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急方案

来源:伴沃教育


杭州.良渚.九衡公寓(基坑工程)

应 急 预

杭州郡原居里房地产开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5日

一.工程概况

杭州良渚九衡公寓项目位于良渚镇东西大道东侧,在建良周路南侧,104国道北侧。建筑面积10627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7587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0400平方米,主楼7幢11层及1-2层裙房组成,地下1层,开挖深度约5.0米。

该工程为重点建设项目,总体目标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杜绝重大伤亡,减少一般事故,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力求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达到杭州市“标准化”工地标准。

二.应急预案的措施:

1.根据地下室基坑工程的特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险情:土方坍塌,雨季基坑排水,围护桩渗水,边坡失稳道路下沉,地基土产生渗水、流砂,触电。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2.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总包牵头,各分包配合,业主统一安排。集中力量,针对险情及时组织快速有效抢险措施。 三.安全排险救助的基本原则:

1.及时的原则:包括及时撤离人员,及时报告(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当已投保建筑施工安全保险时)和及时进行排险救助工作;

2.“先撤人,后排险”的原则:即在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险情之后,应首先将处于危险区域内的一切人员先撤出危险

区域,然后再有组织的进行排险工作;

3.“先救人,后排险”的原则:当有人受伤或死亡,应先救出伤者和撤出亡者,然后进行排险处理工作,以免影响对伤者的及时抢救和对伤者、亡者造成新的伤害;

4.“先防险,后救人”的原则:在险情和事故仍在继续发展或险情仍未清除的情况下,必须先采取支护等安全保险措施,然后救人,以免使救护者受到伤害。救人要求“急”,同时也要求“稳妥”,否则,不但达不到救人的目的,还会使救助者受伤。增加新的抢救难度。

5.“先防险,后排险”的原则:在进入现场进行排险作业时,必须先采取可靠支护等合适保安安全措施,以避免排险人员受到伤害。

6.“先排险,后清理”的原则:只有在制止事故继续发展和排险情以后,才能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但这一切。都必须遵守事故的处理程序规定和得到批准以后,才能进行。

7.保护现场的原则:在事故调查组未决定结束事故现场原状之前,必须全力保护好现场的原状,以免影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保护事故现场是所有人员的责任,破坏事故现场是违法行为。

四.排除救助工作基本要求:

安全排险救助工作是一项对时间性、技术性和安全可靠

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各种要求和困难交织在一起,既要救人,又要护人,既要排险,又要保护现场,既要快速,又要稳妥,矛盾很多,常会在事故到来时出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排险和急救技术的日常教育和培训不足,是发生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安全排险技术,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预防上。 五.土方发生坍塌预案措施

1.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2.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撬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重大事故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素地进行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3.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4.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

查处理;

5.由企业及时善后处理组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对伤残人员予以安置和对财产予以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六.雨季基坑排水措施

1.项目部应每天与气象台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若遇到异常天气,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拖。

2.组织20名精明强干的工人作为应急小分队,要求成员身体素质好,能吃若耐劳,是一支打硬仗的抢险队伍。

3.材料部门应提前做好排水,抽水设备器材,防雨抢险工具准备。 材料计划

污水泵 12台 水管 30 麻袋500 铁锹 30把 雨衣 30 塑料布2000M2

4.雨季来临之前,项目部安监人员组织各项目负责人及职能部的负责人参加,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着重检查各基(沟)坑顶是否设有挡水围堰,用电线路是否绝缘良好,电焊机等用电机械接地是否灵敏有效,场地排水是否畅通,材料库房是否漏雨以及消防器材是否齐全等,检查应有重点,应查细,对施工现场的每个死角不能放松,检查时应由安监人员做好记录,及时整理经领导批准后通知各项目负

责人进行限期整改,责任到人,对于整改项目应经安监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同时应做好记录。

5.生活临建,加紧施工排水渠保障雨季来临排水通畅。 6.雨季施工中,基坑、沟(管)坑顶四周(在安全防护栏杆内侧)用袋装土设置高300mm、宽500mm的挡水围堰,坑边坡用塑料布覆盖。

7.雨季开挖基沟、坑时,开挖的边坡为1:0.75,挖出的土方及时运走,不得堆在坑顶两侧。

8.雨季施工的各种沟(管)道,采取分段开挖,分段施工,严禁一次性大开挖,若遇下雨,基坑一旦充水,用清水泵抽水,雨季前施工项目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

9.基坑挡水围堰经常进行检查、加固,坑内积水坑、排水沟完善,大雨来临时如发现渗水,冲垮的地方要及时组织抢险,以免基坑遭雨水浸泡。

10.基坑内积水时及时用污水泵排走。对于开挖的深基、深坑,在雨季施工时,基坑底必须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预制场地应平整夯实,排水畅通,严禁积水。

11.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在雨后必须清除模板或钢筋骨架内的泥沙和混凝土面上的杂物后,在进行施工。在雨季中,若钢筋锈蚀严重,在下料使用前必须将表面锈皮清除干净,必要时,应对钢筋配置场地的钢筋采取遮护措施。

1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遇大雨,应采取临时遮盖措施,

防止雨水对混凝土造成冲刷,本施工段完成后,应停止浇筑作业,尽量避免雨天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13.土方回填时,土源用彩条布覆盖,土料和土层的含水率应适中,若含水率过大,应晾晒,以免含水率过大,碾压出现橡皮土。土的含水率施工前根据土质情况由实验室做完击实试验后确定。

14.雨季中,应对开挖到设计标高的基坑(沟)的基底,做防护措施,以防雨水灌入、浸泡地基。 七.围护桩漏水封堵措施

(一)、在基坑四周紧靠桩的位置挖土时,如果出现漏水位置现象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先回填此处,并记录此处的位置。

2.在该处所对应的桩轴线外侧重新设置旋喷桩以达到止水的效果(旋喷桩施工的时间应避开地下水位的变化时间)。

3.开挖回填土。

(二)、在基坑开挖过程当中,如果桩间土出现渗水流沙现象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先用沙袋压在洞口处,以防止流沙现象进一步加剧。 2.等流沙现象稳定后,从上至下按层取出沙袋,每取一层,则在洞口处打入50mm*100mm*600mm方木若干,方木的端部缠棉纱一团(棉纱主要用于过滤水,以防止流沙再一次产生)。

3.在洞口的中央处预留一根Φ50的钢管,插入土中的端部用铁砂网堵口,外管口打一内丝口(在处理好流沙并喷射细石混凝土后,将管口用堵封封口)。

4.方木压毕后,在方木的表面用同前所述方法喷射细石混凝土,此时,漏水从管口流出。

5.待喷射细石混凝土浇筑3d后用堵封封住预留钢管管口。

(三)在基坑开挖过程当中,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技术进行桩间土的加固。

1.在基坑四周紧靠桩的位置先挖土,其深度为500-1000MM,宽度为2000MM,并观察桩间土的变化。

2.清理漏出桩表面的泥土。

3.用Φ6@600的水平钢筋与桩钢筋连接,并在竖向设Φ6@200的钢筋形成钢筋网片。

4.喷射细石混凝土100MM厚。 八.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施工现场所有电气设备的操作必须有专人持证上岗操作,电气的检修必须有专职人员完成,落实专人负责制,对用电设备、电线及所有开关每月检查一次。

施工现场若发生触电事故时,项目部应组织救援小组救援,按照事故报告制度进行报告,现场救援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一)、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脱离电源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脱离电源的方法。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

1.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

2.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注意: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

3.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4.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注意:千万不要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

5.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

6.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7.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8.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坚持就地正确抢救,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抢救。

9.呼吸、心跳情况判断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10.救援小组应根据伤者伤情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如:拨打“110”或“120”。

(二)、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派修电工做好安全措施,对现场进行检查,找出事故源头,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九.基坑边坡失稳道路下沉加固措施

1.根据场地施工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时应对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变形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以便设计

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基坑支护施工安全。

2.基坑西侧围护桩距人行道较近,土方开挖时很容量造成滑坡。因此坡面应采取Φ6@300钢筋绑扎,80厚细石砼护坡。局部位置高差较大,坡面陡,加设复合土钉墙支护。

3.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施工质量和降水方法,基坑内土方开挖应分层,分区进行,不得一次开挖到底或超挖;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封底,防止暴露时间太长。

4.管理人员每天巡视基坑,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对位移超过极限值,应采取坑外注浆法加固。预先准备好机具设备,材料。主要是:压浆泵、液压钻机、灰浆搅拌机、灌浆管、压力表、水泥、速凝剂等。 十.地基土流沙、渗水应急措施

1.基坑开挖时采取有效降排水方法,将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以防地基土的扰动,塌方、渗水、隆起现象

2.开挖基坑四周,或基坑中部设置排水沟,在四角或每隔20米设集水井,用污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外。

3.基坑明排水,排水沟截面不小于0.6M,深度为0.5M,集水井深大于1M,井壁用竹笼、钢筋笼或木方、木板支撑加固。基底以下井底填以20CM厚碎石或卵石,水泵抽水龙头包以过滤网,抽水应连续进行。

4.根据基坑实际情况,如明沟排水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考虑淤泥质土渗透系数小,故采用电渗井点降水。沿基坑四

周外围布置轻型井点管,距井点内侧1M处插入直径50CM

钢管作阳极,并成平行交错排列,通电后,保持连续抽水,地

下水位逐渐下降,有效防止基坑流沙现象的产生。

5.根据地质报告,地下室基础施工面为淤泥质土,含水量较大,渗透系数较小,C15砼垫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地基土加固措施,基坑底满铺25厚毛石垫层或采用粉体喷射法加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