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的学校》说课稿

来源:伴沃教育
《我们的学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的学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三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我们的学校》是西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介绍一所坐落在大山里的学校及学校里的孩子们认真学习一篇感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课文,通篇语言优美、生动,运用了较多的形容词和四字词语,以及对仗、顶针、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能让读者感受到山里学校环境优美,山里孩子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1.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理解并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词句。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快乐成长,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2.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山里学校的环境优美及山里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3.教学难点:

理解“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的意思,感受字里行间流落出来的孩子们内心的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二、说教法、学法

三、1.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课拟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情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引导学生会使用修辞手法及形容词在语言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2.学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解题质疑,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位,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

1.朗读课题,比较不同。

2.课题质疑。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我们的学校在哪?我们的学校美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交流读后学校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三)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这个环节,分成几步:①教师引领,渗透学法;②学生自学,运用学法;③朗读感悟,积累语言;④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1.教师引领,渗透学法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根据出示的提示朗读课文,集体交流对学校的了解。

(2)利用课件进一步明确方向,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他们的学校美不美?谁能说说他们在学校美在哪里?

2.学生自学,运用学法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试着理解“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和“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的意思,这是一个难点,若不细读课文,详加分析,一时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小组讨论找到答案。 3.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素养之一就是让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4.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创设和山里孩子初识,山里孩子像我们自豪地介绍自己学校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如同一首交响乐,让学生沉浸在其中朗读体会、思考讨论、表达运用,使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延伸拓展,激发情感

先让学生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学习的。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内心的情感,让孩子爱上学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对山里的学校有了新的认识。

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山里的学校,感受山里孩子的快乐成长,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