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 “子学”的定义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西周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 五等, “子”是其中之一,指的是与之相对应的爵位。春秋时代,人们 开始将执政的卿大夫称为“子”。到了春秋末年, “子”开始指一般的 为学者所宗的师长。先秦诸子的“子”,就是指师长,广义上是指某一 学派的学说,具体来说,就是指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各家学说。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旧的社会秩序已经解体, 所谓礼崩乐坏,而同时,人们开始更多地思考天下兴亡,形成r“处士 横议”的社会风气,百家争鸣,学术空前自由,各类有创见的杰出人物 便在这时候出现了,这些人就是先秦诸子。他们的观点和主张各不相 同,但都言之成理,自成一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的派别 法家 在先秦诸子中,法家是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其思想先驱可以追 溯到春秋时期的子产,战国前期的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使其 最终得以发展成形。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与李斯同为代表人物之一的 韩非子。法家思想以主张“依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在理论和实 践方法上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法家学说为后来秦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 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使 得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 制主体。 法家不仅深入论述了法律的起源、本质以及作用,还卓有成效地探 讨了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 然环境乃至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这是法家在法理学方面的突 出贡献。与此同时,法家过分夸大法律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其理 论过于依赖君王个人的能力,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墨家I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由墨翟创立。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 说,有组织的学派,纪律非常严密,其首领称钜子,又叫巨子。墨家规 定其到各国为官的成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且要向团体奉献其所得俸 禄。墨家学派前后期思想有些差异,前期 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 ,r 》jn n三nl1“1n∽ Li _∞ c ∽n tl 题;后期墨家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中国古代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详细论述了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问题。 儒家 又称儒学、儒教,因奉孔子(前551一 前479)为宗师,又称为孔子学说。不同时 代对儒家经典都做了不同解读,因此儒家 思想在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定义。14世纪 下半叶,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被明清两代 朝廷定为官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儒家主 流。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远东文明发生过 重大影响,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且持续影响着这一地区今天的意识形态, -_ 0乙,1 其深远影响甚至波及全世界。清朝灭亡以后,儒学不再是官学,儒家思 想受到了外来新文化最大限度的冲击,经历了多种冲击、浩劫,甚至官 方政权亦曾试图将其彻底铲除,但直到今天,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一 般民众的核心思想的地位并未改变。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 兵家 以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为主,诸子百家之一。据 汉 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分为四类:重视军事思想、战略策略的兵权谋 家,专论用兵之形势的兵形势家,以阴阳五行论兵且杂以鬼神助战之说 的兵阴阳家,擅长兵器和技巧的兵技巧家。春秋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是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期兵家名人辈出,孙膑、吴起、尉缭、公 孙鞅、赵奢、白起都是这一时期兵家的著名人物。汉初张良、韩信等人 也是兵家著名代表。兵家著作流传下来的有 孙子兵法 、 ((孙膑兵 法》、 吴子))、 六韬》、 尉缭子 等,其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 论和辩证法思想。 纵横家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谋士,以辩才进行政治活动, 当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纵横即合纵连横。 韩非子 此的解释是: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苏秦主张合 纵,合山东六国之力以抗秦;张仪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秦。当时天下 谋士皆从此两派,后因称以辩才从事政治外交活动者为纵横家。纵横家 创始人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 是 汉书・艺文志》所列“九流”之一。他们根据主观的政治要求,向 不同君王出谋划策,其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在当时处理国与国之间 问题上基本上是最好的,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 道家 由老子创立,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思想的核心是 “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规 律。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 斗争,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 战国中期,道家逐渐分化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以 老 子 、 庄子》、 ((列子 为代表,后者以((管子》中的((心术上 、 心术下 、 白心》、 ((内业 四篇和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 ((经法 、 (《原》、 ((称》、 ((十六经》四篇,以及 淮南子 为代 表。 先秦诸子学说的贡献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在互相辩论的同时,也互相影响,精神高度 解放,思想极其活跃。诸子百家思想,高妙精微,深刻影响着后世,如 儒家的仁政思想、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 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光彩熠熠,可谓后世的思想之源、 文化之根。用现代德国思想家雅思贝斯的话来说,先秦时代可以说是 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其所创造的文明,是后世取之不尽的精神财 富。现代哲学家冯友兰称周秦为中国哲学最发达的时期,诚哉斯言。此 外,这一时期,还是中国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许多门类的萌芽时期, 如名家的逻辑学、法家的法学等,都可谓相应学科的开端。 诸子百家开创的学风,也是后世的一份宝贵财富。当时诸子所创 的学说极具创造性,互不抄袭,后世不断继承并应用,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诸子后学阐扬前哲,敢于质疑旧说,勇于发展创新;特别是各派 互相辩驳,也相互促进了各家思想的发展,使得各家思想更加精密;还 有,诸子皆专于一家,日久渐精,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清代曾形成一股整理研究诸子学说的风气,但是受制于当时严酷的 思想箝锢,国人思想缺少创新,大多数学者埋头科举考试,学八股文, 有些学者研究诸子学说也大都限于训诂、考订、校勘,极少进行义理的 发挥,所以在这一时期,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许多对世界文明有 重大的贡献的“巨人”,而中国的则并没有出现类似伟大人物。因此, 在新时代,整理诸子学说,探索其新内涵,就显得尤其重要。 7广 A11n_e兰nI1~ Li一。吕已 ∽m∞ }1 摘自《中国人应知的国学知识》中国华侨出版社