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2上传)
1:[多选题]1、比较文学的特征有:
A:跨民族性
B:跨语言性
C:跨文化性
D:跨学科性
参考答案:ABCD
2:[多选题]2、以下属于法国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维尔曼
B:戴克斯特
C:韦勒克
D:梵?第根
参考答案:ABD
3:[多选题]3、美国学派提出的研究方法是:
A:影响研究
B:平行研究
C:形象学研究
D:跨学科研究
参考答案:BD
4:[多选题]5、跨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
A: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比较
B:文学自身内部的比较
C:文学与文人社会科学比较
D: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比较
参考答案:ACD柯仲平、《海夜歌声》、《风火山》
5:[多选题]6、关于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的正确理解有:
第 1 页共17 页
A:“比较”只是方法论
B:“比较”意味着跨国别、跨文化的比较
C:任意将两个具有跨越性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称为比较文学
D:必须强调“比较”是就文学而言的,如果其落脚点与归宿不是指向文学本身,再优秀的比较我们也不能称为比较文学
参考答案:BD
6:[多选题]8、渊源学按照其表现形态又可分为多种:
A:“印象”的渊源、
B:口头的渊源
C:书面的渊源
D:孤立的源流
参考答案:ABCD
7:[多选题]9、根据媒介的具体方式不同,媒介学将媒介分为:
A:个人媒介
B:环境媒介
C:文学媒介
D:政治媒介
参考答案:ABC
8:[单选题]4、提出\"阐发研究”的是:
A:美国学派
B:法国学派
C:中国学派
D:日本学派
参考答案:C
9:[多选题]7、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作家的影响
B:作品的影响
C:文学样式的影响
D:文学之间的影响
参考答案:ABC
10:[多选题]10、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
A: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联系”,而不是文学现象之间的非事实的审美性的类同关系; B:平行研究更多采用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方法;
C:影响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研究。
D:平行研究注重“事实联系”,而不是文学现象之间的非事实的审美性的类同关系;
参考答案:AB
1:[多选题]以下属于比较文学范围的是:
A:李白与杜甫比较
B:《红楼梦》与《百年孤独》比较
C: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
D:近体诗与十四行诗比较
参考答案:BCD
2:[多选题]以下著作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有
A:《理想国》
B:《诗的艺术》
C:《诗论》
D:《诗学》
参考答案:AD
3:[单选题]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
A:《艺境》
B:《谈艺录》
C:《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
D:《解释学与哲学》
参考答案:C
4:[多选题]文类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可分为:
A:文学的分类研究
B:文学体裁研究
C:文类理论批评
D:文类实用批评
参考答案:ABCD 5:[多选题]套话的特征可以说集中表现在
A:以特殊代一般,即将表语与主要部分相混淆;
B:以现象代本质,从而制造了一种对立的等级
C:以历史代替现实,用过去的形象取代现在的事实;
D:以自然代文化,即将自然属性与文化本质相混淆。
参考答案:ABD 6:[多选题]巴柔指出形象渗透出的基本态度及象征模式有A:“狂热”
B:憎恶
C:“亲善”
D:异化
参考答案:ABC 7:[多选题]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A:风格比较
B:概念、范畴、命题的比较
C:整体比较(体系、形态、精神、模式、观念等的比较)
D:综合研究
参考答案:BCD
8:[多选题]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有
A:韦勒克
B:雷马克
C:基亚
D:韦斯坦因
参考答案:ABD
9:[单选题]1958年9月在美国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届年会上发表《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著名讲话的是
A:韦勒克
B:梵?第根
C:基亚
D:韦斯坦因
参考答案:A
10:[多选题]以下著作是钱钟书所作的有
A:《管锥编》
B:《宋诗选注》
C:《诗论》
D:《人间词话》
参考答案:AB
1:[单选题]1931年梵?第根出版了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
A:《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B:《比较文学的危机》
C:《比较文学论》
D:《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在国际比较文学界较早倡导\"和而不同”的原则的中国学者是:
A:钱钟书
B:乐黛云
C:李赋宁
D:王国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