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来源:伴沃教育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 主题:有趣的故事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天洋/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相关要求

基于阅读: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积累课文中精彩词语、精彩句段。乐意与学生交流。

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中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教材分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有趣的故事”专题中的课文。裁缝慢条斯理,顾客急于求成,故事结局很有意思,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先借助表格梳理顾客和裁缝在几天里的不同要求和表现,在有序地复述故事。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教学重点,提取有关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是教学难点。 3.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教材”,第一学段已经做过,借助图片根据提示等讲故事的练习。三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从读中展开想象,来体会故事的趣味性。但与第一学段的课文相比,本单元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故事内容丰富,在梳理复述的过程当中较为困难。 教学目标:

1. 语言的建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性格。 2. 语言的运用: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评价任务

1. 通过教师讲解、精彩对话朗读、是生配合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朗读,发挥想象,从而体会人物性格。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和小练笔等方式提取有关裁缝表现的信息,学生能够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目标导入 温故知新 1. 回顾单元语文要素,引出本课核心素养目标。 2. 温故主人公及性格,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 回顾“顾客的要求”,并尝试复述。 活动一: 学习第一部分(1~13自然段)第一天,急性子顾客想让慢性子裁缝做冬装。 ①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回顾目标,师生共鸣,有目标的去学习。 通过教师讲解、精彩对话朗读、是生配合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朗读,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品读课文 梳理新知 ② 急性子顾客有什么要求? ③ 从哪里看出她是个急性子的人。(学生试读) ④ 尝试读出急性子顾客的“急”脾气。(师生合作读) 活动二: 学习第二部分(14~16自然段)第二天,急性子顾客想让慢性子裁缝改做夹袄。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1. 面对这么善变的急性子顾客,接下来的两天慢性子裁缝又是怎样应对的呢?请你一边默读课文17~29段,一边圈画裁缝的变现。 2. 角色朗读这一部分17~19,读出急性子顾客的等不及,慢性子顾客的不慌不忙。 3. 这位惊讶、愤怒地瞪大眼睛的顾客会说些什么?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1. 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裁缝说什么?你有什么启发? 2. 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活动二: 选做题: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完成目标二) 环节三 交流合作 放飞想象 学生能够发挥想象,从而体会人物性格 (评价目标一) 借助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和小练笔等方式,学生能够提取有关裁缝表现的信息,学生能够借助表格复述故事。(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回应目标 拓展提升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