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一:
()+()=() ()+()=() ()-()=() ()-()=()
注释:这个题型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有7个红色圆片和2个蓝色圆片,所以在列加法算式的时候就可以写2+7和7+2两个加法算式,如果题目只给了一个加法算式的空格的话,这两个式子写哪个都行!在写减法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不能用7个红圆片减2个蓝圆片,有个别学生总是用7-2,这样是错误的。正确的是用总数9先减去红色的圆片,剩下的就是蓝色的:还有一个减法算式就是用总数9减去蓝色的圆片,剩下的就是红色的圆片。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强调不能用9减去除了7或者2以外的数!因为题目很明显是7和2组成的9.很多孩子刚开始总是写一些与题意毫无关系的式子,例如:9-4=5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
附加习题:
1.△△△△△△△△ △
()+()=() ()+()=() ()-()=() ()-()=()
2. △△△△△△ △△△
()+()=() ()+()=() ()-()=() ()-()=() 3.
例二:
注释:1.这个题目只给了一个算式的格子,正确的做法是用总数去减斜线划掉的圆圈。6-4=2(此时不能用6-2,因为意思是有6个圆圈,划掉了4个,求还剩多少个?就是从原有的6个中减去4个还剩2个。) 2.如果题目明确告诉你要列两个加法那就是:2+4=6 4+2=6 (一般来说题目是要考的是第一条内容) 例三:1.
注释:1.这儿的虚线圈起来的花生表示的是去掉的花生,与斜线划掉所表示的意思的是一样的,还是用总数4减去1,如果只给一个算式的格子就只能列4-1=3. 因为意思是有4个花生,圈起来了1个,求还剩多少个?就是从原有的4个中减去1个还剩3个
2. 如果题目明确告诉你要写出两个加法那就是:3+1=4 1+3=4 例四:
注释:这个题可以看到有三个部分,第一个是什么都没有注释的2个三角,第二个是用虚线圈起来的5个三角,第三个是用斜线划去的3个三角,这个题目的意思是用总数10减去虚线圈起来的5个再减去斜线划掉的3个,这里的虚线框和斜线都表示去掉的意思。算式就是10-5-3或者10-3-5
附加练习:
算式:
例五:
注释:这样的问题有虚线,但是没有明确去掉的是哪一边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是要写两道减法算式的。两道算式都要先数出总数是多少,再减去左边部分,得到右边部分6-4=2;总数减去右边部分,得到左边部分6-2=4。
第二部分 带大括号和问号的题目
例一:
注释:这类问题因为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明确了问题是什么,所以通常是根据问题问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算式就可以,我告诉学生先观察图上的问号在哪里,如果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就用加法,就是求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算式就是3+7=10 或者是7+3=10
附加习题 1.
例二:
注释:这个地方我告诉孩子先看问号在哪里,如果在大括号的上面,就用总数减去不带问号的一边,还有一种理解方法就是给那些实在是不明白的孩子,就是用总数减去你能看见的,例如这个题就是能看见4个梨,所以就用10-4,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讲明白不能用总数去减有问号的一边!例如这个题目,有的孩子就会用10-6=4,这样就错了,正确的是10-4=6 附加习题 1.
2.
第三部分 ()比()多 ()比()少例一:
比 多(
比 少( =
) )
注释:这个题首先要孩子明确是三角和正方形去比较谁多谁少,而不是他们的总数去比较,再者这个题并没有问总数与三角和正方形的关系,所以这个题与总数无关,有的孩子一做题就用总数去减,例如有的孩子会写13-5=8,这样是错的!我告诉孩子的方法是先准确的数出和正方形各有多少个,然后把数出来的数写到每一行最后一个图后面然后再去做题,因为孩子现在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我才用的是直观的观察法,让孩子数出每个图形各有几个以后判断谁多谁少,这个所有孩子都没问题。然后我告诉孩子用大一点的数减去小一点的数,也就是8-5,我刚开始试着给孩子讲8比5多,所以用8-5等于3,因为部分孩子还是无法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语言很多孩子一遇到别的数就不会做了,所以我就用这样的方法告诉孩子就是用大数减小数,,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附加练习:
1.
第一问:
比比
多( )个 少( )个
( )—( )=( )
第二问: ,和一共有多少个?
( )+( )+( )=( )
2. 比8多2是( ),比9少2是( ). 比10少3是(9比3多( 7比9少(
),比5多4是( ). ),( )比( )多2. ),( )比( )少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