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伴沃教育
2010年第11期 金色年华 教育探索 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廖颐雷 (河南周口太康461400)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依靠的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 要充分运用“比较”手段,在不同事物的比较中,开动脑筋,展开联 觉学习,教师应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写作文的客观规律, 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 想和想象,使事物的特征更突出、更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每次观察活动后都要认真地有的放矢地指导和评价,并让学生 写出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既是学生观察事物后的理性升华,又起 想、多练,切实有效地参与作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写作规律, 形成写作能力。 ‘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不少学生怕作文,主要是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和自信心。有 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指导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作文形式 上的指导,作文训练内容单凋,写法上限制过多,造成学生丧失作 文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乐学 乐写的意识,增强他们的习作自信心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师树 立大作文教育观,根据习作训练内容,采用最佳的教学手段,创设 教学情景,在教学中采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各 种感官,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做到作文训练过程现 实化、趣味化,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表达的激情,创作的欲 望,乐于动笔,乐于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教师应把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问还给学生,积极组织学 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其次,教 师应多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活 动,公园、游乐场,哪怕是乡村、田野、工厂、工地也好,让学生融人 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生活。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 了,才有素材可写,才会笔下生花。 三、诱发学生的情感因素,突显作文个性 学生作文往往平铺直叙,缺乏真情实感,其最主要原因是教 师在作文指导时,以自己的情感代替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感受 代替学生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雷同”现象。 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事物及人物心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环境 和心境,不同的经历和阅历,对某一事物看法不同、理解不同就会 产生不同的感触,如借助小鸟的叫声来表达心情,高兴者听到的 是“悦耳动听的歌声”;心情不快者听到的是“哀鸣”;心情平和者 听到的是“叽叽喳喳的叫声”。“情”不同,“境”自相异。同是写 “雨”,陆游写的是“铁马冰河人梦来”;文天祥写的是“身世浮沉雨 打萍”;而杜牧写的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 景练习时要把笔下的景物与自己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灌注人生 命的力度,真正做到情景交融。 四、培养学生细致、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为了防止产生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现象,指导学生观察事 物必须做到细致、全面、深入。如观察人物时,不仅要从人物的外 貌、衣着、动作、语言、兴趣、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去观察,还要从不 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去观察。这样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 去观察的结果,才会对人物有全面的了解和体验。对事物的观 察,我们还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显著特征,即事物与众不同的差异, 抓住了这一差异,就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时, 到了积攒材料的重要作用。 五、为学生提供写作文的范例 这好比小孩学说话,如果没有语言环境,没有人在旁边说话, 孩子肯定是学不会说话的。作文如果没有范例,学生是不会凭空 成为写作高手的。人类的技能无~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 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 规律。范例怎样提供?来源有三:其一,中学语文课文。课本选 用的都是典范的例文,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模 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我上课时,一般都会有意识地 提醒学生,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有趣,写作文时可以去模 仿,并对在作文中模仿课文的学生大加赞赏。其二,优秀学生作 文也是很好的范例,因为它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也较浅显, 更易于学生模仿。一些老师把学生所写的与作文书的某一个片 段相同或类似的内容视为抄袭,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写作文 的积极性。其实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能去引用、借鉴别人 的东西,这是一种好的意识,老师不应该去打击他们,而应该正确 引导,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走出来,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路子。 其三是提供报刊上的好文章。我曾利用自习课来读精选出的文 章,读完再加以引导、指点,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同时也会感 悟到写作的技巧。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作文并勤奋练 笔了。 六、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针对一篇作文的命题,要启发学生排除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 可能想到的素材,鼓励大胆地独辟蹊径,不落窠臼地开拓和创 新。眼睛不要总盯着别人已用滥的材料,如扶残疾人过马路;雨 天老师给学生撑伞却打湿了自己;同学之问由于一点小误会而闹 矛盾然后又和好等等。当然这些材料不是不能用,即使用,提炼 主题的角度也要有所创新,写出新意来。老套路的东西用的人太 多,别人是没兴趣读下去的。新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新鲜材 料,要鼓励学生写作时善于选取新材料,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好 文章。韩愈主张行成于思,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不仅仅练笔, 实为训练脑筋,使其就某一事物评悉思之,思之既明,取舍自定, 条理自见,由作文启迪精思之途。”因而,突破思维定势的求异思 维就更为重要了,它能锻炼学生写出一纸新颖,写出一纸巧妙,写 出一纸风格。即使学生把一篇材料写成了情书,只要不跑题,文 字优美,我们都应该大加赞赏。因为他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东 西,新颖而独特。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语文教师只要对 学生的写作辅导循序渐进,由浅人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 将会有丰厚的回报。 Il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