员的同学,有的早已转业回枣阳工作。

聂海胜在长春航校提前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昌某飞行部队,进行歼击机飞行。1989年,聂海胜驾驶歼击机时遇到机器故障,在多次试图将飞机空滑回基地失败后,距离地面四五百米处才弃机跳伞。等他清醒过来时,歼击机已扎进土里10多米着火爆炸。鉴于聂海胜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地处置了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当年部队为他记三等功,不久成为飞行大队副中队长。

1998年1月,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在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聂海胜凭借良好的体质和优秀的飞行能力,在参选的1506名飞行员中胜出,最终成为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

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2011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将与新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女)搭乘神舟十号再次飞抵浩瀚宇宙。

英雄人物语录

“衷心感谢总书记的关怀,衷心感谢祖国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聂海胜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进行“天地对话”时说。

“感谢全国人民,感谢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聂海胜与

中国航天员科研培训中心主任陈善广进行“天地对话”时说。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 聂海胜

当人生遭遇困难时,不放弃的精神往往更为重要。 —— 聂海胜

英雄人物评价

聂师兄就像是我们乘组里的定海神针。他以身作则,要求严格,经常会随时随地考我们一些比较偏比较难的问题。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王亚平评)

他会随时随地问一些非常难的问题,让我们措手不及。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是我们乘组的\"定海神针\",有他在,什么都不怕。(张晓光评)

他性格沉稳,爱思考,不仅从不缺席每一次训练,还经常参加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研讨会。(航天员训练中心总设计师姜国华评)

品英雄,说感悟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