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异名】龙衔,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救穷,戊己芝,萎蕤,苟格,马箭,仙人余粮,气精,生姜,野生姜,米哺,野仙姜,山生姜,玉竹黄精,白及黄精,阳誉
蕻,土灵芝,老虎姜,山捣臼,鸡头参,赖姜,鬼蔓菁。 【传说故事】 传说一:相传天台华顶山上有个云雾仙洞。每隔300年西王母
才命仙女打开洞门一次,放出瑶池仙水,以灌溉洞口四周的仙草,待成熟后,全部供仙人们食用,以求青春常驻。有一年,天台山下发生大旱,庄稼枯死,百姓缺吃少喝
又得了一种怪病。村里最漂亮的秀姑,新婚三个月,也染上 了这种病,生命奄奄一息。秀姑的丈夫黄经看见自己的妻子病成这样,着急万分,又一筹莫展。正在此时,一位白胡子 老道,肩背葫芦,手拄拐杖,路经他家门口。黄经邀请老道
到秀姑床前为她诊治。老道诊脉后说:“姑娘肺热胸闷,已 成慢痨。据贫道所知,村内不少人得这种病。若要治好此病,需连服仙草3个月,但这种仙草长在天台山云雾仙洞,须得翻过九座高山,趟过九条深涧,攀登千丈岩壁,你能行吗?”小伙子说:“为了全村人和秀姑,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找到云雾仙洞和仙草。”老道为黄经的精神所感动,就把手中的拐杖送给他,并说:“你带上它,就会找到云雾仙洞,再用拐杖轻轻一敲,洞门就会打开。”黄经接过拐杖,感激不已,说道:“请老神仙留下高姓大名!”老道哈哈一笑:“我叫葛玄。”说完,就不见了。黄经经历了千辛万苦,找到了云雾仙洞。这时,拐杖头的金光射向一块巨门似的岩石上。黄经用仙杖在岩石上轻轻一敲,石门慢慢打开了。根据葛仙翁的吩咐,黄经用杖头往洞顶一戳,洞顶立刻流下一股清澈的仙水,洞口外在仙水流过处慢慢地长出了一片仙草。这时,西王母带着天兵天将要来收仙草。因为葛
仙翁已预料到会发生战斗,在杖头上念了十万禁咒,天兵天 将只好收兵而归。乡亲们纷纷拿了仙草食用,病很快就好了。黄经为了阻止西王母再来关闭云雾仙洞,一直守在洞口,以仙水和仙草为生,久而久之,也成了仙人。因这种仙草是黄经发现,故被后人称为“黄经”,后改为“黄精”。 传说二:
“黄精”能补气润肺,是一味有名的中药。关于黄精的 由来,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个财主,家里有个丫环名叫黄精。黄精出身很
苦,可天生得一副好容貌。财主色迷心窍,一心想要黄精做 小老婆。财主捎信给黄精的父亲说,你家祖祖辈辈种我的田,吃
我的粮,而今我要黄精做小老婆,你要是不愿意,就马上还 我的债,滚出我的家门。阳雀不与毒蛇同巢,一家人急得没办法,只好让黄精赶快躲出家门去。漆黑的三更夜,黄精逃出了财主的庄园。可
是她刚刚逃出虎口,就被狗腿子发觉了。于是,财主马上派家丁打着灯笼火把去追赶黄精姑娘。黑灯瞎火中黄精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啊跑,鬼晓得怎么跑到了一座悬崖边,这时身后灯笼火把愈来愈近了,姑娘一狠心跳下了悬崖。黄精跳崖后以为这一下必死无疑,可没想落到半山腰却被一棵小树挂住了,摔到了树边的一小块斜坡上。她只觉得浑身一阵阵火辣辣地疼,一下子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她幽幽地醒转,身子非常虚弱,四下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身下是万丈深渊。她见身边长着密密麻麻的野草,黄梗细叶,叶子狭长,开着些白花,便顺手揪下一把草叶,放在嘴里暂且充饥。一
次,她揪叶时拔下一棵手指粗的草根,放在嘴里一嚼,觉得 又香又甜,比那些草梗草叶好吃得多!打这以后,黄精姑娘便每天挖草根过日子,一边寻找上山的路。太阳升起又落, 月亮落了又升,转眼过了半年。一天姑娘爬上了一块大岩石后面,只见一棵酒杯粗的黄藤从崖顶上垂了下来,她抓住藤萝向上爬,这时才发现自己轻得像燕子一般,非常轻松地爬
上了山顶,连气都没有喘。 上了山顶,她径直朝西走去。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了一个村落,便走到一家门前说道:“主人家,请给 碗饭吃吧。”“吱呀”一声,门开了,里边走出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
婆婆,看了姑娘一眼说:“讨饭也不看看时间,人家大清早还没有生火呢,哪来饭吃啊。”说完又回屋去了。
“老妈妈请行行好,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有碗剩饭也 行。”黄精说道。老婆婆见她说得可怜,就开门让黄精进了屋,又去热了碗剩饭,烧了碗热腾腾的汤。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背柴禾老头儿进了门。老婆婆指着黄精对老头儿说:“这是个苦命的讨饭姑娘,她家乡闹旱灾,爹娘都死了,讨饭到这里,咱们就收下她做闺女吧!”老头儿看了看姑娘,点了点头。从此,黄精姑娘就在老婆婆家住下了。
日子一长。姑娘便把身世告诉了大妈、大伯。黄精遭难跳崖没死,全靠吃草叶、草根活了半年多,这下可叫大妈、大伯吃了一惊,都说姑娘命大、造化大。菇娘的遭遇渐渐地传遍了全村。村里有个采药老人,他听到姑娘吃草根能活这么长的时间,又见到黄精姑娘那么水灵灵的,就问姑娘吃的是什么样的草根。姑娘带着老人在山上找到了那种草。采药老人挖起放在嘴里细细地品尝,觉得味道清香甘甜,吃后身子又暖和,又舒服,精力旺盛。后来他把这种草根给病人
吃,病人吃后病情就减轻了,给老年人服用,老人身子骨就 渐渐变得硬朗了。因为是黄精姑娘发现的这种草,所以大家就给它起名叫 黄精。 传说三:无瑕禅师24岁时在山西五台山出家,法名海玉。两年
后他开始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后在安徽青阳县九华山结庐隐
居,刻苦修行。无瑕在九华山中隐居了 100余年,不带徒 弟,不见人,126岁时圆寂。后来崇祯帝派朝中王尚书来九华山进香,遍查附近山 洞,这才发现已经坐化了三年多的无瑕禅师的真身,其肉身已干枯,身旁有血经81本和一卷身世自传书。同年,崇祯帝派人送来御笔“应身菩萨”的匾额,并以金粉涂身。
无瑕禅师长期隐居深山,缺粮少食,何以能活到126 岁呢?原来,他就靠吃黄精、野果、丹参之类而得以生存。传言,后来无瑕禅师可以连续几天不进食,只吃黄精。他先后花费38年时间用血写成了 81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如今,这部血经还陈列在九华山寺内。
在古今诗词中,对黄精益寿之功颇多赞誉,如唐代诗人杜甫曾有“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客”的名句。杜甫酷爱种药。他在秦州时,见到太平寺泉水下流,就联想到此地如开辟一块药圃一定很好,随即赋诗:“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宋代《日华诸家本草》论曰:“黄精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长寿。”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乃至医学家的眼
中,确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甚至有“久服成仙”之 说。在《博物志》中,黄帝问天姥:“天地所生,岂有食之
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 之,可以长生。”【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
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本草考证】《雷公炮炙论》。 【名称】黄精 【别名】玉竹黄精,白及黄精,山生姜,鸡头参,【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1,补益,补气养阴,滋阴润肺,用于肺虚燥咳之症。2,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头晕耳鸣,腰酸足软等症。
3,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倦怠无力,口干食少,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
4,用于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 煎服,9-15克,因性质滋腻,易助湿邪,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以及中寒便溏者不宜服用。 【来源产地】
为百合科植物滇精或多花精的干燥根茎。 【参考资料】 《别录》:“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重楼,一名菟竹,一名鸡格,一名救穷,一名鹿竹。生山谷,二月采根,阴干。”
《日华诸家本草》:“益脾胃,润心肺。” 《本草纲目》:“补诸虚……填精髓。” 《本草正义》:“黄精不载本经,今产于徽州,徽人常以为馈增之品,蒸之极熟,随时可食,味甘而厚腻,颇类熟地,……补血补阴而养脾胃,是其专长。但腻滞之物,有湿痰者弗服,而胃纳不旺者,赤必避之。”
Powered by TCPDF (www.tcpdf.or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