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

来源:伴沃教育
    能源与环境    Energy and Environment

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

张  斌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36)

摘要: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比2007年降低33%~37%。

关键词:能源消费;电力消费;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5(2009)03-0028-04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primary energy and power

consumption, whether gross or per capita, will still grow rather rapidly, with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ingmore dramatically. The objectives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in China should continuously lowerspecific carbon intensity, which mean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y mix should be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Scenario analyses show that the carbon intensity of China in 2020 may be 33%~37% less than that of 2007.

Key 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scenarios analysis

1  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电力消费的一般规律

1.1  一次能源消费

图1是美、英、德、日和韩5国的能源消费强度随人均GDP变化的历史趋势,由于数据源的限制,5国的时间跨度不尽相同,美国1900~2007,日本1955~2005,英、德、韩均为1970~200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能源消费强度都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英德2国的数据只限于工业化后期)。美、日、韩3国的能源消费强度分别于1930年、1970年和1997年达到顶峰,分别是每万美元10.78t、2.34t和5.60tce。通过曲线拟合发现,从工业化后期开始,各国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GDP都呈现出某种互逆的倒数关系,即两者的乘积——人均能源消费都趋于一个稳定的水平。

由此,可以得出,在工业化后期以前、能源消费强度未达到顶峰时,人均能源消费都将快速上升;进入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人均能源消费将逐渐趋近于一个稳定的水平,如图2。

收稿日期:2009-02-06

作者简介:张斌,男,高级工程师,现从事能源环境和技术经济研究。

1.2  电力消费

人均用电量方面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其长

期趋势总是在不断递增,如图3,只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增速有所放缓。

28

第31卷 第3期 2009年3月  Vol. 31  No. 3  Mar  2009

    Energy and Environment  能源与环境线都非常相似,且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两国的能源电力消费都呈现加速上涨态势。因此,可以对比韩国工业化中期以后(即1970~2005)的发展历程,来把握我国今后的发展趋势。

从消费总量看,除后发工业化国家韩国外,1973年都是各国能源消费趋势的转折点,最明显的是德英两国,1973~2005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到1960~1973年间的10%,如表1。而各国用电量的增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且无论在哪个时段,各国用电量的年均增速始终快于一次能源消费量。

表1  各国一次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美国能源消费/1960~1973能源消费/1973~2005电力消费/1960~1973电力消费/1973~20051.020.322.150.75英国0.790.081.231.07德国1.580.031.830.52日本1.170.611.341.61韩国0.881.091.770.85韩国1970~2005年人均能源消费、人均用电量相对于人均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是1.07和1.73。韩国在1980年(人均GDP约3220美元)以后,人均用电量、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GDP都呈加速上涨态势,如图5。即使在其经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1995~2000年间,人均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也高达1.23和1.80。

整体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能源电力消费总体还处于“爬坡”阶段,2007年人均GDP刚达到1820美元,人均能源消费首次突破2tce,人均用电量2457kWh,分别相当于韩国20世纪80年代初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因此,可以预期,我国在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

1.3  中韩两国的对比

对比我国1980~2007年和韩国1960~1980年间能源电力消费增长,如图4,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时间尺度还是增长倍数来看,两国的消费曲

Vol. 31  No. 3  Mar  2009第31卷 第3期 2009年3月

29

    能源与环境    Energy and Environment

为4‰,则2020年人口将达13.9亿。

人均GDP年均增速 (1)根据十七大报告,2020年我国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即达到约4000美元的水平,则2007~202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约6%。(2)如表2,1980~2007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为8.8%,2000年以来更有加速上涨态势。考虑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将2007~202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的高方案取为8%。

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表2表明,我国在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都大大高于此前的水平,且电力消费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参考5国的历史数据,并综合考虑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和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等因素,本文选取2组弹性系数——(1)0.6和1,(2)0.9和1.2。2020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约3.18~4.95tce,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4.2亿~68.8亿tce;人均用电量将达5240~8090kWh,约是2007年的2.1~3.3倍,全社会用电量将达7.3万~11.2万亿kWh。考虑当年新增装机的影响和我国电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取利用小时数为4600h(1979~2007年平均水平),则2020年需要发电装机容量为15.8亿~24.4亿kW,人均装机将达1.137~1.755kW。

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一次能源消费量。

2  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情景方案

各国能源电力消费历程可总结如表2。鉴于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历程和韩国较为相似,表2专门给出了韩国的分段历史数据。

基于以下边界条件和假设,得出我国2020年能源电力消费的4种情景方案,如表3。

人口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以内。200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至6‰以下,以后逐年下降,2007年降至5.18‰。取2007~202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表2  各国能源电力消费历史数据    (年均增速及弹性系数)国家/时段5国/1960~2000韩国/1970~2005韩国/1980~1995韩国/1995~2000中国/1980~2007中国/1980~2000中国/2000~2007人均GDP年均增速(%)2.745.707.223.508.828.499.77人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541.071.031.230.510.350.93人均用电量弹性系数1.271.731.401.800.910.761.303  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结构及碳排放强度

结合4种情景方案和以下边界条件,可以得出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和电力消费结构,如表4。

(1)根据核电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有望达到6000万kW、3亿kW、1亿kW和3000万kW。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20年,火电供电煤耗要降至320gce/kWh。

(2)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和生物

表3  2020年能源电力消费情景方案人均GDP情景方案一(低方案)二(中方案1)三(中方案2)四(高方案)年均增速(%)6688人均能源消费年均增速(%)3.65.44.87.2人均用电量年均增速(%)67.289.6人均GDP(2000年美元价)3872387249374937人均能源消费(tce/人)3.183.973.694.95人均用电量(kWh/人)5240606666828090能源消费总量(亿tce)44.255.251.368.8全社会用电量(亿kWh)728368431792880112451发电装机容量(亿kW)15.818.320.224.430

第31卷 第3期 2009年3月  Vol. 31  No. 3  Mar  2009

    Energy and Environment  能源与环境质发电的利用小时数分别取5000、3500、3500、7500、2000和6000。

(3)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城镇燃气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及进口天然气、LNG的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有望达到3500亿m3,而天然气发电装机也有望增至7500万kW左右。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5.63亿t。

4种情景方案中,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均有所提高,其中前3种情景清洁能源占比翻番,增幅最大的是情景1,从2007年的10.8%提高到2020年的23.9%,其次是情景3、情景2,分别是20.6%和19.1%。除情景4外,煤炭占比均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情景1,从2007年的69.5%降至2020年的57.9%,情景3和情景2的降幅分别为5.8和3.2个百分点。4种方案中,石油消费占比都有不同程度

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情景4,达到8个百分点。

2020年,我国发电结构依然以煤电为主,但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情景1最低70.6%,中方案的降幅约5~7个百分点,情景4中煤电占比依然超过80%。2020年核电发电量比2007年增加了6倍左右,而核电占比只增加了1.1~2.3倍,至

图6  2020年我国单位能耗碳排放和单位发电量碳排放情景

图7  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情景

4%~6.2%。可再生能源方面,尽管水电的发电量比2007年增加了1.5倍左右,但水电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则增加了10~16倍,至3.4%~5.2%。

4个方案中,发电耗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42%提高到50%左右,情景3最高

57.5%,情景2最低48.5%,

表3  2020年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结构低方案和高方案都在52%左单位:%2007年69.519.73.57.32007年81.91.91.514.40.30.142.0低方案(情景一)57.918.210.313.6低方案(情景一)70.66.23.614.42.72.552.3中方案1(情景二)66.314.58.310.9中方案1(情景二)74.65.33.112.42.42.148.5中方案2(情景三)63.715.78.911.7中方案2(情景三)77.04.82.811.32.21.957.5高方案(情景四)72.911.76.68.7高方案(情景四)81.04.02.39.31.81.652.0右。

能源消费强度方面,2020年我国每万美元GDP能耗下降最多的是情景3和情景1,分别从2007年的11.07tce降至7.47tce和8.20tce,情景2和情景4的能源消费强度都在10tce左右。然而,即使是单位能耗最低的情景3,也比5个发达国家2005年的水平高出很多,因此,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降低能源消费

(下转第27页)

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2020年发电量结构煤电核电气电水电风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Vol. 31  No. 3  Mar  2009第31卷 第3期 2009年3月

31

    Expert Forum  专家论坛表1  1981~2005年铁路企业能耗结构的变化单位:%年份原煤燃油电力1981~198589831986~1990771581991~19955925161996~20004036242001~200527393499%以上用内燃和电力机车牵引,牵引动力结构的变化使能源消耗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由过去以用煤为主发展到目前以用电和用油为主。也就是说,牵引机车类型和比重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与此相应的能源结构的变化。表1显示了从1981年至2005年期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铁道节能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材料整理。修建13条总长达13364km的高速铁路和大约有20个城市扩建和新建城市轨道交通。

纵观电气化发展的历程,单纯的电气化铁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需要,改进的方向是迈向高速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就已进入建设高速电气化铁路的新时期,修建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国家越来越多,列车运行的速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欧洲已经突破了国界,向路网化、国际化发展,高速电气化铁路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德国的ICE3型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限制为每小时230km。在提速试验中,最高时速达到了每小时369.44km,有望在正式运营中时速达到每小时330km。因此,发展高速铁路可以有效提高电力机车使用比重,推进铁路“以电代油”进程,降低能耗,替代石油,改善铁路运输能耗结构,进而改善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能耗结构。

中国铁路几十年来致力于牵引动力结构改革,从过去以蒸汽机车为主,转变到以内燃、电力机车为主。过去80%以上用蒸汽机车牵引,现在变为(上接第31页)

强度将是我国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必须始终坚持的发展主题。

单位能耗碳排放和单位发电量碳排放是能源结构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综合反映,如图6。情景1的能源结构更加优化,2020年单位能耗碳排放降至2tCO2左右。单位发电量碳排放方面,4种方案和2007年相比均有较大改善,情景1仍是最低的,约594gCO2/kWh,接近美国2005年的水平。

图7是单位GDP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的结果。能源消费强度和结构决定了2020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要降低碳排放强度,必须同时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两方面着手,这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2020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将增至和英德日韩4

间铁路企业能耗结构的变迁情况。如以5年为一个时间区间,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能耗结构的历史变迁。1981~1985年间的机车能源消耗结构,原煤占89%的比重,燃油占8%,电力仅占3%。在经过了3个5年时间后,到2001年至2005年期间,能源消费结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煤比重下降至27%,燃油和电力分别上升至39%和34%,其中燃油上升至第一的位置,电力所占比重仅次于燃油。铁路企业的能耗结构在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后,已从以原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为以燃油和电力并举的能源结构,至“十五”期间已形成了相对优化的能源结构,与我国整体能耗结构相比较,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从表1还可以发现,尽管“十五”铁路企业能耗结构中燃油所占比重仍高于电力,但其增长速度已经大大减缓,已从十五期初的11%的增速降至期末的3%;而电力增长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从十五期初的8%升至期末10%。可以预测,随着中长期一批高速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铁路企业能耗结构还将会得到极大优化,最终会形成以电力消耗为主的更为合理优化的能源结构。国2005年相当的水平,但依然不及美国的一半。

4  结论

(1)在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增速更快于一次能源消费。

(2)情景分析表明,2020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将达3.18~4.95tce,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4.2亿~68.8亿tce;人均用电量增至5240~8090kWh,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3万亿~11.2万亿kWh,需要15.8亿~24.4亿kW发电装机容量,人均装机约1.137~1.755kW。

(3)要降低碳排放强度,必须同时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两方面着手,这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情景分析表明,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有望比2007年降低33%~37%。

Vol. 31  No. 3  Mar  2009第31卷 第3期 2009年3月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