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模式及动因

来源:伴沃教育


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模式及动因

现今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是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探讨了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发展的集聚模式和动因,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以期为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产业集聚 动因分析

高技术产业集聚是高技术产业演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产生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使区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并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目前产业集聚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问题关注不够。本文着重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和动因,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产业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在产业上相互关联的众多企业在同一个地域的集聚。产业集聚区域集中了大量的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此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诸多产业要素,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能够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降低交易和创新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产业和区位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产业集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密不可分,高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是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4月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要把产业集聚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加快产业向优势区域和中心城市集聚,建设一批有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带动高技术产业全面发展。

与传统产业集聚形成的农业园、工业园相比,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种现代产业集聚形态。产业集聚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企业乃至整个开发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在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的动力从过去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经济效益转向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创新和扩散等动态的集聚经济效益上来。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现代产业集聚从三个方面影响区域的竞争力:提高生产率;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聚本身。

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发展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指大量关联密切的高新技术企业与相关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的现象,区内的高技术企业进一步专业化分工,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协同创新,这种创新的网络根植并融入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而形成具有较强创新动力和竞争力的集聚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主要有以下模式:

(一)与大企业共生的中小企业集聚网络

这种产业集聚区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某一大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外围分布着众多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链的中小企业,大企业或核心企业与广大中小企业或非核心企业之间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生产或经营协作关系。大企业或核心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关键部件或投入品的研制和生产,使之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由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单个企业的价值链是镶嵌在更大范围的价值系统之中的,整个价值系统包括管理、研发、供应、制造、分销、会计等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它的每一个活动既会增加公司收益,也会增加公司在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组织成本,企业控制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将有些环节保留在企业内部,而多数环节转包、承包给其他企业。第一级承包商又可下包给第二级承包商,以此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多层级小企业承包商构成的集聚网络。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有 160多家中小企业与之直接发生外包交易,由于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共享知识与技能,共同开发与生产,所以既降低了丰田公司业务交易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改进了质量,加速了新产品的开发过程。

(二)依靠技术合作与创新形成的企业集聚网络

这类形式的区位集聚主要有两类:

企业间通过横向、纵向联系而构建的企业集群。企业通过与竞争对手或供应链企业的信息交换以获得最小化风险与最大化的竞争能力。由于高新企业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性,使企业可通过相互交换产品和沟通减少不确定性,提高集聚群体的利益。现实中许多企业采取结盟的形式,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间协同作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防止自发形成的企业集群由于缺乏创新能力而衰落,引入外部创新能力与资源就显然尤为重要,其结果就是促成了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这种合作群体中,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和科技人才。中小企业则为大学或科研机构提供资金以及实习的场所。这一模式最著

名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在硅谷不到5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的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总数达 10000 多个,它们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一起构成了从高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到风险资本、法律咨询等相互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这一模式也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集聚的主要形式。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因

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的结果。集聚是指资源、经济要素、经济活动主体等在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技术产业的区位指向性

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区位条件。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品技术复杂、生命周期短,具有高附加值、研究开发费高等特点。所以,高技术产业的区位一般趋向集聚于具有基础设施发达、智力资源密集、信息灵通、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交通通讯便利的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各种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环境和发达的服务业可以吸引高级人才,而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集聚社会闲散资金投资于高科技企业。科学基地效应促使高技术企业集聚于大学或研究基地附近,便于获得知识资源,包括高技术的最新成果、技术上的咨询和指导等。

(二)高技术产业的内在功能联系

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一组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某一适于其发展的区域内。高技术产业的内在功能联系是高技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高技术产业群内部分工与协作是一种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它们的功能联系主要由两种技术关联关系形成,一是基于垂直技术的关联关系,由上游企业的创新技术向下游企业的扩散而引起的;二是基于水平技术的关联关系,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间引起的模仿创新形成的联系。对基于垂直技术关联关系进入集群的企业,可以利用位于上游的企业创新中溢出的一般性知识和共用专门知识,来进行创新。对基于水平技术关联关系进入集群的企业,可以利用率先创新者溢出的知识、市场信息和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对这些溢出效应的利用,就可以使高技术企业在创新中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创新的技术实现周期和市场实现周期,减少创新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