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松鼠说课稿

来源:伴沃教育
10 《松鼠》说课稿

实验小学秀峰

一、说课标

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五年级学生要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针对《松鼠》一文,教材的意图使学生在精读《鲸》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的阅读知识。因此我确定本文在知识方面,学生应认识11个生字,能用“先……再……然后”造句;能力方面,学生应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抓重点字、词、段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情感价值方面,使学生感受小松鼠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二、说教材

《松鼠》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教材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松鼠》作为科学小品文,它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把这篇文章安排在精讲课文《鲸》的后面,其目的是要在学生认识平实说明文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认识小品说明文。《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乖巧的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激起了学生喜爱松树感情。所以这也是一篇融科学与人文素养于一体的说明文。

- -

作为略读课文,著名教育家叶圣先生在《略读教学举隅》中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到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特点,感受松鼠的可爱。难点是体会作者用准确、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三、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他们乐于表达和交流,但对如何运用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将事物之间的规律阐述清楚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说明方法的妙用,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成为本节课考虑的难点。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名学生偏科,不太喜欢语文学习。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学生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还有三五个学生连最基本的词句都不能准确理解,一篇课文更是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很低。因此可以看出本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

四、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文是比较浅显的文章,介绍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 -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课堂一开始,我运用多媒体出示松鼠的图片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情感。

2、运用朗读体会法。朗读就是赋予作品以生命。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容、发展语言、冶情感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容的理解。

3、运用鼓励、欣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在动力。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场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小组合作,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容的同时,能联系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积累。

2、美读训练法。以“看、读、听、说、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提问、思考、讨论、交流、体会,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多种语文实践中得到锻炼。

- -

六、说流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大致如下步骤:

环节一:竟猜谜语,导入课文(5分钟)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期待。所以刚一开课,我便告诉学生们,今天要认识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我先不告诉你们,出几个谜语考考你们:

a.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歌,喜欢吊嗓子。

b.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像当家人,一早催人起。

c.一物生的真可爱,也会跑来也会跳,她的身子很灵巧,身上穿着灰皮袄,树上走树上跑,还在树上睡大觉。

d.一条美丽大尾巴,一小小尖嘴巴,忙忙碌碌采松果,跳到树上有跳下。

让学生汇报交流,顺势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再读,从整体感知.”因此,我让学生先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松鼠的?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读后让学生交流,这样为下文第三个环节的阅读探究做好铺垫。

- -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出生字生词,讨论查证。

问题一:请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动物”的句式说话。(师生共同归纳出松鼠的一些特征,板书)

2、从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松鼠的这些特征。(板书文章的结构)

【设计说明】通过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对松鼠的整体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新课程《语文课标准》对五年级学生的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概括能力。

环节三:自读课文,合作探究(5分钟)

1.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找出文章中相应的段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设计说明: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文章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的结构特点。

2.讨论:第1段中的“漂亮、乖巧、驯良”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设计说明:使学生明确课文课文是根据第一段“漂亮、乖巧、驯良”三个词的顺序写的,先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再说明其习性。这样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 -

环节四:再读课文,品读感悟(12分钟)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教学中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基于这一认识,我将根据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品析松鼠的可爱。

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从四个方面组织归纳。

1.外形的美丽。

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面容清秀”“玲珑”“美丽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接着通过各种读,来进一步松鼠的美丽以及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动作的机敏。

抓重点句“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

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

3.搭窝时的聪明。

- -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同时指导学生必须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

小结:看来,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作用还真不小呢。

集体读这部分,进一步认识连词的作用。

4.吃食时的有趣。

要让学生知道松鼠平时吃什么,怎么吃。同时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他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他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进行教学。

环节五:揣摩语言,体味运用。(5分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此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认识小品说明文语言极富文学性的特点,为后面本单元的习作训练打好基础。

1.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 -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在“触动”后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再比如“他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句中的“有时”同样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语言生动:

例: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环节六:课文小结(2分钟)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抓住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对说明对象——松鼠的细致观察,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这小生灵的挚爱。生动的说明语言激发起读者心珍爱生灵的美好情愫,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阅读说明文、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你们的慧眼,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设计说明】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总结,会比由老师执笔的效果来得好。这更体现了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的教学方法。

环节七: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课后去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

- -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环节八: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依本文的行文思路,采用提纲式板书。便于帮助学生抓住要点进行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10 松鼠

总写松鼠漂亮、乖巧、驯良 讨人喜欢

分写松鼠外形(面容、身体、四肢、尾巴)漂亮

性格(活动围、活动时间)驯良

行动(行动、搭窝)乖巧

补充说明(生育情况、爱干净习性)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