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扰民噪音的措施
对于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并依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施工机械。
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粉尘、噪音、振动、废气的监控和监测及检查工作。
选用低噪音设备,采取消音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23∶00时至次日6∶00时禁止使用电锯、电刨、砼振捣器等强噪音施工机具。
加强机械的经常性保养,使其噪声降低到最低水平。
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附近的敏感点进行噪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减少噪声污染的措施。
9、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为保证本工程顺利连续进行,根据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安排充足的施工机械,并且保证状况良好。设备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提前进场,并迅速组织安装调试完毕,具备运转能力。
工程机械的配置既要根据工程量及工期选择和确定数量,又要适当考虑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略有富裕,既要适合重点工程又要兼顾一般工程,使各机械得到合理的利用,发挥机械的最大效率。使工程的编制工期得到顺利实现。当遇到防洪等自然灾害时,所有机械及人员均无偿提供给业主统一调配。
施工机械、试验仪器采用汽车运至工地,轮胎式施工机械直接开进现场,履带式施工机械及试验仪器用平板车运至现场。
附表1《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表》。
1、概述
1.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兖州市牛王立交桥工程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国家、山东省及工程所在地各级地方政府发布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政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现场勘察、调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获得的资料。
我公司拥有的机械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工程实践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1.1.2编制原则
㈠确保工期的原则
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科学地、合理的安排施工计划进度,确保按总工期要求完成工程任务。
㈡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贯彻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㈢安全第一的原则
制定好安全措施,完善安全设施,健全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检查,严格安全教育,防止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㈣坚持文明施工,加强环保意识。
制定好文明施工措施,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增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减少扰民事件发生,树立我公司的良好形象。
1.2工程概况
兖州市牛王立交桥工程西起建设西路桩号1+750,东至龙桥路,全长1.225公里。包括上跨铁路主桥、铁路下桥涵改造、铁路引桥连接线及排水工程。
㈠上部结构
主桥采用三跨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结构(50m+72m+50m),引桥采用等高度预应力连
续箱梁,箱梁宽度为18.5m,双向四车道,桥垮布置为:188m(引道)+(25m+30m+25m+25m)+(25m+25m+25m)+(50m+72m+50m)(主跨)+(25m+25m+25m)+(25m+25m+30m+25m)+162m(引道)。箱梁采用单箱三室,悬臂长2.75m。桥面铺装9cm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层下设防水层。
㈡下部结构
墩柱:采用方形双柱式桥墩,墩柱中心距除主中墩为10.0m外,其余均为9.5m。墩柱接承台,除主桥中墩下设12根D=1.8m的桩,边墩设4根D=1.5m的桩外,其余墩柱下设4根D=1.5m的桩。桩基均为摩擦型钻孔灌注桩。
桥台:挡土墙组合桥台。桥台下设两排D=1.0m的桩,每排5根。
㈢引道部分
挡墙2.5m高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墙,2.5m高以下采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挡墙外露面采用料石贴面。
引道内填土要求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压实度达到≥96%,上部沥青路面结构同两头道路路面结构。
㈣设计标准
设计车速桥上:40km/h。
桥梁设计荷载:城市-A型。
道路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铁路涵洞下净空:5.0m。
跨铁路立交桥下净空:8.0m(满足电气化铁路改造的要求)。
地震烈度:按六度设防。
㈤主要工程数量
⑴桥梁工程
①钻孔桩: D1000 400 m;
D1800 1080 m;
D1500 1600 m。
②承台C30混凝土: 2840 m3。
③墩柱C30混凝: 650 m3。
④桥台C30混凝: 223.765 m3。
⑤连续箱梁C50混凝土:支架现浇 4392 m3。
挂篮施工 2859.68 m3。
⑥钢筋: 1762.24 T。
⑦精轧螺纹预应力钢筋: ⑧预应力钢绞线: ⑵道路工程
①路基挖土: ②路基土石方: ③路基填2:8灰土: ④安装立沿石: ⑤二灰碎石: ⑥水泥稳定碎石: ⑦4cm改性沥青AC-13I: 3180 m。
579.6T。
17742 m3
28000 m3
4300 m3
6092 m
61465.9 m2
46428.5 m2
46733.7 m2
⑧5cm中粒式改性沥青AC-16I: 46733.7 m2
⑨6cm粗粒式改性沥青AC-25II: 13112 m2
⑶雨水工程
①挖沟槽土方: 8458.57 m3
②雨水管: 1654 m
③检查井: 43座
④双箅雨水斗: 57座
㈥自然条件
⑴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第四系冲积平原。铁路以东道路两侧建筑物较多,以商业建筑、仓库建筑、单位宿舍为主,铁路以西两侧主要是工业厂房、农民住宅等,北侧有零星的村庄用地,其余大部分为农田;场区内地势较为平坦,原道路坡降大部分在0.2%以内。
建设大道原来按公路标准建设,无地下管线。
⑵地质特征
场区内无岩溶、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地表覆盖第四系冲积物,岩性主要为粘性土和砂土组成,分布较稳定。
⑶气候特征
所处区域属暖温季风大陆气候,春夏秋冬四季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平均值为708.2mm,年平均风速为2.8m/s,主要风向为南南东(SSE),频率为17%。
⑷水文特征
场区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以受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源,以人工开采和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途径。地下水位随季节及气象周期呈周期性变化,水位年变幅度在3~5m之间,动态类型主要为入渗、开采、径流型。地下水稳定埋深8.5~12.0m,平均10.45m,稳定水位标高36.5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⑸地震烈度
根据《山东省地震构造图》及《山东省新构造图》,场区附近的地质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但断裂不活动或微弱活动,对拟建场区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根据《建筑地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该地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㈦施工条件
⑴交通运输条件
兖州地处京沪、菏日铁路交汇处,铁路、公路运输发达,施工所用的大宗物资和大型设备都可以利用铁路、公路运至工地。
⑵施工材料
兖州及周边地区建材市场发达,经调查本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规格齐全,可本着“优质优价”的原则,选择质量可靠的大厂产品。
⑶水、电、通讯
施工用水、电、通讯从市内水、电、通讯就近接口处接引管线。
⑷人文社会状况
施工区域地处市内,人口密度很大,工地周围建筑物密集。当地社会稳定,经济比较发达,对工程建设比较支持,有利于本工程的实施。
㈧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⑴跨铁路主桥施工是本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连续箱梁的线性控制是质量控制重点和难点,确保铁路行车安全是安全控制重点。
⑵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采取特殊的混凝土配合比和防裂措施。
⑶工程地处兖州市内,道路两侧建筑物密集,给临时工程布置、施工运输带来困难。
⑷工程数量大,工期紧,设备投入多。
1.3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3.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良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1.3.2工期目标
本工程拟定2007年8月8日开工,2008年4月8日竣工,总工期8个月。
1.3.3安全施工目标
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重大责任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及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1.3.4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创建文明安全标准化工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