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第l期 广东省农业产业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的机制与政策选择 方伟,张禄祥,万忠 (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产业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产业融合4个阶段,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对农 民增收的作用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分析广东农民收人业务组合,配合农业产业创新各个阶段的作用,可以发现农业产业创 新对广东省农民收人组合中各个业务优化的途径,通过建立分类指导的产业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广东农业科技产业化体 系和名牌企业建设,可以使得广东省农业产业创新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关键词:产业创新:农民增收:收人业务;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08)O1一O099—03 Mechanism that agriculture industry innovation promotes peasant income-increase and the policy choice in Guangdong province FANG Wei,ZHANG Lu—xiang,WAN Zhong (/nst/tute ofthe Sci—tech Information,Guangdong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The industriM innovation may divide into four stages,which are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the product innovation, he markett innovation and the industry fuses,Each stage mutually relates is mutually independent,and the ̄nction to prove the farmer's income is diferent,through analyzes the Guangdong farmers income service mix,and the coordinate agriculture industry innovates each stage function,may discover the a cultural industry innov ̄ion receives the way to the Guangdong Province fsrnler which in the combination each service optimizes,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classiifcation instruction industiarl innovation drive mechanism,strengthens the Guangdong a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system and the name brand enterprise constructs,may cause the Guangdong Province agriculture industy tro innovate is more suit for proving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industialr innovation;the farmer additionally receives;income service;policy 创新的概念是熊彼特于2l世纪初提出的。“创新 就是把生产因素按一种新的方法组合起来。它包含着 新的组合之实现【lJ1’。针对农业产业创新理论界存在许 ’多探讨。齐振宏提出要发挥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整体效 度【5J。当前广东省农业产业创新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农 民收入的提高,由于各个农村产业对农民收入作用相 差很大。只有采用不同的途径才能通过农业产业创新 促进农户增收。 益,需要树立系统观。整合政府和市场有形和无形两种 资源优势,构建技术创新过程的四大支撑平台[21。陈纪 堂等提出发展有机茶叶是广东产业产业的创新之路[31。 孙良嫒等针对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提出了3个方面的对 策,即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与要素市场,实施积极的政府 1广东省农业产业创新现状 1.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广东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途径包括农业科技 公关、星火计划、建立科技扶贫体系,在技术上重点支 持种子种苗工程、农产品加工保鲜、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研究与开发、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并 争取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加强了星火培训工作, 支持政策以及促进各种农业组织制度在自发演进之中 不断创新和完善[41。王献方从农地制度、产业化经验、科 研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广东省农业体制创新制 收稿日期:2007一l1—26 建立了一批得力的农村科技骨干队伍,并建成一批起 引导作用的贫困山区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十五”期间 广东省星火项目投入情况见表l。 作者简介:方伟(1979一),男,硕士,研究实习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00 ∞∞∞ l 2 3 4 表1广东省“十五”期间星火项目执行情况 4 6 8 3 m 星火项目倾 年度 元,但牛奶的产量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 的9.18万t上升到2004年的10.94万t.另外蔬菜产 业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一方面农户蔬菜收人呈现递减 趋势。另一方面蔬菜种植面积却呈现递增趋势。渔业是 广东省临海、临江农民的重要收人来源。据统计广东渔 业人口约有200多万人。渔业人口的人均年收人超过 旦垫 全塑!互 总数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其他 国家财政省财政 船 舳 m舛 0 0 6 000元.但国有渔业企业几乎80%都处于亏损状态. 而且渔业收人在农民的收入比重也在逐年下降.水果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4)、国家星 火产业报告(2000-2004)。0 0 截至2003年.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已达 18家.省级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园20个。大学 鼹∞ ∞ 科技园和海洋与水产、林业、环保等专业高科技园区8 个.园区总产值达5 500多亿元,∞ :2 加 ¨ 成为广东省科技成果 转化体系的重要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技情报 所等服务于“三农”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占广东 省科技服务机构的1/3强。 1.2农业市场体制创新 目前.广东省有农业龙头企业1 083个.固定资产 总值达264亿元,年销售收人760亿元(含专业市场交 易额),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97 家.年销售收人1亿元以上的有150家。1 083家龙头 企业带动农户265万户。增收51亿元。户均增收1926 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范围扩大,内部管理制 度逐步完善。发展加快。省试点单位从20个增加到50 个.其中3个被农业部确定为试点单位。据统计,全省 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 042个,带动农户83万 户.会员l1万个,带动会员平均增收10%~30%。这些 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农产品供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2广东省农户增收的业务组合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1~2005年,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人分别增长3.3%、3.8%、3.6%、7.7%和7.4%,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0年的3 654.5元增加到 2005年的4 690.5元.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 2000年的1 362.2元增加到2005年的2 562.4元,是 农村居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在种植业中, 花卉产销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2005年,广东省花卉 种植面积已扩至近8.6万hm ,产值超过100亿元,所 以打工和花卉产业逐渐成为广东省农民增收的明星产 业:农民收入构成中畜牧业收入成逐年降低的趋势,从 2000年人均牧业收入278.31元降到2004年的258.37 产业对农民收人的带动作用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广东 省农民水果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94.97万hm 增加 到2004年的98.万hm 。但另一方面果农对种植水果 的前景普遍堪优。粮食、茶叶和蚕桑一直是广东省农业 的传统产业。但近年来,这些传统行业的产品增长和对 农户的收人贡献均处于相对较低状态。根据各个产业 产品市场情况以及对农户收人贡献的高低,利用管理 学中的业务分类图。可以将广东省农村产业对农户增 收组合的作用归纳为“明星”、“问题”、“金牛”和“瘦狗” 4类业务。见图1。 高 明星: 问题: 收 打工 渔业 八 增 花卉 水果 长 低 金牛: 瘦狗: 室 奶牛 粮食 蔬菜 茶叶 桑蚕 高 低 市场增长率 图1 广东省农民收入业务组合示意图 3产业创新优化广东农户增收业务组合的机 制 由于各个产业在农户收人组合中的作用不同,其 发展的状况也有差别。所以对产业创新的要求也不同: (1)对于处在“明星”地位的打工和花卉产业,应该重在 促进产业融合。也就是通过政府引导合理地促进农村 和城市产业的连接和融合,但由于二者的性质不同,打 工和花卉产业对产业融合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对于提 高农民打工收人.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得农 民在转出农业领域时阻力减少,另一方面可以扶持一 些农民工进人比较多的行业。加强他们与农民的联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从而减少农民转出农业的阻力;对于花卉产业而言。由 于目前利润和市场情况较好,农户有采用新技术的动 力,龙头企业也有研发的自发动力,产业融合主要任务 应该是重在促进资金融合和促进前向、后向产业的融 合,也就是拓宽投资来源,同时建立为花卉产业提供服 务的体系。(2)对于处在“问题”业务地位的渔业和水果 产业,由于其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很大。但是市场情 况不景气,从目前广东省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渔业产品 和水果的需求增加很快,但农户却难以把握市场.所以 优化该业务只能通过市场创新:一是塑造产业的竞争 规则,由于广东省渔业和水果产业前几年的效益较好。 现在大量的农户和龙头企业进入。普遍面临产品质量 标准和产品市场形象的问题,行业恶性竞争情况严重。 所以急需新的竞争规则:二是不断开辟产品新的应用 领域。(3)对于处在“金牛”业务地位的蔬菜和奶业。目 前在农户收人中的比重很小,但市场增长很快,将是未 来农民增收的动力,优化该业务只能通过产品创新,重 点在两个环节:一是技术成果的产品化。具体来讲,就 是加大渔业和水果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避免 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较低,初 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大部分利益会被消费者剥夺,对 生产者不利;二是产品的商业化。就是在市场流通方面 进行创新.具体来讲包括培育良好的市场体制和市场 参与主体,保护农民生产利益。(4)对于处在“瘦狗”地 位的粮食、茶叶和桑蚕业务,这些业务是广东省农村发 展的传统产业,但目前却存在在农民收入组合中的地 位和市场增加方面都很低的局面,尤其是粮食产业,广 东省近年的粮食生产规模有逐年减少趋势。对于这些 业务.农民根本就没有新技术投入的动力也没有提高 其经营方式的动力.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共 同启动。才能达到效果。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技术创新 改变产品的品质。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然后通过产 品创新的产品商业化途径使得生产者能够得到利益。 产业创新优化农民收入组合机制见图2。 4政策选择 4.1建立分类指导的农业产业创新激励机制 由于农村各个产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不同。而且 通过产业创新达到优化其在农民收入业务组合中作用 的机理也不相同,所以建立产业创新激励机制时必须 lOl 图2产业创新优化广东农民收入组合机制 分类指导,不能用统一的路径。对于粮食、茶叶和蚕桑 产业要集中引导基础技术的导人。加大对农业科研单 位的资金投入和农技推广投入:对于渔业和水果产业 应该着重建立农业产业化的市场机制的激励体系:对 于蔬菜和奶业应该重点建立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市场 体系创新;对于打工产业,应该加强产业融合阶段的创 新。 4.2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化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指对先进、成熟、能推动农 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专业 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 经济活动。由成果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二方而要 素构成。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生产产业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利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力措 施嗣。把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活动有机结合 起来.及时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急需的技术 产品或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可以极大地推进农业产业 化的进程。广东省通过星火计划的实施以及各种科技 投入措施的实施,带动了大批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 龙头企业,但它们和农户的结合很少,通过农业科技产 业化的实施,可以提高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 系,促进整个农村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将国家的科研 投入转化为农户的经济受益【7】。 4.3加大名牌企业建设带动农业创新体系发展 名牌企业因为其自身的规模、效益和信誉优势对 农业产业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在:一是带动农村 剩余劳动力就业,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带动农业 市场创新.三是促进产业融合。据调查2004年,广东名 牌产品企业增加值25.53亿元,同比增加5.4%,初级 产品14.78亿元。对农业增加值贡献率为2.6%圈。名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O2 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 农村村庄布点规划工作现状与对策 梅红霞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255033) 摘要:主要对农村村庄布点规划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 决措施.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布点规划;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08)01—010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 为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条件。同时,农村对于城 市的辐射作用也具有反作用力.如果农村对城市反哺 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在基础设施、人力、物力资源方 面不具备承接城市辐射的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统 筹发展就只能是流于口号与形式。 1.2加强农村村庄布点规划。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 快速发展 须坚持统筹兼顾的高度.做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而编 制农村布点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 也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大力度,着力 强化农村布点规划.整体推进农村基础和社区建设.努 力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服务健 全、文化丰富、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决定条件.只有 经济发展了.才能进行村容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等外在 形式的建设。同时,加强村庄布点规划,进行公共设施 1加强农村村庄布点规划的意义 1.1加强农村村庄布点规划。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的配套建设等外在形式的建设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反 作用力,能够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保持 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城”与“乡”是发展中的对立统一 体。在这一对关系中.城市处于强势地位.要不断强化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全面贯彻工业 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实 在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 惠。加强农村村庄布点规划,改善农村村庄布点现状, 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 作[1-el。 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能力,以先进的工业、科学教育等服 务业、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形成地区经济增长级.直接 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农民的富裕. 收稿日期:2007—12---02 作者简介:梅红霞(1972一),女,讲师 jkjkjkjkjk 业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jk 企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对农业产业创新作 用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企业。所以必须加快名牌企业的 广州:广东省农牧业信息学会,2006:87—91. 孙良嫒,赵德余,王玲.广州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面临的问 建设带动农业创新的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加 大农业类名牌产品认证工作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名 牌产品的认证指标体系,三是完善名牌企业淘汰制度, 题与创新路径【J].南方经济,2000(11):39--40. 王献方.浅议沿海发达地区农业体制创新【J】.农业经济问 题,2004(4):46-47 保证广东名牌的含金量。四是加强对名牌企业的研究。 参考文献: 伍铁林.我国农业现代化中要素制度的创新问题探析叨.现 代经济探讨,2005(6):36-40. 李致学.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的思考【『】.经济研究参 考,2002(50):18—19. 【1】 熊彼特.经济周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202. 【2】 齐振宏.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 张锦生名牌展率带动农业产业竞争力【A].广东省农牧业信 息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广州:广东省农牧业信息学 会,2006:36-39.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53—56. 【3】 陈纪堂,曾永生,陈电锋,等.发展有机茶是振兴茶叶产业的 根本出路【A].广东农牧业信息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