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幼儿园拟开展题为《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方法的实践研究》

来源:伴沃教育


某幼儿园拟开展题为《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方法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而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就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孩子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是把他们的体验和情感融入其中,美术活动应成为孩子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所以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

现如今许多幼儿园的课程都主题化了,我园也是如此,且具有自己较完善的一套园本主题课程。同时我园是一所刘海粟艺术幼儿园,长期致力于幼儿美术教学研究,之前也开设过关于美术方面的众多课题,如江苏省第六期教研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式艺术整合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常州市立项课题《加强和改进美术教育,发展幼儿的审美、创美能力的研究》,常州市重点课题《以开发幼儿潜能为目标,创建美术特色教育的研究》等,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汇编了美术方面的园本作品集上下两册。但之前开展的都是单一独立的美术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单一地美术教学活动存在一些弊端:

(1)美术计划中预设多,生成少,活动过程和表现形式缺乏一定的创意;

(2)过分重视绘画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3)表现手法和材料不丰富,很多都局限于绘画,其他形式运用得比较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得不到激发;

(4)美术课程与主题课程的不融合,需要另外占用幼儿一日活动的时间,老师要单独地再进行这种创意美术活动的设计,等等。

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在一次小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开心袋袋》中,我对美术计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美术活动也进行主题化,孩子们利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袋袋进行各种创意活动,有信封袋袋狮、塑料袋袋鱼等,孩子们非常喜欢,活动开展得也很成功。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1)是否可以改变传统的单科美术教学,而开展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主题背景下的创意美术活动?(2)如果开展,主题里的哪些元素我可以把它拓展,引导幼儿进行自己喜欢的创意美术活动?(3)如何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进行某些创意美术作品的制作,从而使家园有效互动?(4)如何更好地进行主题背景下创意美术作品的展示活动?等等。为此我通过网络、书籍等查阅了相关资料,学习了上海市宝山区七色花艺术幼儿园,以及上海闵行区闵行第四幼儿园的相关课题资料,他们的研究资料又给予了我更多的启示:(1)应该学会让创意美术活动适应幼儿,满足幼儿自身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探索性;(2)在幼儿学习方面应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多元,创意美术的内容更应是“以幼儿发展为本”;(3)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园美术教育应逐步强调其与其他领域、学科的整合。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启示都成为了我想开展本课题的一个动力,并以此作为本课题的研究。

二、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1、幼儿创意美术活动

所谓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是指以幼儿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整合多种美术表达形式来新颖独特地创造艺术形象,陶冶情感、发展自我探索能力的美术活动。

区别于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落在“创意”二字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幻想,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就感。也就是说幼儿创意美术活动重点关注的是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以及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在自我探索方面的能力。

2、主题创意美术活动

主题创意美术活动是将创意美术活动和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课程中主题的推进为线索,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以创意美术的方式方法为手段,开展的主题性创意美术活动。它注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注重幼儿造型构造与主观表达的创造性。

同时主题活动和创意美术活动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创意美术活动丰富、充实了主题的课程内容,并通过活动进一步推进课程中主题的深入发展,同时主题活动又是创意美术活动开展的大背景,它为创意美术活动提供素材和经验。

(二)创新之处

主题创意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主题的美术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与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相比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及创新之处:

(1)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落在“创意”二字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幻想,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就感。

(2)幼儿创意美术活动重点关注的是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以及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在自我探索方面的能力。

(3)主题创意美术活动,它的内容选择很宽泛。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生活素材作为主题内容,也可根据节日、季节特点来进行主题性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更可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物体开展活动。

(4)同时相对于传统美术教育模式,主题创意美术教育的模式,更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教育途径开放化。

三、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

l、通过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整体艺术素养。

2、通过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欣赏活动,幼儿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幼儿审美素质得到发展。

3、通过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理解主题背景下的创意美术活动,构建新的艺术教育理念,积累丰富的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在艺术领域的专业化成长。

4、通过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进行某些创意美术作品的制作,从而使家园有效互动,并增进亲子关系。

5、通过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丰厚的创意美术课程资料,并推广到全园实施,形成我园艺术领域的特色课程。

(二)分目标

1、小班:

(1)通过主题创意美术教育,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得到激发。

(2)幼儿手部灵活性得到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3)学会简单的绘画技能,在趣味绘画中逐步提高造型能力。

2、中班:

(1)增加主题绘画、主题手工、主题美术欣赏等教育内容,幼儿对主题美术的兴趣得到

激发。

(2)运用有趣的美术教学手段,强化幼儿美术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及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开展初步的主题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幼儿对美的观察力、理解力、感知力、鉴别力得到培养,加深对美的形式认识,积累大量关于美的形象的经验。

3、大班:

(1)系统的学习主题创意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内容,并能熟练地运用主题绘画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2)运用色彩的能力和形体概括、组合、变形及表现主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主题手工教学活动,幼儿手工制作的表现能力得到训练。

(4)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幼儿欣赏、评价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研究内容

1.主题创意美术活动基本内涵、基本原则、教学目标和价值的研究。

2.优化主题创意美术活动设计的研究。

(1)幼儿主题绘画教育

幼儿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绘制美术作品,绘制的作品能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其内容主要有:砂纸画、刮花、水粉画、折纸添画、棉签画、印章画、指点画、吹画、蜡笔水彩画、版画、水墨画等。

(2)幼儿主题手工教育

幼儿运用不同的手工工具、材料,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具有新颖、独特效果的手工作品,能提高幼儿手工技能。内容有:趣味纸工、趣味泥工、趣味玩具制作等。

(3)幼儿主题美术欣赏教育

幼儿通过欣赏大自然、社会生活、大师作品中美的形象,从而提高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初步的评价美术作品能力。其内容有绘画作品欣赏和工艺美术欣赏。

3.主题创意美术活动组织与指导的研究。

4.主题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学习的观察评价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梳理同类研究已有成果,并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整理我园以往的艺术课程研究成果和资料,为寻找创新性的研究空间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以访谈、观察的方式调查我园幼儿及教师在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现状,

并进行原因分析;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家长对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认识及理解,对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乐意参与指数等。

行动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积累研究资料,并通过研究不断重新调整行动。

案例研究:分析过程资料,归纳经验,形成可供借鉴的创意美术案例资料。

六、研究思路

1、行政推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1)与课题组成员签定研究协议书。

(2)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

(3)与工作室工作整合,保障课题组活动的时间和频率。

(4)纳入学校课题管理网,制订奖惩制度,把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

2、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讨论会,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实践进行探讨。

3、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课题组成员在学期初商量、讨论、确定并撰写好“学期研究计划”,制定好本学期研究重点,并围绕如何突破重点制定好实践、研究计划。

4、学习研究与总结提炼相结合。

七、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10——2012、12)

1、对“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园本课题的确定,形成初步讨论稿。

2、成立课程研究小组,撰写课题设计方案,初步明确成员责任分工。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及行动展开阶段

1、搜集、学习相关理论资料和理论依据,强化学习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教育的精髓思想。

2、讨论并完善课题设计方案,再次修改明确总目标以及各年龄段的分目标。

3、分年龄段制定活动计划,展开初步的活动尝试,并做好案例记录和分析。

4、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分工,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阶段

1、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幼儿园主题创意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边实施边小结,边小结边完善设计方案,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实施主题创意美术教育的能力。

3、及时总结提升研究成果,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4、认真做好台帐的记录和资料的积累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1.各年龄段汇报总结。

(1)平行班美术领域调研,并出具调研报告。

(2)借助我园艺术节开展各年龄段幼儿主题创意美术作品展及现场创意美术展示。

2、汇总研究资料

(1)课题组活动记录、理论学习记录等,汇编成册。

(2)案例实录与分析、幼儿活动照片资料等,汇编成册。

(3)教师相关论文,汇编成册。

(4)幼儿作品及获奖证书,汇编成集。

(5)家园活动方案,家长参与活动现场照片等资料,汇编成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