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安全技术交底书
121省道宿迁双沟至靳桥段工程名称 改建扩建工程 施工部位 S6标全标段内11道 施工单位 责任公司 交底日期 2012年11月17日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交底内容:121省道宿迁双沟至靳桥段改扩建工程S6标全标段圆管涵安全技术交底 1圆管涵技术交底 本标段共11道圆管涵,其尺寸参数及分布位置如表1所示 表1.圆管涵分布参数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中心桩号 K33+947.5 K34+300 K34+505 K34+894 K35+586.5 K36+012.5 K36+350 K36+662.8 K37+039 K37+680 K38+248.5 孔径 φ1.50m φ1.25m φ1.25m φ1.50m φ1.50m φ1.50m φ1.50m φ1.25m φ1.50m φ1.25m φ1.5m 斜交角度 90° 100° 110° 95° 90° 85° 80° 85° 80° 80° 90° 涵洞长度 45.50m 35.75m 37.19m 40.65m 28.00m 28.65m 29.31m 29.63m 29.81m 29.75m 28.00m
2圆管涵施工 圆管涵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及修整→垫层、基础混凝土施工→管节安装→接头防水→竖井、出入口施工→回填 (1)开挖 基坑开挖时,根据现场考察和研究了施工图,对于基坑深度≥3米的地段,开挖时采用围挡板支护,在开挖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地下水位情况确定支护等的详细施工措施计划报监理批准后,方可开工。两侧放好施工边坡,以防坍方,并及时排除坑内积水。若地基地质较差,其地基允许承载力小于管基基底应力,则须进行基底处理。 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挖掘机),沟槽开挖的土方应随挖随运,合理安排。符合回填的土料应独立定点堆放。开挖的同时沟槽应进行不间断的排水,并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机械挖好的槽底应做好槽底预留(15~20cm)。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并加强保护,防止挠动基底,并尽快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2)沟槽排水 沟槽深度≤3米的沟槽一般采用明沟排水,开工前,将具体设计报请监理审批。 (3)垫层及基础 基底经验收合格后,涵洞混凝土基础下铺设砂砾垫层,管基砼分两次浇筑,先筑管底以下部分,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安放管节时须进行坐浆处理,坐浆为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砼的结合及管基砼与管壁的结合。铺设垫层、夯实,按设计要求进行
2
模板支设,经验收合格,浇捣砼。 砼基础施工需合理布置施工缝,检查井底板需和两侧管道基础一次性浇捣,并按规范要求留置各种试件。 (4)管材采购 钢筋砼圆管涵向有资质的砼构件预制厂按设计要求定购,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所有的管材的生产厂家须为通过ISO9001认证的产品。 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采取防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进场后,每件产品须经检验(或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5)安管 在管道基础砼强度保养至强度达到75%后,方可开始安管施工。 安管小管径管道采用人工下管,中大直径管道采用机械下管(汽吊)。起吊时应两端起吊,下管时小心轻放,防止撞击损坏。承插口安装后需结合紧密,下管时一律从下游向上游施工,且承口一律向上游设置,下管后用砼垫块临时稳固,并及时浇捣砼。 管节采用对头拼接,安装采用人工或机械安装,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杂物。管节下面的砼管座,其顶面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管节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外面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无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涵洞全长范围内每2~4米设置1道沉降缝,沉降缝与涵洞中心线垂直。 回填前须对已完工管道进行各项水压和闭水性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回填。 (6)回填 圆管涵砼在管顶以上50cm内回填良质细粒土。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
3
回填土不得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还土时沟槽应继续排水。还土应由上游向下游还土,压实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和轻型压路机压实。 两侧胸腔应同时分层还土摊平,夯实也应同时以同一速度前进,已压实土与压实土之间均有一较长的过渡地段,以免管子受压不匀而发生开裂,相邻二层回填土的位置应错开。 管顶以上70cm范围内压实时,可以采取轻型压路机进行压实,防止压实过猛使管壁开裂。在机械无法压实的地方应用小型机械辅以人工进行压实,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3 圆管涵施工主要危险源、危险点 施工作业区应设置明显的标志且与非作业区严格隔离,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机械操作人员在施工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准随便离开岗位,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正或停机,做到严格服从指挥信号,持证谨慎操作。 夜间施工,应配置足够的照明,照明灯高度≥3m,其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保护接地(零)。 各类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有效。 4圆管涵施工中的安全保证措施 1、钢筋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从事钢筋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和劳动手套,不得穿拖鞋和皮鞋进入施工现场; (2)所有钢筋机械必须由专人进行操作,其他人禁止乱动,钢筋机械的接电,维修及保养也必须由专人负责;
4
(3)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要在地面进行,不得在高空操作; (5)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 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6)切割机使用前,必须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是否二级漏电保护,切割机后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7)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8)钢筋骨架不论其固定与否,不得在上行走。 2、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夜间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时,要有安全领导成员值班,施工照明充足,防护措施可靠,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 (2)所有操作人员禁止疲劳作业,不得连班,夜班加班供应夜餐,并保证有良好的休息场所; (3)所有操作工人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必须佩戴齐全有效; 3、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1)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设备,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时,机械设备停放在安全地点,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存放时,应选择安全停放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3)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应派专人进行监督指挥,严禁盲目和违章操作,以免造成机械损坏和人身伤害; (4)定期组织机械设备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或隐患,
5
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5)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拉机械或重量物时,人员要远离钢丝绳。 5安全文明施工及安全管理制度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各专职机构和业务部门要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组织职工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工、电工、焊工等工种,必须经专门安全操作技术训练,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 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奖罚当场兑现;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塌方、防机械车辆事故、防火等措施的落实。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与各施工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 夜间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危险地段设危险标志和缓行标志,配备足够的交通值勤人员,组织好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6
抓好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机械和器材的安全,库房重地严禁烟火。 被交底人: 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人: 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