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教学名称 作者及工作 单位 教学设计背景 在孩子认识数的基础上,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数的组合与分解,故设计这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习6的组成,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规律; 2、感知数与其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换、互补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理解数的分解规律。 难点:能对数进行互换与互补。 教学准备 1、红色、蓝色圆点卡片各6张,圆点依次为1~6个,1~6的数字卡片2套;分式条若干。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5页《不一样的火柴小人》,铅笔。 教学过程 一、男孩女孩有多少 主要领域 科学 《说说不一样》 教学班级 大二班 1、请1个女孩、5个男孩站成一排。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2、出示数字6,请幼儿说说6像什么,伸出食指一起在空中写一写。 3、如果把6位小朋友分成两部分,可以怎么分?(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4、当幼儿说出“6个小朋友可以分成1个女孩、5个男孩”时,教师出示1个红色圆片(红色代表女孩)、5个蓝色圆片(蓝色代表男孩),说“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5、请2个女孩、4个男孩站成一排,问:“这时候应该拿几个红色圆片、几个蓝色圆片?”请幼儿说说“6可以分成2和4,2和4合起来就是6”。 二、不一样的分法 1、幼儿6人一组,找到各自组合的规律,用两色圆片表示分式。 2、每组请一位幼儿介绍自己组是怎么分的。 3、幼儿根据圆片分式,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说说6的组成与分解的结果。 4、将圆片分式和数字分式排成两列,请幼儿说说是怎么分得,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发现部分数之间的互换、互补关系。 三、不一样的火柴小人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5页《不一样的火柴小人》。请幼儿仔细观察每组火柴小人的姿态。 2、尝试把不通姿势的火柴小人分成两部分,并用圆点和数字在右侧表示分解的结果。 3、幼儿完成之后,说一说火柴小人的姿势有什么不同以及分解的的结果 4、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明白实物、圆点、数字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 最后练习一边,将6的圆片和分式贴在数学区墙上,鼓励幼儿继续进行6的组成与分解的练习。 教学反思 这堂课总体上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这种有趣的游戏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6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的6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